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性典 《证据科学》1999,6(4):164-164
为方便群众,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目前,各地计划生育部门大多设立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发人流、上环、结扎等手术及其它妇产科业务,在开展这些服务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纠纷,笔者称之为计划生育服务纠纷.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服务纠纷也不同于一般的医疗纠纷.对于计划生育服务纠纷的处理,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人民法院在处理计划生育服务纠纷时往往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所适从.本文分析计划生育服务纠纷的基本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应有之义。公证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基础性司法资源,理应有所作为,而且也确实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胡琪 《中国公证》2007,(8):21-22
党的十六大关于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的要求.进一步为公证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公证法律服务在调整和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独特的职能优势.及时有效地指导公民个人、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依法从事经济社会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并为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满足农村和农民全方位的法律需求。  相似文献   

4.
养老机构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与之相关的纠纷也越来越突出。如入住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发生意外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纠纷的解决需要在弄清纠纷发生的事实的基础上,掌握与之有关的法律规则,来划分和确定纠纷各方需承担的责任,以更好地保护广大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促进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洁 《法制与社会》2011,(20):205-206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物业管理服务的市场化,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难免存在,而这些纠纷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地解决,不仅关系着广大业主的正常生活和小区秩序的稳定,而且关系到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的法律关系、纠纷问题及其成因,然后结合贯彻落实《物权法》的时代背景,从民法学角度提出了化解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洪礼 《政法论丛》2009,(4):104-108
在众多的物业管理纠纷中,涉及物业服务收费的纠纷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应当理清其中的基础法律关系,明确物业服务费收缴主体应当是物业服务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组织,而不是物业服务企业,从而使物业服务企业走出困扰其发展的收费困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6,(9):77-77
8月29日,世界领先的法律、新闻和商业资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律商联讯(LexisNexis)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办了“2006年企业纠纷防范与解决”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律商联讯邀请了众多知名公司的法律总顾问和法律总监以及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作为演讲嘉宾,围绕“从区域总部的高度来看待企业法律框架建设”的案例、尽职调查中的法律风  相似文献   

8.
张磊 《法律与生活》2020,(10):31-31
最近,司法部发布第三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导案例。第三批指导案例聚焦疫情后期和疫情后多发易发的劳动关系、房屋租赁、企业债务、合同履行等领域矛盾纠纷,涉及基层一线矛盾纠纷预防、稳定外商投资项目、解决融资租赁合同履行问题、引导企业职工依法维权、调处群体性物业租赁纠纷等方面。之前,司法部律师工作局分别于2020年3月4日、3月18日发布了两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导案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ATM取款纠纷类型、ATM取款纠纷中的法律关系、ATM取款纠纷的预防与处理等三个方面就ATM取款纠纷法律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社区法律服务机制的提出(一)构建社区法律服务机制的必要性1、社区呼唤法律服务,群众急需法律服务。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群众的涉法问题也随之大幅增加。同时通过十几年普法宣传教育,社区单位、居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群众渴望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的需求与日俱增。要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后的社区居民的要求,必须把专业的法律服务送进社区,为群众提供方便而优质的法律服务。2、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居民自治水平离不开法律服务。法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0,(7):4-4
[本刊讯]自去年6目15日北京“148”法律服务专线全面开通迄今已1年时间。在这1年时间里井有21万余人次拨打“148”专线电话;全市共解答咨询7万人次:接待来访和为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8367人次;实族法律援助86件;解快纠纷4549件;移送其它部门处理的纠纷708件。“148”在京城从鲜为人知到知名的法律服务品牌,已深深地植根于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心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誉。值北京“148”法律服务专线开通1同年之际,北京市司法局于6目14日日开了金币“148.法律四分专线思结须@大自。北京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对船员的保护不足可以总结为船员劳务合同法律性质模糊、船员外派中三方主体法律关系不够明晰、外派船员法律救济不完善三个方面.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船员”一章对船员劳务合同的法律性质、船员外派中三方主体法律关系和船员的特殊保护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理顺涉外的船员劳务合同的法律适用,以更好地解决与船员有关的纠纷,保护船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钱欧 《中国司法》2005,(3):110-110
一、开展社区公证法律服务源于社会信用建设的需要社区基层存在很大需求公证法律服务的潜力和空间。社区居民日常的民事、商务活动中存在大量繁杂的矛盾纠纷,如果能引导居民通过公证程序更好地对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予以证实,就能使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也能使居民对诚信的需要得以实现。据统计,我处在2004年有80.73%的证件是来自基层的社区居民。如果通过公证处的公证法律服务进社区的活动直接引导这些公证事项进入公证程序,首先社区居民就能够抓住最好的办证时机、减少由于错过办证时机而引发的纠纷或损失;…  相似文献   

