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法国作家弗朗索瓦·邦特别关注反映工人和工厂的题材,探讨全球化进程中工人境遇的边缘化和工厂世界的荒芜化等社会现象。他的代表作《大宇》引领了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下法国工人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革新。在这部作品中,作家通过对大宇破产事件的解读、对现实的断片式再现、访谈与戏剧相结合的小说创作手法,着力描绘了工人世界“日常下”的事物,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国产业工人断片式的生存现实。《大宇》在传统小说形式基础上的文艺创新完成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革新,访谈与戏剧的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现实主义张力,使小说化成了与记忆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小说家,剧作家和编剧,莫迪亚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具有很强的电影改编性。该作家擅长借用电影拍摄中常用的观测视角和表现手法进行写作,尤其是笔下对光影的处理,对静物的中距离慢速记录以及对各种空间的筛选与连接,都使其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电影画面质感。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展现了"电影镜头"在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文字体现,并简要结合了作家的生平经历,从家庭罗曼史的角度分析了该写作视角在作家作品中形成的个人原因。  相似文献   

3.
《樱之国》是日本著名原爆作家大田洋子在侵华战争期间创作的讴歌战争的获奖作品,而这部奠定了大田洋子作家地位的长篇小说,不仅长久以来被中日学术界摒弃在研究视角之外,连大田洋子本人在自己编制的年谱中也以"选择性失忆"的方式对其只字不提。文章以这部曾被刻意遗忘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在论证其创作动机的基础上,揭示这部作品在战争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顺利获奖的内在原因,分析文本内体现出的当时日本人普遍持有的好战心理及对华殖民心态。  相似文献   

4.
周婷 《法国研究》2010,(4):55-58
《夜巡》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下的一部新寓言小说。这部小说具有莫迪亚诺早期作品的典型风格,即现实与臆想的糅合与叠加。本文将从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入手,结合作家的成长经历、二战背景和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思潮来分析探究作家对这部小说的基本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当代法国自传文学跳脱了自传写作的传统框架,使得自传的主体性问题备受争议,其中以罗兰·巴特的《罗兰·巴特自述》为先河之作,对其后的新小说派作家影响甚钜。在巴特纵横交错的文风中,"情感性"与"想象物"可作为二条线索,来探究此书所表现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来日方长》是罗曼·加里以埃米尔·阿雅尔为笔名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也是作家小说创作生涯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部作品。该小说的成功和获奖让加里成为两次摘得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家。《来日方长》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巴黎美丽城街区的一位阿拉伯裔少年跟一位上年纪的犹太妇女之间的故事,作者通过主人公之间关于爱的故事,试图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本文试从写作主体、语言创新和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分析《来日方长》独特的写作方式,以揭示作家加里独特的创作经历。  相似文献   

7.
陆洵 《法国研究》2012,(4):22-27
卢梭宏伟的思想体系的根本点是"回归自然",他的文学创作也深刻反映了这一点。20世纪普罗旺斯作家让吉奥诺也是书写自然的伟大专家,甚至被誉为"卢梭的门生"。"自然"在两者的文学创作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山川哲思的角度研究两位作家对自然与城市的文学表现,进而深刻揭示两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半叶自新小说后,法国便再无自发组织形成的文学流派,作家独立创作成为当代法国文学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一类独立写作的作家们,例如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朱利安·格拉克,、米歇尔·图尔尼埃,和勒·克莱齐奥等,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西方神话题材中寻找写作灵感,在对神话故事改写的基础上,将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对某些人文价值观的追求植入作品中,从而使作品饱含哲理寓意,简言之,即改写神话并赋予其现代寓意。国内外文学研究界对这一文学共性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一些前沿文学研究甚至称此类作家为"新寓言"派作家。本文尝试从"新寓言"定义溯源出发,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归纳、总结代表作家作品的写作共性,系统梳理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溪 《法国研究》2014,(2):67-73
本文研究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尤奈斯库的作品《秃头歌女》中形式各异、丰富怪诞的戏剧"语言游戏",认为其类似于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到的"异位移植"(les hétérotopies)现象,《秃》剧为代表的各种荒诞剧语言变形也是戏剧"语言家族"中的"异位移植",或称"异托邦"。《秃》剧中不同类型的"异托邦"语言现象是异常性与日常性的并置、对立和交叠。从尤奈斯库自己的相关生活体验和创作意图来看,这一"异托邦"并非如荒诞剧传统阐释模式认为的,是对于相似现实世界和人类精神状态的全部写实反映,相反,尤奈斯库的"异托邦"是对于日常语言及现代思维的正常秩序的有意反叛与逃逸,并且意图由此对日常生活进行"分解"和异化。  相似文献   

10.
加缪的神话意识体现在对神话传统精神的继承和新神话的延续创作上。加缪对神话传统的继承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直接引用神话中的元素和典故;二是提炼神话涵义投射于作品之中;三是神话成为一种意象,内化为作家的思维范式。《局外人》以其对文明的挣脱与反抗,演绎了新时代的人类回归自我的神话。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进行着新文学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迹可寻,但中俄学者对此都未曾留意。部分俄罗斯作家或直接塑造,或偶尔提及中国文化英雄,如在《秉烛夜游客》和《回归太白》中对李白形象的塑造,以及俄罗斯作家对庄子和老子的曲解。另一些俄罗斯作家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俄罗斯文化相拼贴,如"欧亚交响曲"系列小说、《2008》和《阿狐狸》。俄罗斯当代作家通过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构建中国形象,从而回归了俄罗斯18世纪末"中国是‘哲人之邦’"的套话。这既具有当下的针对性,又折射出"新欧亚主义"的观念,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出发点,但他们在俄罗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2.
比利时法语文学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十三世纪。从一开始比利时法语文学与法国文学就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比利时法语文学史一般可分为所谓“向心”、“离心”及“当代”三个时期。比利时独立时,法语文学作品内容、形式上陈旧已令人不堪卒读,一批主张艺术高于一切的先锋派作家、社团促进了比利时法语文学的发展并创作出一批象征主义及所谓地方主义作品。在所谓“离心”时期,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创作成绩平平,而戏剧、散文却硕果累累,光彩照人。在当代比利时作家中,一些人认为作家应身居国土,恢复比利时的传统,而另一些人认为比利时已消亡,唯有地方文学具有生命力。虽然时过境迁,却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向往巴黎。作家们纷纷摈弃了陈旧的观念,探索新的领域而创作出一些享誉世界文坛的小说诗歌和戏剧。  相似文献   

