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 然而,选贤任能,历来不易。那么,应该树立怎样的选人用人观呢?从大的方面讲,我以为,应做到“四不看四看”。 “不看文凭看水平”。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选人用人不能光看文凭不看水平,光看学历不看能力,更不能惟文凭是举,无文凭不用,关键是要看水平、看能力。特别  相似文献   

2.
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要求在人才观上要实现五个转变:一在人才标 准上,实现从惟“学历、职称”向重“能力、业绩”转 变。学历、职称只是一种潜能,既不等于能力,也不等 于智慧,而且要转化为具体业绩还须有相应的条 件。实践证明,高学历的人群中,有低能的人;低学历 的人群中,有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人。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应突破旧的“学历 职称”的人才标准观,树立  相似文献   

3.
天道酬勤     
在我们厂政工干部队伍中我以“学历低”、“资格老”这两个 极不协调的身份在宣传部长这个位置上干了22年。“天道酬勤”是我的信条。  我们工厂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专业生产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早些年,中专毕业的我放弃“专业”干政工。因为事务繁忙,忙得争取学历“包装”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到现在仍是中专文凭,所以“学历低”;过去一起工作的老领导、老政工先后退休,所以我在这个“圈里”又大“颜”不惭“资格老”。通过工作实践,我深知业精于勤、勤能补拙的道理,“文凭不代表水平” “资格不表明资本”。…  相似文献   

4.
蒋颖 《求知》2005,(3):24-25
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个如何履行好执政使命的过程,又是一个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因此,应充分认识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与党员领导干部个人素质的内在联系,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把“为什么提高”和”怎样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要想让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不停留在理论层面,不陷入空洞说教,就必须以增强“五种能力”为主线,从克服“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人手,不断涵养“六心”、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呼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一观念,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和社会转向了人本身,认为发展不等于单纯经济增长,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切对人的发展不利的增长不再被看作是发展。“以人为本位”的新型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在人类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中,关键问题不是对资源和人的“保护”与“节制”,而在于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就是创新观。…  相似文献   

6.
一 般情形下学历与能力是成正比关系的 ,学历越高 ,能力越强 ,但不能绝对。某企业坚信“高学历必高能” ,不惜血本盲目地从全国知名大学一次性引进了12名高学历者 ,在使用中却发现真正发挥作用、派上用场的不足1/3 ,企业后悔不已、叫苦不迭。没有达到高薪引财富的目的 ,却出现了高价引包袱的窘状。像这样的例子在社会生活中不胜枚举。如何解决学历与能力的不等关系呢?笔者认为试行能力等级评定可谓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一是有利于校方改革教育方式 ,培养“能力型”人才。学历与能力是一对辩证关系 ,取得学历只是提高能力的条件 ,而…  相似文献   

7.
1+1=?     
“一加一等于几?”有人出了这样一道题。“等于二!”一个年轻人干脆利落地说。众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他:真是太不稳重了!“关于一加一这个问题吆,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应当慎重地研究研究再考虑下结论。”一位显得非常老练的先生很严肃地说。众人尊敬地点头.过了一个月,那位先生很认真地告诉提问者:“一加一,看来不会等于一。”又过了一个月,那位先生更认真地说:“似乎也不会等于三。”三个月了,那位先生终于说出了他研究的结论:“从原则上讲,一般地说来,一加一大概等于与这位先生相比,那位年轻人显得多么不慎重、不老练…  相似文献   

8.
张广辉 《党政论坛》2009,(23):22-2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合法性考验始终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疏导》1996,(4)
柳铁保温段贯彻民主集中制有新招柳铁保温段党委注意把握民主集中制实施环节中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先后总结和提炼了“六不等”、“六通气”的工作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六不等”是:按程序办了的不等于就是充分发扬民主;是谁主管的不等于是谁说了算;强调集体负责不...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有消息说:近5年,全国共有9743名处 级干部和366名厅局级干部因不称职、不胜 任现职被调“下”。 过去很长时期,对干部基本上是一“包”二“保”:到了某一级别,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有人这样形容,只要政治上不犯错误,经济上不装错兜,生活上不上错床,差不多就能“把当官进行到底”了。结果,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不堪重负。现在,“不犯错误不调整,不到年龄不下岗”的传统终于被打破,干部不再“只进不出”,确实是个好现象。 不过,与干部的“进口”相比,其“出口”未免过小了。以长沙市为例,两年“下”了6…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两大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务员能力建设已经提到“强国战略”的高度 ,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到全党的面前。但是 ,由于长期形成的“理念障碍”和“制度障碍” ,阻碍了公务员能力的养成。“理念障碍”中又以“关系本位”和“学历本位”最具典型 ,进而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高文凭的获得上。“制度障碍”主要来自公务员制度中的“分类制度”、“考核制度”和“职务升降任免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简 《瞭望》1996,(41)
在国内外舆论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赞声不绝之时,人们看到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也不断地从地下冒出来,有人因此认为这是“精神文明滑坡”,并把这种‘滑坡’归之于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这是由市场经济所必然带来的。这种说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贪污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各地纷纷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拆除城市“围墙”,打破户籍、性别、身份、学历等障碍和壁垒,千方百计地引才纳贤。人才引进后,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留住人才。人们的习惯思维和做法中,总把留住人才和人才的流动分割和对立起来,因此有一个正确认识人才“流”与“留”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胡艺 《民主》2012,(3):54-54
据新华网报道,黑龙江虎林市东诚镇副镇长“董泗臣”存在学历造假问题。虎林市政府部门向记者通报,当地东诚镇副镇长“董泗臣”(真实姓名徐运兵)因涉嫌冒名顶替他人上学被免职.相关部门将在深入调查后,做出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这些文凭虽然是真的,但却是“假的真文凭”;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他们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这种现象,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极为有害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从理论高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是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应当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成功。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不等于只要事实,而放弃理论上的辨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西潮”、“社会主义低潮”、“市场经济商潮”对人们头脑中长期保持的社会主义观念不断冲刷,加之我们的理论宣传在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干部任用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巩固成绩,总结经验,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尽快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就必须正视目前存在的政策法规不配套、方式方法不规范、聘任主体不确定、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学历年龄与管理水平难成正比、上面不动下面动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并从高校改革的终极目标、流传千年的“官本位”影响、党政管理在高校存在的价值、法制观念与权力监督、普遍浮躁的心态与“运动式”的行为方式等五个方面去深挖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我国高等院校干部制度改革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之航船沿着正确的航线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树立“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易中天 《各界》2010,(4):40-43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时,会发现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决定》始终,这就是:清醒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兴党之责。四中全会指出,“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