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05,(10):F0003-F0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监理站成立于1989年.是自治区畜牧厅直属的县级独立核算单位。1992年自治区编委以“新机编字[1992]160号“文件批准自治区草原监理站与自治区草原防火办公室合署办公。1998年自治区人事厅“新人函字(1998年)38号”文批复草原监理站为“依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执法单位,编制35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大》2014,(3):56-56
乘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东风,位于内蒙古大草原的呼和浩特铁路局(以下简称呼铁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加快货运组织改革步伐,在千里草原大动脉上奏响了“草原梦想”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3.
滥垦、滥牧、滥采(以及滥挖、滥猎)、滥占草原的行为,是大家公认的破坏草原的行为,是草原面积减少、退化、沙化的重要原因。为了制止上述行为,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而采用法律手段制止,是依法治理草原应采取的重要措施。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简称《草原...  相似文献   

4.
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重要补充,是国家立法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地方立法对于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地方稳定团结.充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作用表现的程度是与地方立法质量密切相关的。本文想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制定实施以来的现状加以分析.试对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关虹略抒己见。一、现状分析:(条例)自实施以来,在宣传、贯彻、实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各级草原管理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对(草原法)及(条…  相似文献   

5.
王关区  天莹 《前沿》2013,(3):162-166
草原生态系统,是在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存在的、具有特殊规律性的运行系统。草原生态文化,是长期以来草原氏族、部落、民族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创造并传承的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法律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有机结合的总和。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草原上世代生存的人们是草原生态文化孕育、传承与发展的主导。草原类型及其草原生物、草原环境等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生态文化的光辉灿烂、丰富多彩。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与草原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6.
吴团英 《前沿》2009,(1):F0002-F0002
一.主要内容 《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系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度特别委托项目、2005年度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重点项目、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献礼项目。2007年7月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11卷12册,437万字。包括:《草原文化概论》、《草原文化史论》、《草原物质文化研究》、《草原精神文化研究》、《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华文化大系比较研究》(上下)、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东蒙文豪”的苏赫巴鲁,1938年(戊寅)生人,故取“威虎”之意的蒙语名字。他有自喻诗一首《葵花向阳》,若解其意,即得美文一篇。顺笔录其绝句如下:名威性善且柔刚,一代天骄系列长。背负多鞍归一路,葵花之本永向阳。名威性善的苏赫巴鲁常说:“信赖天才的人,吊死在悲树下;信赖勤奋的人,沙漠上可种花。”在那段十年文化洪荒里,他却在一半花、一半草的查干花草原,学着金蜂酿制花蜜的本领,大量地采集着如文学血液的蒙古族民间文学,如《蒙古族婚礼歌》(1983年版)、《蒙古族风俗志》(1990年版)、《查干湖的…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07,(2):55-55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肥羊公司)是一家自然人发起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于1999年8月诞生在草原鹿城——包头市。该公司以小肥羊特色火锅连锁经营为主业,兼营调味品加工及小肥羊肉业开发加工业。  相似文献   

9.
陈改桃 《前沿》2009,(8):134-135
以蒙古族的典型风俗“那达幕”为例透视“草原文化”“天人合一”精神内涵的变迁:从起源意义上讲,宗教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是“那达慕”内涵的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现实意义来看,抽象(科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是“那达慕”内涵的草原文化精神内涵。所以以科学理性代替宗教信仰体现了草原民族的进步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草原文化内涵的变迁。但这种进步和变迁能否保证草原原生生态的维持?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建立科学意义上自觉自愿的“天人合一”的现代草原文化,成为保护草原生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英国凭借武力,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香港岛、九龙半岛南端(今界限街以南地区),并以99年为期租借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大片土地及其附近200多个岛屿(后统称一新界”\一非法行为木能产生合法权利,中国人民历来反对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反对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收回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在实施步骤与方法上,则主张既要考虑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一辆紫红色越野汽车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奔驰,经过八九个小时的颠簸,门格庆嘎查(村)到了。从车上走下了一位身材不高,面目慈祥,身着黄色蒙古袍的长者。这时,几十户人家的嘎查欢腾起来,乌兰庙佛旗招展,法号齐鸣。蒙古族牧民和喇嘛涌上前来,把这位尊贵的长者迎进蒙古包,献上了洁白的哈达,端来了香喷喷的奶茶。这位长者是专程来到这草原深处视察喇嘛教工作,了解牧区经济文化发展、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的。他就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乌兰活佛。乌兰活佛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一个蒙古族家…  相似文献   

12.
斯庆图  谈文庆 《前沿》2008,1(5):141-142
草原执法是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手段。草原执法在执法过程中遵循了一般执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与其他法律在执行上具有共同性的同时也有自己个性的执法要求,对其个性执法要求的关注与研究有利于草原执法的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13.
高景民 《前沿》2007,(2):158-160
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客观上要求对其发展进行综合决策,草原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应体现草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目前草原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正朝着具体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政府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4.
木子 《前沿》2008,(10):72-74
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这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由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所著《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以下简称《比较研究》)对此做出了新的探索与解释。《比较研究》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草原文化研究”的子课题,是国内第一部通过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比较分析进而探寻中华文化发展规律的专著。全书由绪论和十七章组成,共71.7万字。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中华文化发展及其三大系列(特别是草原文化)的特点、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新认识。《比较研究》一书,逻辑层次清晰,观点新颖明确,文字流畅简练,并体现出鲜明的学术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杨刚属于北方,属于北方的草原。早已是北京画院专职画家的杨刚,刚从大草原归来,他说他要在草原买房子住。杨刚最爱的是草原,在他各种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得最灵动的也是草原。  1936年,杨刚这个生于河南淮阳的少年,背着一麻袋的速写稿叩开了中央美院附中的校门。在校期间杨刚的速写以其洗练而沉稳的线条、准确而生动的造型惊动了学校的师生们。那些线条一经在纸上出现,它们就开始奔跑、跳跃、飞翔……大学毕业之际,杨刚与同学结伴去了草原。他在内蒙古东乌旗牧场一年多,过足了策马扬鞭之瘾,直到该返校参加毕业分配了,他仍恳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草原大国,草原不仅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草原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和边疆地区,保护与建设好草原对国家发展与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不合理利用,中国草原生态状况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遏制,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原地区农牧民增收困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草原保护建设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作者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的调研,提出了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6,(8):I0001-I0001
阿拉善左旗草原工作站居立于1978年,1986年阿拉善左旗草原监理所组建,与草原站合署办公,共同负责阿拉善左旗80412平方公里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任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实施和草原监理的成立。  相似文献   

18.
(一)呼伦林野望无际,车行数日心神怡。牧歌嘹亮草原阔.同事结侣笑相语。(二)成汗故地展新景。日军侵址怒人心。喜看各族共创业,塞北边陲百事兴。附记:全国人大台湾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盟人大负责同志陪同下.于1997年8月10日到19日从呼和浩特出发、观察了呼盟的  相似文献   

19.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同舟共进》2011,(2):68-70
我有个习惯,从报上看见有意思的文字,便剪下来放在案头,时间一长,这样的剪报往往能攒上几十上百份。《(李政道传)披露与杨振宁恩怨始末》(以下简称《始末》,2009年12月8日《作家文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顾则徐 《黄埔》2007,(5):34-37
1962年6月,朱德在与陈奇涵(黄埔一期,1955年上将)、杨至成(黄埔五期,1955年上将)谈话时指出:“大革命时期,我们党中央就组织了军委,苏联给中国派来了军事顾问。国民党在我们党的支持下,创办了黄埔军官学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改造旧军队……研究党的军史时,应当从这个老根上研究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