13.
阿根廷小说家、诗人、评论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敢于打破现有文学的旧框框,宣称要与最普遍的现实性大众小说断绝关系,进行所谓幻想文学的文学体裁可能性的实验。这不是对经验世界或历史世界,而是对关于观念性、思想性、虚构性世界的文学讨论,对韩国和中国的文坛或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博尔赫斯才开始正式受到韩国和中国文坛的关注,在他的影响下,韩中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迷宫式叙事"和"迷宫式时间",展现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黎跃进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2):106-115,156,157
耶谢巴尔是印度现当代进步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的描绘,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篇小说《虚假的事实》,以印度独立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艺术的形象体系,以文学虚构叙述,重新建构印度的"民族自我",是后殖民语境中印度民族自我的"寓言"。小说在印巴分治、教族冲突的民族灾难反思中,提出正视现实,清理殖民统治带来的文化后果,革除独立政府新权贵的种种弊政,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后,建设一个进步繁荣、平等团结、理性奉献、自力更生、代表民众利益和愿望的新的民族自我。这个"民族自我"在小说主人公达拉与和布兰身上得到"寓言"式的体现,达拉的经历和命运是印度民族的象征性写照,她勤勉温雅、宽容仁慈、正直清廉的性格,是新的"民族自我"的人格化。小说的构思也艺术地体现了寻求"民族自我"的突出特点:在历史框架中虚构情节,民族知识分子聚会,本土风习描写,坚信民族光明前程的结局。小说在表现耶谢巴尔一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同时,鲜明地体现了探讨"民族自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练莹 《法国研究》2014,(3):46-51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自称是另一位法国作家亨利·米修的忠实读者,并一直非常鲜明地表达对他的尊敬与仰慕。法国文学批评界也把他称为"米修的儿子"。本文旨在阐释当代法国文坛中这对"父"与"子"关系脉络中的两个思想焦点:孤独的形态与语言的理想,进而呈现具有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的勒克莱齐奥是如何循着米修的脚步,来开启他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写作《娜嘉》时,布勒东意在创作一部透明的、"像大门一样敞开"的作品。他为此而在创作中使用了如下三种手法:自动写作、动词时态的非常规变换以及图像对描写的替代。借助这三种手法,布勒东得以搭建起自己的"玻璃屋"并将自己切身经历的世界置于文本的中心,从而使文学本身退居其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布勒东成功地削弱了《娜嘉》的文学性,达到了"反文学"的目的。他想让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并不是文字和虚构,而是藏于书本之后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审美观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形态的审美观念。生态美学主张更为可行的“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兼顾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川端康成虽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作家,但在其作品中却超前性地具有“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在其小说创作中常以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丰富多变的季节转换为衬托,去展现无限生机的人性自然,塑造了一个个自然之子形象。同时,作者从整体主义思想出发,对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深感忧虑。他的生态审美意识既来自于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超越,对当代作家的创作及读者的审美倾向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璇 《法国研究》2009,(4):68-71
20世纪上半期,西方出现了大批文人、学者和作家加入到电影创作中,导致了文学技巧和思维理念等深层次的因素加入到电影创作中,它使得人们从传统的、认为改编意味着单纯从故事到电影的单向流动的视线困境中挣脱出来,认识到电影与文学关系出现多样化的可能性。这种多样化中最能为引人注目的是发源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新浪潮之中的“作者”电影。基于此,笔者分析“作者电影”的核心理念和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9.
克罗德·西蒙获198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新小说”的光荣。然而西蒙并非“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和萨特·加缪甚至某些传统作家一样,西蒙没有完全离开传统人道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有故事情节线索,有事件,有人物,有目的,从主题上看,他也没有完全割断传统,他的不少作品如《佛兰德之路》就是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在西蒙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当然,西蒙作品中的现实是“新小说”式的:人物活动平庸无意义;现实总显得神秘、朦胧、压抑。西蒙的语言风格极有个性,是诗一般的语言,但只象“癌细胞”一样在他身上繁殖。他自写自赏,所以他不写关于创作的理论著作,“传染”别人。  相似文献   

20.
始于明治元年的"废佛毁释"运动彻底改变了日本佛教的命运,由此产生的新文化语境与思想生态对日本佛教题材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纵观近代以来约150年间的日本佛教题材文学,其中的佛教思想接受模式呈现了从信仰、怀疑、理性主义到多元宗教观的变迁,实践了与佛教地位转型相呼应的文学创作转型。而多元信仰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无暇顾及自我磨砺,急功近利的宗教心理使得"他力思想"和"恶人正机"等方便法门取代了注重修行的正统佛教思想。新生代僧侣作家的登场则将传统僧侣文学和现代文学融于一体,既让人们了解到神秘的僧界,亦使佛教更多地介入了现代世俗生活,他们作品中呈现的多元宗教观亦符合当下日本民众的多元信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