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领导者要密切联系群众,率领、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随着领导者的职位而来的,由于领导者担任某个职务,就有了相应的职权,这种职权一般称为“位置权力”或“地位权力”,这是组织赋予的,带有法令性质,具有强制性。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由个人素质、德才表现凝聚而成的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非权力影响力不带有强制性,是…  相似文献   

2.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领导者在组织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较之于权力影响力,其激励作用比权力影响力要广泛、深入、持久得多.提升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领导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领导绩效与领导威信成正相关。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治政理事必须建立一定的威信,方能驾驭部属、调控局面。但威信从哪里来?领导实践告诉我们:领导者的威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让人畏服,非权力影响力让人敬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者比较看重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权力影响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能力影响力及品格魅力影响力。在领导者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的感召力、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学界对领导者影响力的研究存在一定误区,最主要的就是把权力和影响力混为一谈,把影响力错误地划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本人认为,应建构领导者影响力模型以准确界定影响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找到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领导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领导者的威信通常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权力影响力;二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组织授予的,具有法定的强制性,也称威信的"硬实力";而非权力影响力是指在领导职权以外由领导者的政治素养、道德人格、能力水平等因素而派生的影响力,也称威信的"软实力"。在领导活动中,威信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财富和潜在资源,较之权力影响力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那么,领导者如何才能提升威信的"软实力"?笔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昔在与被领导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仅力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即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指领导者担任一定的职务,同时具有与职务相应的法定职权而产生的一种支配力量;自然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由个人素质和具体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巨大影响力量。领导活动的具体实践已经证明,领导职能的发挥和领导作用的大小,同领导者的影响力关系甚为密切。凡个人影响力强的领导者,其领导职能的实现程度就高,其领导作用的发挥效果就好。这一基本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领导者均应具有权力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领导效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志发 《党课参考》2023,(7):112-114
<正>非权力影响力是建立在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崇敬信服的基础上的,集中表现为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其领导。非权力影响力作为领导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工作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因此,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四个功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领导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能够进行领导,靠的是两种力量:一是权力影响力,即法定权力本身带来的对被领导者的支配力量;一是非权力影响力,即领导者以自己的品德、智慧、才干、成就等人  相似文献   

10.
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它更能有效地激发部属的工作自觉性、能动性,更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就必须在增强政治素质、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工作能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诸方面多下气力。  相似文献   

11.
正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利剑,一种是思想,前者属于硬权力,后者属于软权力。硬权力是法定的职权,它带来的是强制性影响力,是下属的服从。软权力是非强制性影响力,它带来的是下属的认同。软权力与领导者的职权无关,它与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密切相关。古今中外,伟大的政治家都知道同时运用两个权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善用两个权力的巨匠,他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凡是人类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刻,都存在着领导活动;由于领导者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地位特殊。作用独特,因而领导者的人格影响力也是独特的。领导者的人格,包括其思想、道德、意志。才能等方面的内容,是指依据领导者的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领导者的活动展示自身价值。尊严、品格、个性的稳定的行为倾向的总和,是领导者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_人格影响力是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中的最主要因素这种影响力没有明文规定和上下授与形式,发白人的内心,即使不具备某种职位,此人仍具一影响力一因而这…  相似文献   

13.
司江伟 《当代贵州》2014,(10):58-59
正领导权威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是在领导影响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领导权威,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下属造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其产生的基础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良好的品格带来权威。品格是指领导者的道德品质、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者的一切言行之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影响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权力影响力,一种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权力而产生的,它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领导权力的大小,是社会职能赋予领导者的一种外在力。非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的才智、素质和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影响力,它主要取决于领导个人的品格、才智,与领导者个人素质的高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行政管理学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有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分。一个人担任了一定的职务,便有了一定的权力,如决策权、用人权、奖惩权等,由此而产生的带有法定性质、具有强制性的影响力便是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则是从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党性原则、业务才能。处世人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形无声的精神感召力。凝聚力。“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中的这段话点明了非权力影响力的心理效应。只靠权力压服,难免出现下属被动地。应付性地接受领导的消极现象;领导者在实施法定领导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黄声华张卿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将越来越大。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非权力因素影响○陈学英非权力影响是领导者德才和政治实绩等因素,对被领导者所造成的影响。在领导活动中,行政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不容忽视。一、良好的品格素养。品格,是指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优秀品格会给他人以巨大的影响力。行政领导通...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其中,非权力影响力对于实施有效领导显得更为重要。领导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公仆意识和法律意识,正确运用手中职权。培养非权力影响力,对任何一个领导者都是必要的,可以三个方面自觉培养:一是加强修养,塑造正直坦诚、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品格形象;二是不断学习,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勤于实践,化知识为能力,形成良好的才学形象;三是重视仪态,讲究礼节,谈吐大方,讲话机智幽默,乐观豁达,朝气蓬勃,培养具有魅力的风度形象。  相似文献   

19.
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权威和领导水平的直接体现,对领导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本文阐述了两者的辩证关系,以及探讨领导者影响力对领导活动产生的正负面效果。提出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发挥领导影响力的正面效用。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中以其良好的领导形象和模范行为对下属所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是领导者的人格力量对被领导者发生作用的表现。它由领导者的能力、知识、品德和业绩等多种因素组成。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虽然没有强制力,但它在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