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俄罗斯国家观念的本质化、在地化和系统化思考内政外交的联动性,可以理解俄罗斯国家观念与俄乌冲突之间多元互联的密切关系。在国家构建、国家认同和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三个层面,俄罗斯重视“文化主权”,倡导“理性保守主义”,抵御西方价值观对于俄罗斯传统的侵蚀,加强俄罗斯主流政治价值观建设,巩固俄罗斯国家认同,维护俄罗斯国家安全。俄罗斯突出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主体地位,主张由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文化和传统自主决定发展道路。俄罗斯回归治理传统的同时,与西方产生认识差异和结构性矛盾,这是导致乌克兰危机难以调和并最终兵戎相见的重要原因。国家观念的形成需要国家注重治理的平衡性,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并且树立世界眼光,妥善处理国内政治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当前,俄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国家已经陷入了全面危机:经济崩溃,商品奇缺,通货膨胀,政治动乱,社会不稳定,民族矛盾尖锐,文化衰退,教育地位一落千丈……随着全面危机的愈益加深,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在急剧下降,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道德面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的信仰、情绪、心理状态、对周围人们的态度以及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所采取的立场究竟怎么样?社会的道德沦丧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应采取些什么措施才能克服社会的道德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俄罗斯所处的战略环境,恶化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使俄罗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更具紧迫性,同时也影响了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这些影响又间接作用于俄罗斯的对华战略,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对华借重、合作领域有了新的方向,对华战略中更加突出经济因素的作用,调整对华经济战略,力图改变单纯依赖能源出口贸易结构,进而稳步提高双边贸易额,减少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今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俄罗斯对华战略也将发生进一步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至今的俄罗斯对乌克兰政策的演变表明,将乌克兰纳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一体化进程,使之成为俄罗斯实现大国崛起的战略依托,一直是俄罗斯的核心目标,这也是俄罗斯强硬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动因。俄罗斯对乌克兰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不能为乌克兰转型提供一种有成效、有吸引力的发展模式;俄罗斯发展模式及其主导的欧亚一体化在与欧盟和北约的竞争中日益失去吸引力。普京政府对乌克兰危机实行"以压促变"的政策,主要目标在于使乌克兰实行联邦制,或者至少中立化。目前看来,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将向"德左模式"发展。但是摆脱乌克兰危机的可靠出路,只有政治解决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俄罗斯大学生的观念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济、政治、文化迅速转轨,引发了社会各群体思想观念的巨大震荡。1990年代后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许多观念特别是在市场观、就业观、民族国家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在传统和现实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往往是陷于各种矛盾和冲突的观念之中而摇摆不定。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但是,具有战略忍耐力的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先是在叙利亚战场打开局面,接着在2019年与美欧的关系也出现缓和。俄美领导人举行会晤,两国外长互访,两国开始就是否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同时,俄美在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人文限制等领域的争斗依旧激烈。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通俄门阴影是否可能再度影响俄美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与欧盟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双方都有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的愿望。乌克兰问题是影响俄欧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后乌俄关系出现某些松动与对话端倪,这将使俄欧关系在2020年继续朝着缓和与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对俄政策调整对俄中关系也许会产生某种影响,但是对整个俄中关系不会发生大的作用。俄乌关系打破僵局、俄欧加强合作则符合中国的立场和利益,中国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可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走向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结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对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明确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俄两国与中亚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双方共同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的话乌克兰危机的发生,对于欧洲/欧盟来说无疑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乌克兰想进一步摆脱俄罗斯并加入欧盟,这个计划由来已久,但因为克里米亚归属问题而引发如此严重的危机,是许多人没有想到也不愿看到的。难道这又会再现欧洲100年前曾经发生的小地方引发大问题的历史故事吗?冷战结束后,整个欧洲沉浸在和平的气氛中,虽然与俄罗斯的关系仍很复杂,但是多数人并没有预料到在冷战结束不到2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域外大国在遏制中国、谋求实利的战略驱动下,不断加大介入南海的深度和广度,使南海问题呈现复杂化、国际化趋势,中国与域外大国直接对抗风险加大,南海问题解决难度进一步增加。中国需立足长远,综合施策,最大限度维护南海权益。  相似文献   

12.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走势更加低迷。虽然2014年俄罗斯的多项经济指标较上一年有所恶化,但经济整体保持平稳。俄罗斯经济指标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石油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冲击。定量分析表明,在短期内,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会造成俄罗斯经济的下滑,但是在长期则会促进俄罗斯经济的增长。俄罗斯国内的通货膨胀对于其经济有着长期的负面影响。俄罗斯经济中也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因素。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进行的量化预测表明,俄罗斯未来三年的平均GDP增长率大约在1.28%,平均通货膨胀率大约在7.17%。未来三年俄罗斯经济将进入一个恢复期。  相似文献   

