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磊 《当代韩国》2012,(3):95-107
在当下的翻译研究中,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而韩国文学汉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萌芽的阶段。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韩国文学翻译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其2001年成立至今资助翻译、资助出版中文译著的情况进行梳理,力图揭示其对韩国文学在中国翻译、传播中起到的作用、影响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法语表示原因的方式很多,无论简单句或复合句都能说明原因、动机和理由。但一般来说简单句在汉译时相对容易处理,而复合句则常需我们多费心思。因此本文只谈法语原因从句的汉译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考察德语和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断言的是这两种语言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角度出发,借鉴关世杰对两种语言中词汇关系的区分模式,结合维尔纳·科勒的篇章翻译等值要求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五种关系类型词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翻译归根结底是以原文、也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一个再生产过程,其要旨在于使读者能在出发语文化本身的关联中解读篇章.  相似文献   

4.
来炯 《德国研究》2009,24(1):52-57
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考察德语和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断言的是这两种语言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角度出发,借鉴关世杰对两种语言中词汇关系的区分模式,结合维尔纳·科勒的篇章翻译等值要求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五种关系类型词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翻译归根结底是以原文、也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一个再生产过程,其要旨在于使读者能在出发语文化本身的关联中解读篇章。  相似文献   

5.
法语是世界上语法最严密、词汇最丰富、音调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法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了大量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成语。我们在阅读和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时,随时都可以碰到这样一些成语,使人有“山荫道上,应接不暇”之感。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意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法语成语的汉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诗歌这朵文学花园中的奇葩直至今日仍然娇艳美丽。中法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不朽的诗作。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繁荣,如何更好地把中国传承千百年的古代诗歌介绍给法国读者便成为了中国翻译界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诗歌汉译法的主要方法,并从三个不同文本入手,分析诗歌汉译法中的得失并提出"零度翻译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出版/59.00元本书对东西方翻译的发展脉络、翻译和译者伦理、韩国文学作品汉译、韩国语词汇汉译的语言学理论基础、韩汉翻译中的常见偏误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有大量实际例证,有助于读者了解东西方翻译史,对从事韩汉翻译的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英国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1829—1890)1877年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系列文章《印度原流备考》和《印度书籍》,介绍了吠陀时代以来的主要印度教经典。其中一些文本属于首次汉译。韦廉臣集中译述印度教知识,是英国的印度学后来居上的反映,同时也是传教策略使然,他试图通过增广中国读者的见闻以促进传教事业。韦廉臣的汉译体现出他对不同历史时期印度文化的态度,他肯定古老的吠陀文明,否定印度尚存的、活着的信仰。这种厚古薄今的历史态度反映了19世纪之后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典型立场,是东方主义方法论的必然结果。韦廉臣以基督教的世界观解释印度经典,认为上帝创世是世界的开始,将印度历史及信仰的源头都附会到圣经之中。他对世界同源的解释强调了圣经知识的重要地位,以及用基督教框架阐释、评价其他宗教的思维模式。同时,韦廉臣还引用了大量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文学的术语阐释印度教经典,以使中国读者更易接受。韦廉臣通过构建基督教—印度教、中国—印度的对比框架,对印度古代文明进行了符合西方观念的阐释。然而,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他的印度教经典汉译补充了传统的佛教翻译,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陈虹嫣 《德国研究》2011,(2):52-61,79
1953年创刊的《世界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刊物。50余年来,《世界文学》积极致力于外国文学的译介,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选取《世界文学》(1953-2008年)为研究对象,视德语文学翻译为一整体,通过运用描述性译学的研究方法,力求展现德语汉译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译介状态,揭示其成因并说明其嬗变。另外,通过对《世界文学》中德语文学翻译的梳理,也可以对德语文学在新中国的汉译发展轨迹有一个初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传世小说<高老头>,1834年底开始在期刊上连载,次年首次出版单行本.这部世界名著在中国汉译已有六十年历史.起初只有傅雷先生的唯一译本,1989年才有了第二位译者的译本.1996年起至今出现了众多重译本.  相似文献   

11.
日文当中对于"逐语译"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对"逐语译"评价也褒贬不一。在日汉翻译的语境下,"逐语译"既是一种翻译方法,即直译;同时也是一种翻译理念,即忠实于源文本、严谨细致的理念。作者以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作为参照物,探究了其"逐语译"特征,认为"逐語訳"是训读法的衍生物,是"日本式翻译范式"的集中体现。"日本式翻译范式"的形成与流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伊藤漱平的译文重视源文本,表现明显的"逐语译"的风格特点。同时,其译文表达又有重阐发之处。对译文的选择既体现了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他本人对原文本和目标读者的视域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论题 1:既然是翻译,那么译作就是非原作。同时,翻译又有别于纯粹的创作。译作究竟为何物? 2:翻译的难题就源于它所处的夹缝地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同时受到来自原作的制约和译入语及译文读者要求的限制。译者是翻译机器吗? 3:直译与意译之争有意义吗?任何一个译者对二者的运用都不  相似文献   

13.
对萨科奇致金晶慰问信的原文和译文的比较解读可以发现,翻译中的改写实践不仅取决于文本的语言结构.而且取决于文本外的政治、文化或社会因素,会因时因地而变。为了让译文符合当时的扶助者需要以实现其政治目的,适应目的语文化内读者的诗学习惯以影响其政治态度,译者会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进行用词的变通、增删、合并句子或段落,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改善政治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近代法、俄两国翻译的“适应本国口味”之风曾盛行一时,而且两国之风相互影响。本文描述了法、俄两国翻译“适应本国口味”之风的表现,探讨此风盛行的原因,论述其影响,从翻译思想史的宏观层面来描述法、俄此风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法、俄翻译思想从“适应本国口味”到“译文贴近原文”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曹乃云 《德国研究》2003,18(2):60-65
本文简要介绍了德国汉学家对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静夜思》的不同翻译 ,并对这些译文作了概略的比较与评析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大量使用叠音词,而法语中却几乎不用这种修辞手段。在把中国文学作品译成法语时,如何翻译这些叠音词,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其修辞效果,就成了翻译者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往往只能靠加注释来进行补救。论文通过对《红楼梦》法译本中部分叠音修辞格的翻译范例进行简要的分析,试图归纳出一些汉语叠音词的常用法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葬花吟》一诗在小说《红楼梦》的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从节奏、修辞和意象的角度考察已有的四种《葬花吟》法译文,比较评析其意境重构的得与失,并试图探讨新译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翻译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切身感受出发,对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比喻运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翻译既是语言的传译,也是文化的阐释,是一种文学与另一种文学,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间的交流手段.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异语间形象的吻合与空缺同时存在,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理解力与接受力,尽可能找出对应的方式,以期确立原语与译语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理解是翻译的第一要素,即理解的先决条件、理解的内容和理解的障碍。集中论述了理解原文的意义:概念意义、比喻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感情意义。只有正确理解了原文的意义,才能使译文唤起读者的反映与原文的一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第一章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选取罗新璋与郭宏安两个译本,比较二者在处理"存在多种理解可能性的内容"、"视听表现"、"段落衔接"、"长句处理"、"抽象与具体转换"几个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翻译处理方法的差异取决于译者不同的翻译观,不同的翻译观导致不同的风格还原程度,而还原风格不应该局限于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