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讲的一段话,是很有教益的。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即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91  相似文献   

2.
杨波 《重庆行政》2011,13(1):81-82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相似文献   

3.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党员代表,首先应对谁负责?这是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一再申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43—1044页)因此,具有人民代表和党员双重身分的人员,本身自应做到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5.
对墨子思想的政治倾向,从老一辈学者到现在研究者,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墨子反对贵族”,立论最注重“人民的幸福”(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他的种种主张“无不从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阶层的立场出发”(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墨子的学说无一不是小生产者阶级利益的理论表现”(赵馥洁:《论墨子》,载《中国哲学史文集》)。所以,他是个劳动人民思想家。另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共产党员的价值观李金锟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朱文忠,潘伟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页.以后引自《邓小平文选》只注卷次页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要推进社会进步,改善民主,...  相似文献   

8.
美国《与台湾关系法》企图通过长期维持“两岸分离现状”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霸权利益,反映了美国强权政权竭力延缓中国统一进程的实质。《与台湾关系法》深层次伤害中国人民心理,影响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给台海地区带来不安定因素;美国流行的同《与台湾关系法》相关的“维持两岸军力平衡论”、“售台防御性武器是台湾防卫之必需论”、“优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论”等违背政治现实,损害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著名专家学者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关于公有制是手段还是目的把公有制只看作是一种手段或只看作是一种目的都是不恰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绳在1994年6月16日、17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当然不是说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谈起邓小平关于修身的理论,常能听到一种说法:邓小平既无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那样谈修身的专著,也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那样谈修身的专文,很难说有修身的理论。其实,这是一个重大的误解。从修身理论的发展看,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础理论型,一种是应用理论型。前者侧重于修身基本原理和范畴概念本身的研究,重在立言,重在建构理论的科学体系,后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毛泽东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钟育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它,我们应把握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取向的价值观。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有目的,即有其价...  相似文献   

12.
开卷     
《群众》2013,(9):I0001-I0001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13.
正刘少奇十分注重党员干部的作风修养,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党内作风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在生活上,刘少奇更是严于律己,家风严明,为全党树立了典范。心中装着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刘少奇一生的准则,也是他家风中最鲜明的特点。他总是要求家人多从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身的选择同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刘允斌是刘少奇的长子,1951年,被莫斯科大学录取为化学系的研究生,四年  相似文献   

14.
新《公司法》在结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手段,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健全了股东保护机制,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新《公司法》的立法背景及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公司法》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为民     
冯子琦 《当代广西》2004,(17):23-2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本刊从第15期起专门开设“执政为民大家谈”栏目,首先刊发了骆诚同志的《论为政不在多言》一文,本期接着刊发的是冯子琦同志的《论为民》一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执政为民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以后,将陆续刊发从各方面深入探讨“执政为民”这一时代课题的精彩文章。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参加“执政为民大家谈”。  相似文献   

16.
薛春玲 《前沿》2011,(22):44-47
党的宗旨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体现着党的思想意图、行为目的,而且反映着党的从政道德。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所以我们党从成立到现在一直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毛泽东同志把党的这一宗旨精辟地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姚学松 《创造》2001,(9):21-22
以民为本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既是生产方式的主体,当然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毛选》三卷,第932页)。邓小平同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一、明宗旨 顾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实现宗旨就要体现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掌握实现利益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搞不上去,综合国力得不到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就难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难以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宗旨既明,我们民政人就要加大工作力度,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一是要认真贯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最…  相似文献   

19.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3卷第1096页)这一论断是对我党几十年建党经验的总结,它揭示了党的建设的一条根本规律,对今天仍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杨方明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其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和实现党的这一根本宗旨,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