14.
论纠纷的构成机理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旭东 《法律科学》2009,27(2):82-91
关于纠纷的认识,法学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一般是笼统地将除刑事案件之外的一切社会不协调现象称为纠纷,而在社会学家看来,纠纷往往等同于社会冲突。事实上,从带有普遍性的矛盾、冲突到围绕着某一具体权益所发生的争议,并不是所有的这些不协调现象都和法律制度相关,只有那些属于法律框架之内的诸种不协调现象,或者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类似现象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并非所有的纠纷都属于冲突,也不是所有的冲突都可以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纠纷的主要特征在于纠纷主体的明确性、纠纷双方的对抗性、纠纷的主观性和社会性以及纠纷解决上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邢旭明 《政府法制》2011,(31):61-61
近年来,山西省屯留县人民检察院把对全县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手段概括为七大措施:主动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积极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的预防性监督和警示教育活动;帮助化解重大项目建设进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配合县委、县政府妥善化解在重大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王亮 《中国律师》2009,(8):85-86
在我国.调解是除诉讼程序之外,运用的最广泛、最成功,并深受广大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一种纠纷解决途径和社区服务方式。实践表明.正式的法律诉讼难以满足社会纠纷的解决需求.而一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符合中国社会和法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新时期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作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淘宝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2011年10月淘宝发生近5万名中小卖家围攻大卖家的事件,但此次“围攻淘宝”事件背后实质是卖家与淘宝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卖家与淘宝之间存在的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以期为网络纠纷问题的解决、网络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参考、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戒毒人员公共法律服务,是指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导下,以实现戒毒人员基本法律服务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满足戒毒人员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而构建的全覆盖、公益性、均等性和可持续性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了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帮助、法律保护、法律宣传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2012,(9):109-109
为进一步拓展律师法律服务职能,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开辟法律服务领域,发挥律师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宁夏律师协会决定建立百家律师专业调解机构暨律师调解巡视员制度。从2012年起至2014年底,在全区建立100家由律师主导的按行业分类的专业调解机构,建立乡镇(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律师巡视员制度、社会矛盾纠纷舆情动态分析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组织健全、运行规范、效果明显的律师专业调解网络。  相似文献   

20.
“纠纷治理”与“纠纷解决”是两种不同的纠纷应对体系和方法。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理念、运作机制、行动基础和运作逻辑。“纠纷解决”在理念上将纠纷视为社会矛盾的反映,倾向于更多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纠纷治理。在认识上,“纠纷治理”看重纠纷之间的关联性,讲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限于法律方式,不拘泥于法律对纠纷性质、处置程序和制度规定的约束;与此不同,“纠纷解决”则是由专职机构开展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处置纠纷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在理念上,将具体的法律纠纷视为相对独立的纠纷事件,通过对纠纷性质的识别,将其纳入相应的程序,按照既定的方式予以解决。“纠纷解决”的过程和方式受制于法律的严格规定和约束。与现实法律关系不断演进以及对法律纠纷解决公正性要求相适应,“纠纷解决”逐渐演进为一套高度自洽,专业化、技术化、体系化,有理论予以支撑的系统。在我国,这两种体系都有自己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对于我国法治的推进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基于自身体系的结构性特点,两种体系各有所长。因此,我国应当坚持两种体系的共生并存,避免一种体系同另一种体系的关系失调,并在运作中彼此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在社会实践中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