13.
在群星闪耀的启蒙时期,卢梭是一位“反启蒙的启蒙思想家”。一方面,他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弘扬民主精神,成为被解放的时代的灵魂;而另一方面,他又对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乐观的理性启蒙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激烈批判。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富有争议的思想家,并形成了聚讼纷纭的“卢梭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危机使乌克兰与欧洲、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往来中断;其次是俄罗斯的经济因美国与欧盟国家对俄实行经济制裁而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是乌克兰危机未有穷期,欧洲的政治与经济教条主义会使局面越来越僵化。具体而言,乌克兰危机的演化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乌克兰经济瘫痪,直接拖累欧洲经济乌克兰曾经是欧洲的粮仓,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与军工工业也很发达。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政局一直不稳定,先后经历过几次"颜色革命"。目前的街头政治动乱使乌克兰陷入混乱状态,社会结构被破坏,工业生产停滞,农业生产萧条。从总统  相似文献   

15.
<正>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剧不仅进一步激化了俄乌之间的既有矛盾,牵动着国际社会尤其是整个欧洲大陆的紧张神经,美欧与俄罗斯的博弈较量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尽管201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欧洲大国领导人积极磋商,寻求危机解决方案,俄乌两国也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在当前形势下依然很难明确判断危机发展的前景。对此,有人认为,这是欧洲大陆继冷战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危机,可能导致新"冷战"的爆发;也有人断言,此次危机将使东西方世界面临新的战略定位和格局调整。就乌克兰危机本身的复杂性来看,其发  相似文献   

16.
根据意识形态对一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保守型和革命型。前者对现状满意,认同现存国际权势分配,遵守现存国际法治;后者对现状不满,憧憬对现存体系权力结构进行颠覆与修正,以应然式的道德原理批判现有国际法治,并以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能动性为标志。革命型意识形态与既有国际秩序存在内生对立与冲突,作为一国对外政策目标的指导思想,具备内在固有的修正主义动机。俄罗斯传统意识形态属于保守型,以维护君主专制的正统地位和帝国传统、反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为目标。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泛斯拉夫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先后取得主导意识形态地位,其意识形态表现出鲜明的革命型特质。在革命型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俄罗斯对外政策目标呈现出较多的修正主义色彩,对传统国际体系持否定与敌视态度,并与当时的国际体系发生一系列对抗与冲突。而地缘环境产生的不安全感也使俄罗斯革命型意识形态的进攻性得以强化。但是,由于俄罗斯与主要大国的实力对比,特别是与首要强国实力对比,并无明显优势或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出于国家安全的紧迫需要,俄罗斯需要维护当时的国际体系均势,以免受潜在霸权国的侵略威胁。在不得已的条件下,根据当时国际体系的均势结构特征,适时调整具有革命型意识形态色彩的对外政策,使对外政策的修正主义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妥协。在国家安全拥有余裕的前提下,俄罗斯革命型意识形态的进攻色彩较强,反之,则进攻色彩弱化。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转型过程中媒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媒体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体对社会的转型过程进行反映并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转变。俄罗斯媒体具有私有化和财团化的特点,从而导致媒体的极端商业化和庸俗政治化。俄罗斯转型过程初期蔚为奇观的大规模媒体战也由此发生。普京执政之后,开始打击寡头势力和改造媒体。  相似文献   

18.
法国社会党在政治活动中对"第三条道路"的抵制彰显了其特立独行,这缘于其身处法国这样一个浓厚国家主义传统的独特国度。与自由主义强调的个人本位相对立,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本位,在法国与自由民主观念结合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在法国,国家主义政治来源是其长期王权专制与天主教教权交织形成的传统;经济文化来源,宏观上是法国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微观上则与"马铃薯"式农民文化传统、原子化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关。国家主义对法国社会党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强调国家权力、国家的意志能动性在实现其理想和主张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强调自觉避免自由主义化,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并坚持对资本主义的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俄罗斯的政局保持稳定,但政治体系现代化的改革成效不大。金融危机成为影响俄罗斯政治形势的刺激性因素。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在政治思想上的差异开始显现。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哲学观与历史观的不同上。思想观念的不同可能导致政治路线之争。由于普京依然居于权力中心,俄罗斯政局的发展不会完全按照梅德韦杰夫的路线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社会不再对东南亚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而是增加了以人权为借口和手段对东盟施加的压力。面对西方压力,东盟在不同阶段作出了不尽相同的反应。在东盟与西方博弈以及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人权逐渐演变为东盟的重要议题之一,已经并将继续对东盟的发展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