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衔,它是区分军人(包括现役军人、退役军人、预备役军人,以下同)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以下简称《军官军衔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6,(4):95-96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下发以来,河南省司法厅认真总结近年来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经验,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发展。近期,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全省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军人军属法律援助覆盖面。一是放宽经济困难条件。执行以城镇居  相似文献   

3.
1998年,军人伤亡保险制度在全军正式施行,我国正式开始了军人保险制度的建设.该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对于提升官兵士气,保持部队的稳定发展,促进军队保险制度的完善,加快军队法制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0年正式开始施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伤亡保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关于军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减轻军人的后顾之忧、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提升官兵战斗精神,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治理军人犯罪是维护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中央军委于2007年11月颁行的《预防犯罪工作条例》是预防军人犯罪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预防军人犯罪的根本保障,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以下简称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是本条例规定的抚恤优待对象,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一、为了保障军人退出现役后享有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维护军人权益,激励军人安心服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军队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15,(2):96
河南省是兵员大省、驻军大省。近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将军人军属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2011年以来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18.6万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00余件,有效维护了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一)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2011年,省司法厅和省军区政治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及《实施办法》,经省政府同意,在国务院和省法律援助条例基础上,将军人军属的婚姻纠纷、工伤、农资  相似文献   

9.
《司法业务文选》2012,(18):2+49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4月27日下午在京闭幕,本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军人保险法共9章51条,对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和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保险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复转军人进法院》一文,对国家每年把大量的复转军人安置到法院当法官一事,提出疑问。文章借用一个巧喻,说明法官职业化的道理:为什么安排复转军人进法院,而不安排他们医院呢?文末,贺教授点明主题:复转军人不应当成为法官,除非他们从前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并且符合法官任职的其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军人权益保障问题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障碍。这就应明确军人权益保障的特征,从军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出发,采取制定《军人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培养军人的权益保障意识、建立军人权益保障的维权平台、军地联合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疏通军人权益保障渠道等具体措施,以切实解决军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国家立法机关继刑法颁布之后制定的又一个重要刑事法规。它所涉及的范围,仅限于刑法分则中没有列入的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定罪处刑问题,是刑法的补充和续编。《条例》遵循刑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军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点,在有些条款中作了军人与其他公民犯同一类罪的,处罚严于其他公民,战时犯罪的,处罚严于平时;指挥人员在指挥岗位上犯罪的,处罚严于战士的规定。如《条例》第  相似文献   

13.
王单  刘颖 《法制与社会》2012,(6):248-249
与一般的婚姻有所不同,军人的婚姻由其地位的特殊性和婚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需要由法律对其实施特殊的保护.本文从《国防法》、《婚姻法》和《刑法》三个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法律对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没有对"军人"概念进行界定,理论和实务对"军人"范围有不同理解。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为例,通过对冒充军人行为法律界定探析,边消警部队人员和军队离退休人员不应列入"军人"范畴,军队文职人员、军队非现役公勤人员、军队在编职工应纳入"军人"范畴。  相似文献   

15.
对战时缓刑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军职罪条例》)第22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  相似文献   

16.
<正> 军事刑法是军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颁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惩罚军人职务犯罪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军职罪条例》)。它不仅为惩罚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军事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军事法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目前,军事法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军事刑法概念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有益于为军事刑法学科的建立及整个军事法学大厦构筑坚实基  相似文献   

17.
剥夺政治荣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一种附加刑。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运用这一刑罚,尚有不同意见。本文就此谈点个人浅见。一什么是剥夺政治荣誉?《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危害重大的犯罪军人,可以附加剥夺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根据  相似文献   

18.
事实婚姻关系在军人婚姻两个特别保护条款上的适用荀恒栋我国现行法律对军人婚姻的特别保护,体现在以下两个条款:一个是《刑法》第181条所规定的破坏军人婚姻罪。其内容为:“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一个是《婚姻法》第...  相似文献   

19.
政法大事记     
一月一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都于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国法制报》)  相似文献   

20.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1,(16):5-5
从今年8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施行一批法律法规。包括针对军人、军队的《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打击非法使用军车牌号等犯罪的司法解释,以及填补我国施工现场消防技术规范空白的条例和规范集邮市场的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