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实生活中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违法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初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一年多来,各地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推进,有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动配合,已取得明显成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充分调研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司法实践中各种典型的规避执行案件进行分析提炼,研究反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正式出台了《关于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成为全省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既提高了案件实际执结率,增强了全社会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了解和对执行难状况的进一步认识,又赢得了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支持,促进了执行环境的改善。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为防范和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供参考,本期集中选用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荐的5篇反规避执行典型案例,为全国各地法院处理同类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维护法律权威、从根本上化解“执行难”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广东省湛江市两级法院同时启动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并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与该市法院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项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切实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这是湛江市两级法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今年提出的在全国法院系统部署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成果,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了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以期涌现一批"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结、执结标的到位率大幅提高、涉执信访明显减少、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良好运行"的先进法院。2011年初,针对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不良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又及时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以有效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两项活动部署开展以来,各级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  相似文献   

4.
10月25日,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省法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规范执行款物管理、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的措施,并对年底前具体工作进行了调度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军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司法》2012,(5):7-10
在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中,江苏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规避执行又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现如今在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想法设法规避执行,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债权人利益的实现,也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此以往势必损害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会产生社会诚信危机。本文以一起新型的规避执行行为为视角,并展开讨论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独特见解,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对我国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龙刚 《法学研究》2020,(3):102-122
执行生态是指法院执行活动所处的环境和氛围,主要包括组织纵向生态、横向生态组成的法院内生态,以及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组成的法院外生态。对基层法院的调研表明,当前执行工作面临的来自法院外生态的压力过大,这些压力包括政治生态的治理压力、经济生态的救济压力和社会生态的互动压力,而法院内部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些压力。执行生态的过重压力催生出法院对非均衡执行策略的需求与偏好,导致法院一方面通过终结本次执行及执行和解来规避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周期性启动运动式执行来缓解压力。非均衡执行策略容易诱发执行不规范现象,有损执行权威。要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需要改善执行生态,弱化法院对非均衡执行策略的需求,其中的关键是要建构社会场景下的执行权威,实现良性的执行生态与能动的均衡执行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为切入点,以争创无执行积案法院为目标,秉承“少讲执行难,多想怎么办”的工作理念,为缓解执行难,不断加强和完善执行工作,对执行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大促进了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执行难"问题是困扰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和影响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一大难题,而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的愈演愈烈,已成为"执行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成因。部分被执行人利用种种手段,逃避债务履行,规避法律制裁,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有序开展,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如何防范和规制规避执行行为,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规避执行行为的常见类型及主要表现规避执行行为是指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以不履行或者少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为目的,采取种种手段实施的逃避债务履行和规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按照规避方式的不同,规避执行行为可以分为直接规避执行行为和间接规避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10.
法院判处的财产刑的案件,大多是对犯罪分子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极少单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就基层人民法院而言,涉及的财产刑主要是罚金。但司法实践中,财产刑的执行效率过低,严重损害了法院判决的严肃性,亵渎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削弱了财产刑的惩罚与教育犯罪的刑罚功能。对此,本文认为应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财产刑的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1.
浅析法院执行难问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静 《法制与社会》2010,(35):392-392
法院执行难问题是司法界和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执行难”已经成为侵蚀社会公平正义、破坏社会诚信、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为了攻克这一顽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执行难”至今是困扰司法的一个难题。解决执行难问题已经成为加强社会和谐司法保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民司法》2012,(5):11-14
2010年以来,安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整个执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5192件,正常期限内结案率达96.4%,实现对执行积案的有效防控;实际执行率达79.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9.8%,同比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执行效果显著,大量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较高水平,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的比例达到60%,跃升约15个百分点;法院、人大等多渠道统计的涉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均大幅度减少,突出的地方降幅超过80%,且息访率全部在95%以上。全省124个中基层法院,2010年有65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2011年有80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相似文献   

13.
<正> 民事委托执行是指执行文书需要在委托法院辖区之外执行时,委托法院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一定的手续,由受委托法院具体实施执行措施,以最终实现执行文书内容的过程。民事委托执行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合法当事人的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民事交往和秩序,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法院的职能活动和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安定和国际间的正常交往。自从一九八二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法院的民事委托执行活动逐步走上正轨,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仍有不少不统一的做法,反映出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19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为30起涉民生执行案件当事人发放案款110万余元。在随后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北京高院向社会公布,自去年12月下旬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来,北京市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260件,执行到位金额6719.59万元。在本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北京市各级法院充分抓住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关键节点开展执行工作,一方面利用被执行人节日期间放松警惕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夜查"、"突击执行"等活动,有效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另一方面打好节日"温情"牌,寓教于执,通过教育引导、亲情感化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同时,北京市法院加大了各类执行措施、执行手段的运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法院共对696件案件356人次采取了强制执行措  相似文献   

15.
王志鹏 《法学杂志》2016,(5):111-117
在各地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到账的执行案款由于各种原因迟迟难以发还的问题十分普遍,不仅使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也损害了司法权威,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风险.执行案款在性质上属于“公法债务”,我国法院可以参照债法原理中提存制度的相关内容,构建执行案款依职权提存机制,以推动法院执行权的有效运行和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苑福鹏  肖翔 《人民司法》2012,(2):110-111
【执行要旨】为了加大对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的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机构和执行法官要深入细致地落实实际举措,针对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而采取人性化执行方法和措施以及多元化执行调解手段,以法服人,以情动人,有效破解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执行不能案件滞留法院,让法院进退两难,动用各种执法途径和资源强制执行,会导致巨大的、甚至难以承受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任由案件搁置,又损害法律权威。本文试图对"执行不能"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让社会和广大债权人明晰因执行不能要承担的相关风险责任,探讨人民法院在克服上述问题时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司法权威的树立有赖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法院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严重损害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执行难”是各级法院特别是广大基层法院面临的共同难题,破解“执行难”顽疾需要“内外兼修”、在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执行程序相关法规将改变执行由法院单打独斗的格局,使被执行人由被动履行义务转为...  相似文献   

19.
执行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执行难”的问题比较普遍。对此,群众意见多,影响大,严重地影响到司法的权威,破坏了法律的尊严。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全国法院前年9月开始清结执行积案,去年又开展“执行年”的活动,对执行工作,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执行工作形势依热严峻,不少法院一边清理旧积案,一边又出现新积案。法院现行的执行体制明显与执行工作的性质、特点及实际情况不相协调,对人民法院现行执行体制进行改革应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一、现行执行体制与执行工作的性质、特点不符。人民法院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  相似文献   

20.
警法传真     
《法治纵横》2011,(22):73-73
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 本刊乌鲁木齐讯(记者李昀霞通讯员杜高升)降低银行信用等级、限制贷款融资、限制出入境、不得出入高级宾馆、不得乘飞机……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今年以来最大规模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联合公安、银行等相关部门.采取扣押财产、限制自由、限制高消费等多项措施,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以敦促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