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荣 《人民论坛》2011,(12):188-189
苏格拉底和马克思作为哲学家,分别与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协调,这也引发了两位哲学家与城邦之间的冲突。在冲突的背后,存在着哲学家的理想信念和独特个性与城邦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两位哲人与城邦间冲突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即要尊重世俗社会,把同世俗社会之间紧张关系降低到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9,(1)
是什么让不愿进行统治的哲人最终被迫回到了统治中去,是《理想国》的关键问题。主动论者认为,哲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统治的意愿。被动论者认为,驱使哲人回归统治的,是哲人要还对城邦欠下的债,哲人由城邦培养出来,本就对城邦有报恩的义务。很多学者认为,城邦的正义建立在对哲人行不义的基础上,逼迫哲人回归统治依照的是克法洛斯的正义定义。实际上,让哲人回归统治并没有违背哲学的"一人一事"的正义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区分了自然生成的哲人和被制造的哲人,对于后者来说,强迫他进行统治是正义的,过沉思生活并不是这种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汪冬冬 《人民论坛》2014,(5):190-192
现代社会的风险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风险社会理论代表人物乌尔里希·贝克主张自反性现代化,现代性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引发激烈的冲突,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他吁求理性复苏和提高公众应对风险能力。贝克风险社会理论为我国辨清当前社会发展中冲突问题的实质提供了认识范式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安提戈涅》中,神法与王法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归根到底是作为城邦公民与作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对立。城邦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包括发动战争,以削弱家庭力量,增强共体力量。在古希腊的城邦,市民身份依托于断绝与母亲的关系,从家庭走向共体,但这一身份同时又准许男人保持与母亲结合的无意识幻想,将他们渴望得到的女人等同于他们的母亲,过着俄狄浦斯式的性生活,维持着母子型家庭。依利加雷有关安提戈涅的论述表明:俄狄浦斯是个典型的政治代理人,他独特的市民身份使得他通过弑父和乱伦之罪破坏了组成家庭的整个规范结构;弑父、弑母和雅典娜等传说都以父权制为基础,以牺牲母亲为代价,割断与母亲的脐带关系,顺应父亲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城邦政治超越了个体与类二元分立的政治模式 ,它把“共同生活”作为“人的条件” ,以此塑造了政治的本原。它以理性化的制度安排来落实“共同生活”的意义 ,实现了理性化的制度形式与人的存在价值的内在统一。政治不仅以系统、缜密、具体的制度安排来确保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而且更需要作为“人的条件”的“共同生活”这一本原 ,这是希腊城邦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6.
鲁延安  卢黎歌 《求索》2006,(7):85-87
在“文明冲突论”中显示出亨廷顿的双重人格:一方面是作为治学严谨的学者的亨廷顿,另一方面是作为爱国者和西方文明捍卫者的亨廷顿。这两个角色的冲突是构成其理论体系中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只有找准其理论矛盾的这一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驳斥和扬弃“文明冲突论”中谬误的成分,借鉴和发扬其中合理的成分,并从中得到启示,这才是争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理解并控制冲突是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不平等的分层体系与政治冲突都是一切复杂社会所固有的现象,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马克思与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这两种理论之间既有继承,又相互对峙。马克思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并最终消灭阶级对立进入无阶级社会。而韦伯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因此比较他们的分层与冲突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兰英 《前沿》2005,4(5):210-212
中国近代各种文化思潮的冲突与对立和知识分子对现代化的选择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基础变革的关系, 建立起合理的文化运行机制,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舒展 《北京观察》2009,(4):58-62
1924年,老舍24岁时赴英国,在伦敦东方学院教汉语,想要教好汉语,必须下功夫学英语,于是,在教学之余他开始了刻苦攻读,但丁是他特别崇敬的作家,老舍成了一个“但丁迷”,  相似文献   

10.
冲突解决视角对公共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突解决"是当代公共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然而许多公共管理者并未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冲突解决的原理与技巧。当前对冲突解决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学、国际关系与劳资关系等领域。研究内容也大多聚焦在冲突的作用、本质、参与者及冲突解决方案等方面。事实上,对于冲突解决的研究能够帮助公共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其工作的本质,把握他们在冲突中的角色:观察者、解决者或冲突参与者,避免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又当评论员。因而,从冲突解决这一视角来探讨公共管理问题会对当代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产生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吗——关于冲突本质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悦丽 《青年论坛》2004,(4):134-136
权利之间会存在冲突,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果借助逻辑方法加以分析,一直以来认为在法律保护上存在冲突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在本质上似乎并不矛盾,所谓的矛盾实际存在于隐私权人与侵权人之间或者说知情权人和侵权人之间。  相似文献   

12.
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长安 《桂海论丛》2006,22(6):11-13
社会冲突虽然导致了社会不和谐,但它也具有对社会的维持与整合的积极作用。一定程度的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分析和研究社会冲突理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实施科学发展,增强"三个自信",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避免和减轻社会发展代价,把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丰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作过极为深刻的论述。资本的贪婪使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产生了脱离实体经济而追求货币自行增殖的资本拜物教妄想。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创造出拿他人的、社会的财产进行冒险赚钱的赌博欺诈制度。虚拟化的信贷、金融证券过度膨胀,必然会造成货币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银行资本服务,加速了危机的爆发。美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资本论》没有过时,应当在全面地、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原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陶红武 《青年论坛》2010,(6):101-105
作为一种互联网络的新生事物,域名在其产生之初,由于法律制度对其缺乏规范和管理,导致了域名与商标产生权利的碰撞,引发了二者的权利冲突。要解决域名和商标的冲突问题就要分析矛盾发生的原因,并从域名的注册管理入手,完善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的预防机制,并且调整现行法律法规,促进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上全新的问题,域名和商标权的冲突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比较了域名和商标的特点,探析了二者产生冲突的原因,分析了实践中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不同方法的优劣,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穿透力和精准的时代指向性,而哲学、经济和社会这三大要素是其不容回避的鲜明主题。马克思在哲学维度上澄明人与自然在"感性活动"的本质境域中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在经济维度上指出资本逻辑是导致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对立与异化状态的罪魁祸首,从社会维度上指明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与"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这启示我们要超越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思维模式,彻底走出人是自然"霸主"的误区;建构驯服和驾驭资本逻辑的治理体系,在限制和发挥资本逻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构筑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吴巨培 《求索》2013,(8):107-109
马克思的生态论思想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已见端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并化劳动的大量论述。透射出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和自然界异化的双重生态忧患。对此进行认真探讨和重新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刻反思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以便有效反思和调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村规民约是村民共同利益的表达,体现的“村庄治权”或者“内生的公共权力”既没有得到现行法律的确认,也没有被现行法律所否定。解决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冲突,路径有三:一是走界定之路;二是走融通之路;三是走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20.
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冲突和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法律未能在乡间有效贯彻时,乡规民约历来起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法制健 全的今天,乡规民约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关注那些在法律体制之外的,并且能对法律 体制的有效运作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以期社会在法律规范下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