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胜利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基本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李振 《瞭望》1991,(13)
具有重大意义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正在顺利举行。不久前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为我国经济建设绘制出新的宏伟蓝图。这次“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和讨论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这件大事,关系到未来十年的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受到全国人民和海外人士的关注。在未来的十年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代表和委员们有许多真知灼见,本刊记者特地访问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加大改革分量、加快改革步伐,就是要求各级领导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加大改革分量、加快改革步伐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近期目标是要改革宏观调控体制,完善市场环境,促进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1,(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要实现的令人鼓舞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现在,全国人民正动员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同心协力地把各项方针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1,(14)
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正在审议将要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针、政策及措施,从而开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1,(14)
举世瞩目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正在北京进行。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驻地,十几天来,审议、讨论李鹏总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进行得热烈活泼、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朝气。在民主、和谐的气氛里,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用他们身上集聚着的11亿多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勾勒、描绘着实现第二个战略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蓝图。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1,(15)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制定的这一《纲要》,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描绘出中国走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现在的任务,就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宏伟的蓝图变为现实。 怎样才能保证《纲要》的顺利实施?有一位人大代表讲得好。他说:在今后十年里,我们一定要“在  相似文献   

8.
记者:根据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从温饱走向小康,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而又难度很大的阶段。90年代,我国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阶段。 因此,人们把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称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总施工蓝图,请您给我们的读者谈谈《纲要》制定过程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1,(12)
这一期刊物与读者见面的时候,喜逢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2900多名人大代表将在这次会议上听取、审议并批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为20世纪最后10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确立前进的路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现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的  相似文献   

10.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这个问题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来了。这次中宣部和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办研讨班。集中这么多同志来研讨这个问题,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实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服务,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及时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要在今后十年实现我国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今年是个关键时刻。我们的党经过70年来的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领导全国人民建设起现在这么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党本身也有很大的发展,成为有5000万党员的大党,党的领导也更加成熟了。可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范伟 《瞭望》1995,(26)
“95”期间改革与发展展望范伟“九五”(1996—2000)和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回顾即将结束的“八五”计划,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1,(15)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胜利结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军的征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未来的十年里,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对全局至关重要。日前本刊记者访问了农业部部长刘中一同志,请他谈谈农业发展十年规划。现将刘中一同志对记者的谈话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反复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整个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认真解决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对于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我国的四化建设,确实是举足轻重,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当世界经济一直在2%上下徘徊时,我们却能排列出7.8%、7.1%、8%、7.3%、8%这样一组令人欣喜的增长率。然而这还不足以全部显示“发展”在过去5年的分量,也不能完全揭示这5年的“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的真正价值。 已经过去的5年, “发展”的含义,绝不仅仅体现在这五个在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 的百分比,而更体现在中国在由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莫如 《瞭望》1995,(4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勾描出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跨世纪的15年间,我国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毫无疑问,任务是非常光荣伟大的,同样,也是非常复杂艰巨的。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9,(12)
国内外瞩目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是代表和委员们讨论的重要议题。这次新的经济调整,对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至关重要。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十年了。这十年中,各族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整个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施平 《瞭望》2002,(4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一第二步之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1,(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现在正以豪迈的步伐,跨上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第二步战略目标要求,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小康。这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否胜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农业举足轻重。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强调指出,“解决十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按照这次具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的第二个春天来到了。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迎接这充满希望的春天! 从1991年至2000年的本世纪最后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广泛动员和团结全体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是今后十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工人阶级的光荣使命。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制定的今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蓝图,为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指明了奋进的方向。我们每个企业的党组织都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1,(22)
近日,记者就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走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 话题从如何尽快地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开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特殊生产力,又是一个最活跃的生产力。最近再次强调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是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一个关键,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