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政治改革以政治稳定为现实目标,具有渐进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其过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根据唯物史观,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本质上是一种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二者作为改革的基本方法,本身无好坏之分。一国到底适用何种改革方式,一切都应依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模式,分为渐进性的改革方式、自主性的改革,并有强政府的政治保障.所谓渐进性的改革方式,就是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并以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在现实的可能中不断试错探索的循序渐进式改革.所谓自主性的改革,就是改革的主动权掌握在改革的领导者--中国政府手中,政府能够顶住内部和外部一些不合理或不合时宜的压力,根据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情况与需要,自主地选择改革的方向、内容、步骤、方式、力度和时机等.所谓“强政府“,就是在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有效维持社会秩序,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有较高治理能力的政府.这些特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初步实现了农村体制转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农村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并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十年来的农村改革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核心是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用中国精神凝心聚力,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法之路,离不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这是保障我国公民知法守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基本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法宣传教育机制,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普法宣传教育队伍,在重点做好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普法的同时,注重大众化普法宣传教育。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和河北省省情,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做好落后边远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宣传教育。在普法的形式和方法上,要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并力争做到普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面,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不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中不合理的环节和方面进行适当变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应将改革的重心从体制改革转移到运行机制改革上,创设一套完备的运行机制以发挥基本制度和体制的功能,从而增强改革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管辖范围过大且人口过多,因此,在我国推行"省直管县"要求对现行省级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基于对我国国情的现实考量,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遵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尊重历史与文化传统、管辖范围与人口相适宜以及不违背民族区域自治等原则。同时,改革要循序渐进,逐步增设直辖市和缩小省(区),不可盲目激进地"一刀切"。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过程中还要妥善处理行政成本增加、区域政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含了很多新理念。其中,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理念主要包括:理性、科学、法治和人本。理性理念的确立是当代中国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健康运行的前提;科学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加速发展的推进器;法治理念的确立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人本理念的确立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重新认识,也是对以往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GDP发展观的一种矫正,是对发展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文化体制,还是在社会体制上,都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是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克服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姚启俊 《江淮》2011,(5):4-5
本刊讯4月30日至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除制约文化  相似文献   

13.
石仲泉 《前线》2020,(2):20-23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强力理论支撑,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了一系列制度保证。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决定》立足于三个“着眼于”,证明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由治党及至治国的道路的成功,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对社会主义实  相似文献   

15.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曲折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抓住关键突破口并持之以恒地扎实推进,才能切实开拓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列在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的首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各级人大制度改革与创新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枢纽,可被视为理性而有效的突破口。未来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不仅是我们制度自信的表现,更能够为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艳霞 《理论导报》2012,(10):48-49,52
在我国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对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会起到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本文从“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背景出发,探讨讨论课在课堂中应用的背景、动因、实施方案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利益表达机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型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探索利益表达机制制度创新,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和参与权,提高公共行政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升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而深刻变化局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改革转型时期,我们应该摒弃什么,坚持什么,这对于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要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改革转型期间引起的争论、改革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坚守的问题入手,探讨改革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存在的困惑和应坚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13—14日,由求是杂志社《红旗文稿》编辑部、教育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东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层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在东北农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全国40多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围绕着论坛主题,从多个角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