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癫痫与精神障碍在我国均是常见的多发病,如不及时而恰当地治疗,可发展为慢性病,迁延数年,严重者造成残疾,甚至终生不愈,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婚姻以及社会功能等等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二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据6城市调查协作组(1982)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癫痫发病率是37/10万,患病率4.4‰,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癫痫患者500万~600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的统计,非传染性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比重日益增加,其中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中低收入国家)和23.5%(高收入国家)。所以二者消耗的卫生经济资源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40.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预谋(X^2=27.64)、作案目的(X^2=13.0386)、作案动机(X^2=23.5290)和作案后表现(X^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数中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目前,我国有各种精神病人1600多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达到近800万人,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精神障碍纵火的特征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火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目前国内尚缺乏对精神障碍纵火行为的专门性研究[1].为探讨精神障碍纵火行为的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特征、再次纵火的可能性及预防对策,本文结合63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确诊的样本资料进行初步研究。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用微机从近10年间鉴定确诊为精神障碍的1293例刑事案中,检出精神障碍纵火者63例(4.9%)。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对其中多次纵火者进行了诊断复核,无一例符合纵火癖诊断。其中精神分裂症46例(73%),精神发育迟滞8例(12.7%),痴痴性精神障碍6例(9.…  相似文献   

5.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目前对于两者的鉴别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等诊断标准,但由于两者高度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客观指标的缺乏,给法医学鉴识实践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不同于单一组学的局限性,整合组学将多个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已在精神分裂症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初步取得一些应用成果。鉴于MAP和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和整合组学的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以整合组学的策略进行MAP发病机制及法医学鉴识的研究思路,旨在完善对MAP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及相应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也为未来整合组学在法医学精准鉴识及有效监测预警方法的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191例急死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1例急死法医病理检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急死年龄以15~59岁为多,共154例(占80.63%)。死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多,80例(占41.88%),但5岁以下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在191例急风中,以冠状动脉疾病最多,共55例(占28.80%),其次为小叶性肺炎21例(占10.99%)和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占6.28%)。死亡诱因多为纠纷/或轻微外伤87例(占45.55%),另有51例(占26.70%)死前有轻微临床症状体征,经医生诊治用药后很快死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感知、情感和行为方面障碍的常见疾病。患者可以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伤或冲动伤人行为,造成公共危害,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遗传因素相关联。本文综述了遗传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两者间形成关联的可能机制,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人 (Mentallyillperson)又称精神病患者和精神障碍者 ,“是指精神活动 (心理活动 )异常的人。”② 近年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以及工作竞争的高压和生存环境的污染 ,有心理疾患的人越来越多 ,精神病患者呈几何级数增长 ,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人类的梦魇 :精神病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7年的报告《疾病的全球负担》显示 ,目前全球约有 5 0 0 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在发展中国家 ,到一般卫生服务机构求助的人中 ,几乎有五分之一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我国的精神病…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     
截至2011年底,伞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81.1万个。其中,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67.8万个,占总数的83.6%;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4.2万个,占总数的5.2%;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6.5万个,占总数的8%;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6万个,  相似文献   

10.
妄想性精神障碍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在临床症状、病程演进、预后转归和治疗效应等各方面,皆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分类(D SM_Ⅲ)以及我国分类均将其作为单独一类列出.其在我们近年的司法精神鉴定中占3.21%.自82年以来累积共48例,现分析其资料,并就司法鉴定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