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莉 《求索》2013,(7):173-175
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看,古希腊文明奠定了西方文明之基,而作为古希腊文化思想的重要源流,古希腊文艺美学思想主要有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等三大学派。虽然各大学派论点不一,但它们都强调文艺于人之身心的疗养功效,这与现代文艺之归旨不谋而合。从其思想体系看,古希腊文艺美学思想主要涵盖了对文艺的形式、文艺之功用、文艺之活动及形式以及文艺之起源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艺术美学之规定性开启了西方美学思想之先河,规定着世界文艺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许洪畅 《今日民族》2010,(11):24-25
元江傣族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服饰、起居、婚恋、丧礼、时令与节日、生产、生育、祭祀、巫术、占卜等众多民风与习俗,无不放射出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文化艺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应该积极谋求中国模式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突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主导地位,多元化发展中国模式的文化艺术,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文艺应对新事物、新问题的能力,才能使中国的文艺具备亲和力而走向世界,才能保持我国文化事业特有的文化品格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4.
从起源与发展来看,蒙古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多元化,这种文化反映到图案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蒙古族丰富的图案艺术背后是对北方草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汉、藏等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庆中 《今日浙江》2006,(18):63-63
(一)观潮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今年开幕式与往年不同之处是安排在晚上举行。将海宁潮由来美丽动人的传说、海塘的修筑、祭祀潮神以及海宁新时代的发展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用歌舞形式表现出来。配以高科技灯光、雾森、冷烟火等衬托效果.将为游客呈上一盘丰盛而又别具风味的文艺大餐。  相似文献   

6.
张彩云  钟璞 《求索》2012,(3):211-212
文艺作为人类对世界存在意识反映的发生学原理,与文化人类学须从文学艺术中寻找人类文化质素决定了文学艺术与文化人类学的内在联系,也为学科融合提供了概念梳理和范畴界定的学理建构资源。因此,只有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性质来解读乡土文艺,才能界定乡土文艺的特质并呈现乡土文艺的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审美形态,这在21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大力提倡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发掘乡土文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与审美价值,如何传承与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审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看,笔者不太同意文化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原始文化起源与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性心理)发生同步的观点。而是认为人类起源在前,文化起源在后,人类的审美心理发生在前,原始文化起源在后。笔者的结论是: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遗传,发端于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形式美的感受体验,表显于第一件艺术品(石器)的创制,发展于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高校团的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的文化建设可采取多种文化技能和文化实践的活动形式,庄将审美教育贯穿其中,指导学生开展文艺实践,并把普及和提高融合起来,把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融为一体。要搞好高校团的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建立实体。  相似文献   

9.
面具艺术是一种全球性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它是随着巫术文化而产生的,是源于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面具上的装饰纹样、色彩与装饰的造型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并且是随着宗教的影响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泽云 《群众》2021,(4):10-11
紫金文化艺术节,是江苏文艺实力和形象的展示平台、优秀文艺成果的交流平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共享平台。紫金文化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组织新创舞台剧目展演、特邀优秀剧目展演、音乐会、艺术电影等展演展映活动,展示了江苏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丰硕成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之年,也是开启现...  相似文献   

11.
支媛  杨和为 《前沿》2013,(10):142-144
水族笃信鬼神,不仅表现在民族祭仪中祭祀祖先神灵,还祭拜各种自然神灵及超自然神灵,不仅在端节、卯节中祈求神灵降下丰收和福佑,还在巫术中请神挡鬼,获得心灵的安慰。水族人跟鬼神的关系之密切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多神信仰的原始观念至今仍延续在水族族群中,反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牛文祥 《春秋》2014,(1):60-62
正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纷呈的今天,只要看到一对鸳鸯铜板,只要听到"当哩个当",人们就能想到山东快书。山东快书为什么能作为中国400多个曲艺形式中为数不多的曲种在艺术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不妨循着它的足迹,探寻这项最能反映山东传统文化和曲艺文化的曲艺艺术的魅力。起源说法不一.但来自于民间艺术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3.
任何艺术形式的兴起和发展,都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不会脱离社会生态独立存在。文化生态变迁也会影响艺术的发展。除了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外,技术层面内在的因素,如音乐特点、表演形式、文词特征等也决定了湖北小曲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4.
赵玲 《创造》2004,(7):10-12
演艺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演艺业以其深厚的传统和现代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表演方式、形象真实的艺术感染力、视听兼备和现场互动交流等特点,始终稳坐艺术行业之首.演艺市场的培育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来构成:一是打造产品的品牌,二是联络营销的中介,三是开放市场的理念.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中,舞台表演艺术最急迫的是开放市场的理念.在既往的成功实践中,开放市场的理念首先是抓住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要务,以"文艺搭台"让"经济唱戏",而"经济"在文艺所搭舞台上"唱戏"之时,"文艺"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现代艺术,尤其是通俗流行艺术,往往是高风险、高利润的产业,有可能获得高回报.也就是说,要把艺术作为一种投资载体.这不仅是有效提升云南演艺业的途径,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远古图腾与艺术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艺术起源 ,劳动、祭祀、娱乐这三者不妨统一起来考虑。初民们从劳动中受到启迪 ,在庆祝丰收、祭祀部族图腾时 ,载歌载舞 ,享乐诸神 ,以求更大丰收 ,初民们自身也从娱乐中得到愉悦。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黄平谷陇芦笙节诞生于苗族先民乞求丰调雨顺农耕文化体系,具有崇尚巫术的内涵。谷陇苗族芦笙节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的赛芦笙、斗牛、赛马、民族盛装展示、狗肉汤锅、对歌、做客芦笙场等场景,承载浓厚着苗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苗族芦笙节也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变迁,使黄平苗族传统文化以外显的、物态的形式得到展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正> 作为艺术的文化现象,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呈现出一种活动着的金字塔结构。有人从思想层面和语言技巧上,将文艺这个领域划分为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民间文化,不无道理。民间文艺导致和推动了通俗文艺、精英文艺的出现和发展。与此同时,当精英文艺、通俗文艺和民间文艺面对各自的接受对象时,从艺术的感染作用而论,三者  相似文献   

18.
郑燕欣 《人民论坛》2010,(7):236-237
汉代是"黄老之学"兴盛时期。汉代时期的道家文化与祭祀乐文化发展道路如出一辙,都是源出于民间,被帝王、上层所采用而掀起高潮,然后又重新回归于社会,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方士在上层的活动中造就了祭祀天地的《郊祀乐》,这为汉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金娟 《求索》2011,(1):96-97,15
自汉代,禅经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于是,禅学在推动中国艺术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与禅经有关的造物艺术品大量出现。魏晋以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禅经造物与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中国艺术设计史和中外文艺交流史的发展脉络。从这一意义上讲,将禅经艺术纳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不仅可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同时也将为研究中国艺术民族风格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仕谋 《传承》2012,(15):56-63
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楹联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艺形式,它又能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雅俗共赏,为群众所喜闻乐道。本文仅从浩如烟海的楹联中,遴选出部分与党史文化发展历程有着息息相关的妙联佳作,并着重从这些妙联佳作的撰写和艺术鉴赏方面,作挂一漏万的诠释,从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足迹。本文的另一目的是,在诠释鉴赏楹联文化中,尽量围绕这些妙联佳作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联语的意境、典故、轶闻等,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工作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