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因其海量性、多样性、快速性、价值性等特点,在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因领导干部大数据意识淡薄、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应用大数据来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一是要转变观念,培养领导干部的大数据思维;二是要打破封锁,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三是要以公众为心中,打造政府2.0。  相似文献   

2.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反映出国家各级预算的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而且决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品资源和利益分配关系.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集权与分权关系的重新界定和调整.分税制的引进有助于建立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75.7%的受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讲好自己的故事很重要●超过八成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地方政府讲好自己故事的整体水平偏低●口是心非、居高临下、假大空是地方政府讲不好故事的深层次硬伤●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赞成唱红、打黑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地方政府的变异行为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我国地方政府的变异行为及其矫正马力宏(一)地方政府的变异行为是指地方政府行为中那些片面追求地方利益,对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地方主义行为。当前地方政府的变异行为有各种表现,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1.纵向的控制和反控制行为。在改...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如何转变,怎样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要完成上级政府的委托职能,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自身权限范围内的社会公共事务。打造有限型、服务型、高效型政府,科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有助于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缓解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难点和矛盾。  相似文献   

6.
论地方政府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拥有地方政府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对地方政府学的研究不够。本文拟对地方政府的概念、特征、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还存在多元主体协同难、治理资源整合难、工作观念转变难、公开机制建设难等问题。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同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到治理中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地区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经济建设职责不断加重,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举债建设,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对辽宁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及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方债务本质的认识,对帮助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积慧  苟燕楠 《求索》2022,(3):134-143
经济与政治双重压力是经合组织国家绩效预算改革的驱动力,各国政府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绩效预算模式与绩效结果运用手段,提升了公共管理能力和政府透明度,改革初期的许多问题也得到逐步改善。但是,经合组织国家绩效预算改革也面临来自政治基础、预算能力和绩效文化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削弱了改革成效。以此为镜鉴,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深化应强化地方政府的改革担当,加强预算法治建设,提升绩效预算能力,并加快塑造绩效文化。  相似文献   

10.
政改的意义更在于要为整个国家开创一种"好生活"和"好社会"提供更好的制度保证政改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开始受到重视的问题。政治改革的意义当然不全在于遏制和防止权力的腐败、提高执政党的信誉和政府权力的正当性,也不是单纯为了加强或巩固一个政权,政改的意义更在于要为整个国家开创一种"好生活"和"好社会"提供更好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1.
完善地方治理体系,实现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制型国家模式反映的是一种全能政府的基本理念,强调统治型政府完全依赖政府这一单一执行主体来进行单一统治。治理型国家强调主体间的互动性思维、政策目标的多元性和变动性以及制度性的弹性治理方式。中央允许地方通过扩容立法权来提升地方治理能力,调整中央的政府集权程度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集权程度。准确界定地方性事务、解决部门职能交叉引发的合作困境和释放地方活力应当是中国地方立法权扩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方法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地方法治建设也是国家整体法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地方法治建设在实践层面展开之后,一些结构性不平衡的困境约束凸显出来,如地方政府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地方立法滞后难以顺应发展、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明显、行政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地方法治评价指标尚有瑕疵等。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既需要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地方法治建设可以从优化行政决策制度、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地方行政监督、切实保障司法权威、完善法治评价指标、培养公众法治意识等角度入手。推进地方法治建设还需要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地方法治、牢固树立地方法治观念、用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助推法治中国与地方法治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在PPP模式中,地方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合作者、监管者、公共利益代表等多元角色,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角色扮演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为纠正偏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地方政府应促进观念转变,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公众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问题,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这既是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核心是提高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为此,我国在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晓立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政府和我国一样,都是由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所组成的。所以,如何确定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整个财政活动中的地位和职责,如何在它们之间划分财政收人和支出,并使地方各级政府构...  相似文献   

16.
履职承诺     
正"承诺"是目前代表履职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热词",也是不少地方人大探索代表工作的"热点"。各级人大代表能否切实行使好自己的职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体现,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能否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7.
方盛举 《思想战线》2005,31(5):34-38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是指以自治权为核心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体系不断优化,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政府活力和政府能力不断提升的持续改善的过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既是民族自治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要求。为保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的正确方向,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问题,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这既是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核心是提高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为此,我国在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日益成为对外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但对外交往能力的不足已成为掣肘地方对外发展的突出性问题,地方政府有必要从创新政府思维、加强外事人员队伍建设、改革政府对外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升对外交往能力,使地方政府的对外活动成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一项重要职能,既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充分表达方式;搞好宏观调控,有助于提升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也有助于体现中央的权威;如何进行和完善宏观调控,是转型的中国政府面临的“大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