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2011年上映的几部主旋律电影谈起,回顾了新世纪新十年中几部出色的主旋律电影,比较了17年电影中的英雄类型电影创作,试图总结出从中国英雄电影到当今主旋律大片的演变过程。并发现了其中饱和传播符号下的不饱和传播范式,从而归纳出当下主旋律大片(新主流电影)的发展规律以及对主旋律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不断发展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李润竹 《人民论坛》2022,(Z1):117-119
电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主旋律电影越来越为市场和消费者所重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面对消费市场竞争激烈、观众选择日趋多元的现实难题,主旋律电影需要优化前期调研、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的全流程传播策略,提高影片质量,满足人民需求,为我国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韩玉峰 《前进》2005,(12):48-50
山西电影制片厂是1958年8月成立的一个省办地方小厂。长期以摄制新闻纪录片为主,直到1983年才拍摄了山西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神行太保》。到1998年底,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总共拍摄了10部电影故事片,在山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从总体上说,拍片数量甚少,质量也不尽满意,经济效益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在全国电影界产生多大影响和取得怎样的地位。具有40年历史的山西电影制片厂直到20世纪末,才出现了转机,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六年来,山西电影制片厂在创作生产中,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  相似文献   

4.
“第三种电影”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鸿 《政策》2003,(11):40-41
任何过渡时代都是艺术的黄金时代。在政治/道德和商业/娱乐电影的夹缝中,作为中国主流电影以外的"第三种电影",在默默地坚守和生长着。当我们被《橄榄树下的情人》这样朴素地展示人性善恶的伊朗电影所打动,被《中央车站》这样细腻地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沟通的巴西电影  相似文献   

5.
《中苏文化》是中苏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从1936年5月创刊到1949年5月连续出刊达13年之久,结合当时电影国营化、民族化的浪潮,苏联电影及理论体系在大后方的重要地位被凸显,而《中苏文化》杂志对此曾有过集中的反映。本文针对刊载于《中苏文化》中的电影文献进行研究,从不同类型和角度去反映当时苏联电影的状况,实质地印证苏联电影给予中国电影的影响,让身在21世纪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对当下已有的历史观点做出评判。  相似文献   

6.
以《集结号》公映为标志的中国电影在2008进入了一个“后大片”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在短短的5年之内进发出了强烈的生机。中国电影应该认真思考进入大片之后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分配资源,努力提高主旋律电影和武侠大片电影,继续做好“三方营销”。积极针对受众调整视角,在观众需求,平民视角,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嫁接打造主流电影,不断将“美国梦”变为“中国梦”,培养并发现其电影公共话语空间,打造类型杂糅的“综意”电影,努力提高大量中小成本电影的传播和发行,努力实现大片、中片和小成本电影的和谐发展,力争在“后大片”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给美国社会包括其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在此冲击下,银幕世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电影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被称为黑色电影。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起产生的起源和审美特点来研究黑色电影这一电影现象与当代美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听”电影     
吴孟樵 《台声》2011,(6):46-46
有没有人想过,电影可以是以“听觉”来感受? 当我们兴高采烈地与朋友分事嘿!我刚看了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9.
杨菊 《前沿》2010,(24):139-142
左翼电影诞生以来,在各种研究视角的观照下,左翼电影被赋予了不同的政治地位和艺术地位。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最重要的目的是同国民党争夺文化领导权,为最后夺取政权服务。左翼电影的电影话语通过政治修辞艺术地表现出来,所以说,文化领导权是契合左翼电影特征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影艺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电影艺术档案,更好地为电影创作、生产、教学、研究和普及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电影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高晨 《人民论坛》2020,(19):136-137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心中的英雄主义情节发生了变化,但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力有增无减。为使本土英雄主义电影发展与时俱进,我国需重视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积极作用,做好数字技术开发工作,加大数字技术型人才培育力度。同时,应规范电影市场发展秩序,健全电影行业产业链,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业界正流传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个行业,一个是互联网行业,另一个是还没有被互联网颠覆的行业。"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电影档期,《亲爱的》、《黄金时代》、《心花怒放》等热门影片的出品方,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互联网大公司的身影。 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电影产业的"元年",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融资、并购和战略合作,布局电影产业的速度大大加快,直接冲击和改造着传统影业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电影”一词的来源、定义;电影作品的定义,包含的特性;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与各国立法有关,我国著作权法关于电影作品的归属问题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参照他国惯例而制定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增强学生文化感悟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都说明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一种典型化的生活及生活语言反应形式,加上其集声、色、光、影于一身的独特优势,电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英语学习的重要资源库。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从最初的展映、到互相开放市场上映影片,再到合作拍片,这些合作让世界电影人和观众在交流中不断受益。在交流中增进了解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他们期待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这个梦想从启动至今可以说初战告捷,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1982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在意大利举办"中国电影回顾展"集中放映135部中国电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放映活动都在持续增加,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的三大方法分别对应于电影欣赏和批评活动的三个阶段,对于电影批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中,先验还原法使我们从不纯粹的日常状态中摆脱出来,进入到审美状态,澄净地出现在电影面前;本质直观法使我们直观到电影对象的本质;现象描述法使我们将自己对电影本质的体验和理解原本、如实地呈现出来。据此,现象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欣赏、批评电影的眼光,一种更加本真地通达电影和"回到电影本身"的方式,它使一个更加澄明的电影世界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电影产业的若干意见》,产业化这个概念开始公然和高频次地被运用到有关中国电影的各种表述当中,中国电影实践的方向也得以确立和明晰。8年来,中国电影乘改革东风,通过对产业规律的认真摸索和有的放矢的行政管理,实现了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为国产电影产量和质量的明显提升,也包括国产电影票房的大幅度提高,中国电影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陈渔 《群众》2010,(6):41-41
<正>好莱坞模式是对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一种概括性的统称,它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本世纪初,好莱坞电影企业加  相似文献   

19.
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大众欲望的投射,又是整体社会思潮的反映。在经过大规模的放映后,电影能通过其建构的虚拟光影世界中隐含的观念指涉来影响大众,进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现实世界。本文将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嬗变分为三个阶段,一方面从电影史角度对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变迁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另一方面尝试从电影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美国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嬗变之间隐含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如何走向市场?怎么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怎样评奖更能激励影人的创作…… 在新修改的《电影管理条例》生效之际,我们采访了冯小刚、夏刚、冯小宁三位不同风格的电影导演,他们的观点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