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五”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奋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自己的巨大贡献,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全国人民都要学习他们胸怀全局、目标远大,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弘扬正气的先进思想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以国家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  相似文献   

3.
春风拂面,鲜花盛开。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今天,正当全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之时,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5,(5)
<正>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青妇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伟大作用,要求各级群团组织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创造世界,实干成就未来。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兵团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表彰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向兵团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祝愿。"一勤天下无难事"。回望60年,为更好地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稳定新疆,10  相似文献   

8.
乐云 《学习月刊》2010,(11):19-20
今年4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社会发出了“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的号召。这一号召.既表明党和国家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同时也传达出“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9.
在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向所有为建设国家辛勤劳动的人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劳动最光荣,工人最伟大。我国工人阶级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并不排斥工人阶级以外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虽然发生了新的变化,但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并没有变,同时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带领本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工会劳动     
《党课》2012,(17):4-4
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劳动和实体经济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更加重视生产劳动,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在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诸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劳动积极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某些影响.在当前新形势下,为了更进一步地调动广大国企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除了应当继续下大力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应当努力地建立健全国企的激励机制,坚持企业的民主管理,充分地体现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劳动界》是五四运动后到中共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代表性报刊。它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揭露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真相,指出工人阶级解放的方向和途径,并且真实地反映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实践和工人阶级的艰难生活,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劳模精神对塑造劳动者品格,培育"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劳动氛围,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其生成逻辑来讲,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其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其理论源头,传统的劳动精神文化为其提供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实践基础、理论源泉、文化传统三个维度对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进行考察,不仅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还实现了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郑丁绮 《世纪桥》2023,(3):88-90
《劳动界》周刊是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它不仅受到了工人阶级的接受和喜爱,同时还向工人阶级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阶级斗争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与此同时,《劳动界》周刊还充分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进程,并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历史经验和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15):4-4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利益相互交织的凸显期。要切实保障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不断焕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劳动热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兵团工运》2015,(5):4-5
<正>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李克强主持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刘云山宣读表彰决定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广州是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全国第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均在广州召开。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是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适应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需要而召开。它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的空前盛会,是中国共产党引导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走向联合、团结、统一道路的大会。1925年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潮流到来之际,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王政敏 《共产党人》2011,(11):35-37
<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也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产劳动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倡导党员干部参加劳动,既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一、干部参加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党,一刻也不应该脱离劳动群众。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秦玉德 《奋斗》2005,(5):18-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根本选择。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线、最底线,也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线、标志线。只有充分做好劳动保障工作,解决人民群众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