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依 《实践》2014,(10):35-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鲜明地阐述:"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他还指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好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胆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层面上产生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在国家层面上确保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导向、在社会层面上营造意识形态建设的道德基础、在个人层面上提供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价值具有依赖性、间接性、多维性等基本特点。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价值应该从普遍性、特殊性和具体性三个方面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如果从精神层面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就,那就是执着、担当、奉献和勤奋。他们通过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形成示范效应和领导力,带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喀麦隆论坛报》国际版主编齐蒙·希尔顿的这段评论,从领导力和示范力一个侧面描述了我们党的"大样子"。其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世纪桥》2024,(1):91-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对艺术类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引领价值,突出表现为对艺术类大学生在人生航向、使命担当、视野格局等人生观层面的引领,在成才标准、职业操守等道德观层面的引领,以及在创作标准、创作主题、创作路径等创作观层面的引领。艺术类高校可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资源建设、加强科学研究等途径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5.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法治文明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整体性概念,价值层面的法治基本理念、静态层面的法律制度内容和操作层面的法治技术手段一起,构成了法治文明的"三维"结构,形成了法治文明整体架构的环环相扣的横向链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则构成了法治文明"一体化"的建设任务,形成了法治文明整体架构自上而下的纵向目标体系。只有实现"三维"结构的相互同构和相互整合,实现"一体化"建设任务的相互推动和相互促进,实现"三维"和"一体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进步,法治文明的整体架构才会完整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2020年5月,习近平向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的"站稳人民立场"的新要求,不仅丰富了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和具体标准,而且在整体上对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设发挥着价值指引作用,表现在政治层面的价值引领、道德层面的价值遵循、情感层面的价值依归三个方面。新时代青年追求理想人格,要有对"人民立场"的认识自觉、行动自觉和方法自觉。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陷阱"描述了中国改革面临的系统性难题,规避"社会转型陷阱",政府的政治责任担当是关键。"社会转型陷阱"规避中的政治责任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政府自身来看,应该通过党建的民主与开放、政府体制的开放和地方治理的开放来开放政治过程。从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调节来看,应该通过遏制权贵资本、规范国有资本、优化民营资本来规范资本运作,通过建设社会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赋权社会组织来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需要深入挖掘黄河宁夏段名特优物产的文化价值,从文化层面探究其演进、深化的规律和路径,以此彰显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延伸和拓展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的视域。基于文化生产力的二维价值功能可以看到,中宁枸杞文化是黄河宁夏段物产文化中的典型性文化场域和代表性文化具象。为此要基于文化的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宁枸杞"品牌;挖掘文化底蕴,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培育精神动力,形成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其文化价值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类文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区分为形而下文化与形而上文化,形而上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现代新儒家标举和阐扬"儒家式的人文主义",抨击"科学主义"思潮,主张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谋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结合,批评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理想,重"形而下"、轻"形而上",片面地发展了人类文化中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可以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中获取借鉴。不过,现代新儒家站在泛道德主义的文化立场,最终将文化的"形而上"领域归结为道德领域,将人文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我们则应该避免滑向泛道德主义,避免出现另一种不能正确处理文化的"形而下"层面与"形而上"层面之间关系的偏弊。  相似文献   

10.
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价值建设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三个基本要素。从制度层面看,需要党纪严于国法,预防与惩治并举,构建"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从组织层面看,需要抓住"关键少数",组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战斗堡垒作用;从价值层面看,需要运用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11.
魏传光 《求实》2017,(3):16-2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逻辑系统的整体性"理论远见",既需要"分门别类"式的阐释,更需要整体性的哲学思考。从整体性的哲学视角出发,新发展理念彰显了批判性与超越性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人本观念、生态意识、风险视角、责任担当与未来导向五个层面的基本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问题范式""价值范式"和"质量范式"。  相似文献   

12.
刘心一  刘爱莲 《求实》2012,(9):15-18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改革开放是"中国道路"之"中国"的特质所在。"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终极价值目标、产生基础以及具体层面相契合。物化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影响力的削弱,是"中国道路"面临挑战的价值原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建设,是从价值层面应对"中国道路"面临挑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5,(9)
<正>"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之后,对作风建设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准则,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树立"三种意识",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一、树立忠诚意识,做政治上"明白人"对党忠诚,坚定信仰是根基。心中有党是政治灵魂,对党忠诚是第一要求。忠诚,就是思想上高  相似文献   

14.
张志 《学习月刊》2016,(2):1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关涉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从三个层面上分别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于炳贵  张涛 《理论学刊》2007,(11):18-21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包括核心价值层面、战略层面和策略层面三个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对个体和谐人格的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社会运行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紧迫性和有序性的统一、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建设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统一、理性与价值的统一以及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黄涛 《先锋队》2012,(14):17
在潞安集团召开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五问自己"的要求。在此后召开的数次会议上,李晋平多次重点强调了"五问自己"。"五问自己":一问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困难和危机面前,应该怎样勇于担当、勇于负责,树立自己的新形象?二问自己,应该怎样抓好"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创新工作、创新业绩",为集团冲刺世界500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三问自己,应该怎样进一步增强凝聚  相似文献   

17.
正重大灾难是一面"镜子",是镜鉴党员干部是否肯于担当任事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但同时也出现了极少数临阵退缩不敢担当的干部。如何重用敢于担当者、惩戒临阵退缩者,是关乎用人导向是否鲜明、价值取向是否"正能量"的大问题,群众"服不服"是科学精准奖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实干担当意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担当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在实践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思想意识,以实干实效践行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为官避事平生耻。"尽管中央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却仍然有不少党员干部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踌躇不前,陷入"不想作为"的迷思。对此,治疗党员干部的这种特殊"心病",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从心理层面引导、劝勉与化解,更要以手段、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当事党员干部彻底摒弃"不想作为"的错误思想,切实迈入担当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中修身克己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其"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克己做人的道德约束,对于今天为官从政者有现实借鉴意义。传统文化中强烈推崇的"好学、自省、节欲、担当"的士大夫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学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修身克己思想的精髓,把修身崇德作为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把守纪担当作为党员干部的行事标准,不断培养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品格,促进廉洁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