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为企业爬坡过坎、逆势奋进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抓思想认识,占领制高点大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书记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蓄意设下的陷阱。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终结论"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其"硬核"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一统论"。这种思潮意在通过弱化或淡化意识形态,推行资产阶级自由化,解构和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合法性功能,最终实现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全球化。因此,我们必须坚守思想阵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旗帜鲜明地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问题最早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认真研究并作了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虽然其中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出现是从属于阶级斗争的。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意识形态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取消。  相似文献   

4.
重要言论     
“法轮功”问题的暴露 ,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深刻的政治教育课。对“法轮功”邪教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害 ,绝不能低估。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不会对别的国家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 ,但在我们国内 ,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西方国家就从来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必须清醒 ,切不可天真。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过去在政治工作方面的一个传统和优势,是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注贾用建会主义思想去占领意识形少的队地。但是,前几年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被严重地淡化、淡忘了.然而,慈识形态领域的户,争是决不会因此而减弱或消失的,因为资本主义思想和吐会主义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意识形态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就必然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共产党面临着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为战胜仍然强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并结合俄国实际进行了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坚持和改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保证;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加强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满足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对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任何麻痹和松懈的情绪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客观存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客观存在的、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很激烈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第一,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亡我之心不死。随着对外的经济交往扩大,在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国外资本引进的同时,帝国主义和国外资产阶级也趁机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他们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影响。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千方百计地从政…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动摇、影响范围被削减、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在斗争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梁润成 《学理论》2023,(5):31-34
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理论则是对意识形态的解释。从“人”的视角去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发现:人的物质生产行为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意识形态是人的精神产物,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渗透在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赋予人精神交往行为规范性,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服务,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解放人的思想,为人的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孙翔宇 《学理论》2022,(9):33-36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广大无产阶级行动的纲领与斗争的宣言,在向资产阶级旧世界宣战的同时,描绘了崭新的社会蓝图,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方向。《共产党宣言》中的意识形态思想是深刻而又丰富的,在指导思想方面,依托于唯物史观的价值导向指明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决定的必然性及其相应的反作用;在理论层面上,立足两大阶级的对立,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伪的“外壳”并架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科学的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上,阐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斗争的使命和方法,表明其作为“批判的武器”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立新 《求知》2015,(1):13-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亟待加强的现实必要性。话语权是衡量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是领导权、管理权的具体体现。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面对纷乱嘈杂的舆论阵地,如何掌握企业话语权,以主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9,(3)
<正>南开区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迈入新时代、贯彻新思想、瞄准新目标、展现新作为"为主题,以"阵地必占领、内容入人心、形式要多样、效果需显著"为目标,在加强党管意识形态、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创新社会宣传、创建为民惠民、讲好南开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强化理论武装,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阳海音 《学理论》2009,(7):20-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主要存在四个向度,即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法律思想批判以及文化批判。这四个向度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其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哲学批判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最近多次强调:“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究竟是消极防御还是积极进攻?看起来,消极防御是不行的”。又说:“在我们内部,反渗透、反腐蚀这根弦是不能松的,思想教育要抓得很紧”。江泽民同志这些重要指示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经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认真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刚才康世恩同志讲了,思想政治工作前面要加上“党的”,是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我们共产党有,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和国外敌对势力也是通过种种手段对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它批判地继承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体系,自出世以来就与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斗争。当代世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以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民主主义到"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茜 《党政论坛》2004,(12):32-34
吴茜的“从社会民主主义到‘第三条道路’”一文指出,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由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再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转变,社会民主主义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转型。总的趋势是,社会民主主义在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不断向右倾斜,走阶级调和、阶级妥协路线,不断后退。当代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已从深受科学社会主义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政党转变为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所俘虏的资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资源  《光明日报》 2 0 0 5年 2月 2 2日报道说 ,陈奎元同志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编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的“代序”中指出 :当前社会意识领域存在着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一种是空谈马克思主义而不懂得时代的发展变化 ,另一种是迷信西方发达国家反映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 ,把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派的理论甚至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主张奉为教条。前一种教条主义的影响正日趋式微 ,而后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及经济社会变革中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假如 ,我们…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分析高校思政课网站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探讨思政课网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方式、评价等的关系。高校思政课网站一方面要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城"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0.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体系,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世界的无意识"体验";第二,在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将个人建构一个具有理性意识的主体,这正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策略,使个人在一种主体的幻觉中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认同;第三,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庞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为社会提供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