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奋斗》2016,(11)
正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中,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等原因,佳木斯作为合江省省会为建设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为文艺运动新高潮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准备。人们称誉这一时期的佳木斯为"东北小延安"。东北小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发  相似文献   

2.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作为合江省省会,是中国共产党合江省省委和合江省省政府的所在地,被誉为"东北革命文化的摇篮"。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东北小延安"红色遗迹遭到了破坏,亟待保护。本文力图通过考察现今佳木斯"东北小延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广泛收集"东北小延安"研究资料;寻访佳木斯市东北小延安研究团队,采访研究专家,了解掌握现今"东北小延安"红色资源保护最新动态;提出保护和利用"东北小延安"红色资源的具体见解、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文艺,是在一片荒凉的文化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文艺骨干,最初都是从关内各解放区来的.“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延安马上组织了东北干部团开赴东北.其中包括一大批文艺干部,组成两个文工团.东北文工一团以鲁迅艺术学院为基础,东北文工二团以青年艺术剧院为基础.1945年11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也奉命随同延安大学一同迁往东北.鲁艺于1946年秋到达东北,1946年冬到佳木斯,改名为东北大学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另从延安及其他解放区调来一批美术工作者,组成了一个东北画报社.还有从华中、山东来的一批文艺干部、文艺团体分属各部队或散属于各省.这些就是开辟东北解放区文艺工作的主力队伍.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15)
正1946年初,中共中央东北局贯彻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将从延安转移来东北的一批文化和教育机构集中于佳木斯,开辟工作,宣传新文化。一时间,延水河畔的歌声、延安窑洞的集合声,在黑土地上传播开来,铸就佳木斯史上辉煌一页。当时迁移到佳木斯的文化机构有"部队文工团""东北大学""东北鲁艺学院""东北画报社"  相似文献   

5.
孔哲  傅春梅 《世纪桥》2000,(1):54-55
在东北抗日战争中,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佳木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资源优势,成为这场反侵略战争的可靠的战略后方。广大爱国民众以英勇不屈的顽强精神,全力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在东北抗日战争中显现出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一、佳木斯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佳木斯,历来都是三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中心,由于它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日本侵略者就派重兵占领了佳木斯,迫不及待地拼凑了省一级的日伪政权,妄图把佳木斯变成反苏…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9)
史治数据库建设对于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史志数据库的意义与技术规范是通过建立一个"东北小延安"史志数据库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东北小延安"的历史虽是人类历史小小片段,但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及中苏关系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地处祖国东北边隆、以佳木斯为省会的合江省,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有着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是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前沿。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时,先后派遣11万部队、2万干部迅速挺进东北。这期间,大批党的杰出干部和主力部队云集于合江地区,一时期里,合江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佳木斯被誉为“东北的小延安”多以佳木斯市为中。G的合江地区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合江省之所以能够在日伪黑暗统治长达周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9)
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这座东北边城曾称为"东北小延安"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中从学校机构,新闻出版,文化名人三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文献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封面图片     
《世纪桥》2014,(6)
正佳木斯烈士陵园佳木斯号称"东北小延安",在这里曾有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教育后人而建立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10.
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鲁艺文工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风 《党史纵横》2008,(11):42-44
1945年8·15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被誉为革命文艺摇篮的“延安鲁艺”(全称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于1946年秋经张家口并绕道内蒙草原到达了哈尔滨。由于国民党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在东北局的安排下,“鲁艺”继续向北撤退至当时的后方城市——佳木斯,并入东北大学,成为东大的鲁艺文学院(院长肖军,副院长吕骥、张庚)。  相似文献   

11.
王越芬 《世纪桥》2003,(5):40-41
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全方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争取东北的设想,但当时还没提到日程上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地提出和制定了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从而为东此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同志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重要领导成员,一直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卓越的领导和指挥才能在东北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鉴于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以彭真为书记,陈云、伍修权、程子华、林枫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并先后调集了10万军队和2万干部进入东北。陈云于9月18日到达沈阳后,即开始了领导接收和建立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到达沈阳之初,陈云同志就以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对东北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指出:满洲的斗争是长期的武装斗争与非武装…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5,(9)
<正>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7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正式发布。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如何?现在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国家在本轮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再次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振兴的新政策措施,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了国共双方关注的战略要点,也是国共双方势力消长的重要因素,谁先占领东北,谁就占领了战略制高点。我党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作出了英明决策,十万大军迅即占领了东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北银行成立于1945年11月15日,总行设在沈阳市大西关。总经理叶季壮、副经理王企之。东北银行开始发行地方流通券,1元等于满洲中央银行币10元。不久国民党抢占东北,东北银行经通化迁到佳木斯,1946年9月又迁到哈尔滨。总经理为曹菊如。1948年迁回沈阳。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我曾经在哈尔滨做过一段时间的青年工作。实践中,我深刻感到,东北的青年运动始终是稳步、扎实、健康地向前发展的,东北青年所走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党中央对东北青年工作十分重视,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就派蒋南翔和宋一平同志带领着90多人的中央青委五四青年工作队从延安奔赴东北,开展青年工作。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同志特别指出:“东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大的东北根据地,为夺取全国解放,创建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有几个特点是十分突出的。一、充分利用东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建根据地我国东北地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区。它的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总人  相似文献   

18.
正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这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历史进程,对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东北革命根据地搭建了平台。中国共产党正是充分利用了苏军进驻东北的诸多有利因素,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科学灵活的战略策略方针,克服苏联对中国共产党军队在东北活动加以限制的消极影响,成功实现了建立了东北革命根据地,从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关中西部,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古城——凤翔.它不但以出产西凤而闻名,而且也是西北的军事重镇,同时,又是我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远外围地带.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活跃着一所以东北流亡青年为主的学校,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小抗大”的东北竞存学校.东北竞存学校,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车向忱先生于1936年春在西安城内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车向忱校长来到延安,毛主席亲切地接见  相似文献   

20.
<正>曾鹿平在2016年第5期《延安大学学报》撰文说,1935年~1948年的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与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延安时期是新中国的雏形,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运行机制均可在延安时期找到其源头。其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