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爱生 《世纪桥》2011,(22):30-33
一、从晚清秀才到革命家 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构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丧母,七岁开始放牛、割草、砍柴。在12岁以后的十多年里,何叔衡一直过着边读书边耕田的生活。1902年,26岁的何叔衡遵父命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秀才。  相似文献   

2.
延绵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为社会开启了一条上升通道。无数士子将一生押在科举考试上,期望一朝跃龙门,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习近平同志曾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等多个场合谈及读书,称"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认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跟习近平总书记学学读书之道。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好处     
正2月7日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谈到读书的三大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关于读书好处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读书的意义。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著名诗句,生动形象地说明读书是保持思想常新、充满活力的"源头活水"。读书使人思维活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宣南,是当时北京乃至全国知识、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士人文化构成了宣南文化的主体,而存在于宣南的众多会馆,就是形成这一文化的摇篮和重要载体。今天的宣南会馆,折射着历史的沧桑变化。会馆也叫试馆,提到这个名称,人们往往很自然地把它与科举考试联系起来。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首都,理所当然地成了全国科举考试的中心。据统计,明朝在北京举行过七十多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二万二千多人。清朝举行科举考试一百一十多次,录取进士二万六千多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则是考中者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在各省举行的乡试中被录取的举人,从…  相似文献   

6.
阅读的力量     
正读书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态度。有人在阅读中超越自我,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思考改变。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7.
<正>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林语堂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毕淑敏  相似文献   

8.
宋代县级官员的选任制度和科举制度使大量未有任何家族背景的中下层士人进入政府机构,使官员的廉政素质大大提高。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统治者对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非常重视,要求地方官员不但饱读儒家经典。而且还要熟谙律法,法律考试成为科举考试中必考内容和选拔各级官员的必备途径。同时,考任制度所展现出的荐举连坐,科举考试中的明法科、新明法科、出官试法以及官箴教育等,使官员的职务犯罪在源头上得到一定控制,对宋代司法的公正、吏治清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这些制度也保证了宋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1919年,邓小平在四川广安县立中学堂读书.可以说,这一年的经历对他告别家乡、走向法国有很大的影响.广安县立中学堂在县城西秀屏山下,原是清代广安举行科举考试的试棚,建于道光十年.清末兴学校,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建为县立中学堂.当时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化学、物理、体操等科;在广安的法国传教士也在这里执教.然而这些课程已不能完全吸引这位年轻人.他一面读书,一面开始从当时国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变中思索着,并开始摸索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对于不满15岁的邓小平来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当时的军阀混战局面,无疑对他的思想有很大触动.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8):65
读书故事朱德:读书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朱德好读史书,并且喜欢边读边批注,视读书为一个学习的过程,批判性地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1939年,他在同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交谈时说:"从《三国志》中,我得到了很多打仗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位历史的伟人、时代的巨人,十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爱读书,会读书。“知识就是力量”,在他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毛泽东一生读书量大、面广,可谓博览群书。从中到外,从古到今,从社会科学到自然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当今时代,是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读书学习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执政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  相似文献   

13.
赵畅 《前线》2013,(4):88-88
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走了,但他留给人们诸多宝贵遗产。比如,他的酷爱读书。于是之出身贫寒,幼年辍学,可他后来竞成为一名受广大观众尊敬热爱的演员,还完成了从演员到学者的转变。靠的是什么?读书!于是之说过:“演员必须是一个刻苦读书并从中得到读书之乐的人。”他一生尊重那些有书生气的“学者化”的同行们。他知道,不读书,仅靠初中文化水平,怎么给自己所表演的人物“提供很好的营养”?不能深刻地理解、塑造人物,又怎能打动每一个观众。  相似文献   

14.
公元606年古代中国创立了极大的开放性的科举考试制度,这种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社会动员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回顾离我们恢复高考之初的历史,钟岩在<中国新三级学人>中指出:"中国恢复高考不仅震动中国,也令世界关注高考恢复.虽只录取了几十万人,但却调动了几千万人并影响了整个社会."可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大规模的考试制度今天还是有它合理的内涵.考察古代科举考试被废除的原因可以为我国现代高考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16.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生活。读书不仅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系到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为倡导读书的学习风尚,点燃人们读书的激情,本刊自去年第五期起开办了“读书一得”栏目,此栏目发稿以来,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与好评,不少读者来电来函希望党刊能将这一具有思想文化品位的栏目长期办下去。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新一年我们作出了将倡导读书的理念进行到底的决定,同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为本栏目撰稿,凡阅读古今中外好书的读者都可来稿一吐心中所想所言,抒发自己对人生、理想、生活、爱情、道德等方面的领悟与感受。将您的读书心得完成文章与大家共分享,让我们在文与文的交流中寻求阅读的快乐,解放并净化我们的灵魂,打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读书是一种能力。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着"本领恐慌",一碰到难题,首先打开的是"百度"等搜索引擎,无需动脑,迅速输入关键词便能得到答案。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冬季奥运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并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布里廖夫的专访,就索契冬奥会、中俄关系、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前景等精彩作答。谈到个人爱好时,习主席说,"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史上,统治者为了澄清吏治,减少营私舞弊现象,对官吏任职及科举考试采取回避制度。总的原则是:亲属不得在同一地区或同一部门做官,一般文职官员不得在原籍或寄籍担任职务;科举考试时,考官子弟一般不得参考,若要参考,必须另行编场,由特派官员监考和评阅试卷。回避制度对于遏制营私舞弊起了积极作用,今天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0.
雷云玲 《新湘评论》2013,(23):50-50
永兴现在有一个新的去处,叫“读书吧”。机关,学校,街道,乡村,如今都建有或简陋或雅致,一般是几间房屋、几排书柜、几张书桌的读书吧。这个新的事物一出现,就得到群众的真心喜欢,茶余饭后,休闲时光,这里就三三两两,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