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碧蓉 《求索》2011,(11):65-67
地名不是任意命名的。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思维内容的外现,记录着人类认知活动的印记。南海诸岛由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命名,其地名由早期的粗浅片面到现时代的规范全面的历时演化,反映我国人民对南海海域的认知经历了由最初的畏惧到后来的探求直至最后的征服的过程。而英国19世纪初对南海诸岛进行的命名与更名,海洋殖民意识明显,是违背名从主人的国际地名使用原则的殖民地名。近年来,南海诸岛这个我国人民有着某种“原始性权利”的岛屿却陷入激烈国际争端,南海周边国家纷纷进行地名更易,提出主权要求并施行侵占,在海洋变得尤为重要的21世纪,不得不令我们对我国的传统海洋意识进行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2.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本文对我国当代国有企业工人现代意识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国有企业工人的现代意识整体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制度转型是影响国有企业工人现代意识最重要的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3,(11):12-15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如何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以文明转型为基础,增强海洋大国意识,突破长期以来的海洋困境,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强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并不落后】中国以龙自诩,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称,龙的固有属性与海洋分不开。从自然地理条件看,中国是海陆复合体国家,既有海洋性又有大陆性。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9,(5)
海洋事业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占据了重要位置,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大学生将是中国海洋事业和自贸区(港)建设的主力军,但海洋事业建设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似乎仍是一个有距离感的话题。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海南大学学生的海洋认识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根源以及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可行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海洋意识与海防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人均海洋面积不多,与周边国家在海域划界上也存在诸多争议。对此,必须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防建设,坚决维护海洋权益,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6.
海洋意识——海南强省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今日海南》2000,(8):26-31
海南地处南海,有着向海洋拓展空间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人'生在海边不识海',海洋意识十分淡薄。如海南建省虽已十二年,但尚有人认为海南就是海南岛,是海岛小省,或者虽知海南省包含了南海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但在思维潜意识中仍不知不觉地认为海南就是海南岛。针对这种状况,当前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海洋意识。提高和增强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应包括提高和增强全社会的海洋空间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生态环境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权益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南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作为全国一个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省份,公民的海洋意识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海南省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海洋意识——五大构成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海洋相互关系的认识的总和。它主要由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五个方面构成。1.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也是国家领  相似文献   

9.
苏勇军 《中国发展》2012,12(4):28-3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题。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拉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该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产业转型时期的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为实施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工作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工作在扬弃以往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倘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找准定位,实现理念、体制、模式、方式、方法和载体的现代转型,努力融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出现代高校学生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卢黄熙 《岭南学刊》2015,(2):110-114
从战略高度强化海洋观念,必须树立和强化建设海洋强国观念,树立和强化海洋国土战略资源库的观念,树立和强化海上交通生命线的观念。现代海权的主题是争夺海洋权益,控制海洋就必须发展海军。加强海防建设,必须谋划好海防战略,而海防战略的关键是海军战略。  相似文献   

12.
姜义华 《人民论坛》2010,(12):13-14
中国人民开辟的这条具有独创性的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精髓在于,这一路径非常成功地解决了外铄与内生相悖和对立的问题,大一统国家权力全能化绝对化和人的普遍自主自立相悖和对立的问题,以及现代化所带来的人的新的异化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相悖乃至对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孝芬 《求索》2015,(2):120-124
在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有良知的文学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70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以写实、戏仿、反讽、戏剧化、狂欢化等多种叙事手法,形象地凸现了乡村社会现代转型背景下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他们的成功在于通过小说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不足之处是很少深度地触及问题背后的政治的文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7,(3)
近年来,提升国民海洋意识日益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海南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在全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进程中,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广大渔民群体,其海洋意识状况尚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为此,需要在学习培训、宣传教育、信息沟通、产业支撑、政策保障、组织参与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为"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陈建华 《求索》2011,(10):243-245
残疾人问题历来是政府及社会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的社会难题。近代以降,在慈善事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背景下,中国残疾人事业也开始了由单纯的以收养为特征的传统残疾人救助向以养教并重为特征的现代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转变。民国时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各方日益重视,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大量现代性特征;但也还保留了不少传统性色彩,这都显示出这时的残疾人事业仍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论榜样人格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及时代精神的嬗变,榜样人格的精神气质和内涵也悄悄地发生着革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方式和全球化、网络化的特殊际遇,驱动着当代中国社会存在方式与人的生存方式的深层变革,也深刻影响着榜样人格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6,(3)
根据孙中山长期以海洋为平台的革命活动,及其一系列关于海洋战略、海洋经济等讲话和行动,归纳出孙中山的海洋观,包括海权至上、建设海军、发展海洋经济、海南建省等,成为孙中山学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革命理论价值。在当今背景下,孙中山海洋观,仍然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大国和海洋强国的指导方针,也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不可或缺参考,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剪纸艺术是广泛流传在中国境内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流传数千年的历史承载着创造者的许多苦难和对美好的向往.现代剪纸艺术与民间剪纸艺术是并行的两条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有赖于新剪纸的发展以及剪纸在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和融合,而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在保留其本源审美精神的前提下,融人到现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才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老字号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亟需推动老字号通过品牌的现代转型来适应日趋激烈的现代企业竞争。文章基于文化融合理论视角,发现老字号品牌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现代品牌发展更加趋向于企业的文化形象或文化象征,故而认为老字号品牌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品牌文化的现代转型。由此提出应激发内生转型动力和转变品牌价值观念、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延伸品牌优势产品、融合现代时尚元素和实现品牌"年轻化"等现代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岩 《求索》2013,(6):148-150
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中国现代文学高扬“破旧立新”的旗帜.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沈从文等作家却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讨的双重纬度上对古老的神话资源极为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神话意识。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神话意识生成形态、途径以及特点的考察,可以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推进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关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