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掀起个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海涛"刘海涛原名刘保仁,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东阿县张集村。20岁那年迫于生计到东北打工,因有一手好拳脚,又为人仗义疏财,很快在松花江沿岸结交了一帮绿林好汉,他们偷袭县警察局,夺得十几条枪,劫富济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带领百十号人、十几条枪同日本侵略者对战,之后又跟随被中共满洲省委军委派往哈尔滨  相似文献   

2.
1946年5月间,陈龙同志在哈尔滨接到一份情报。情报说:一天午夜,提供情报者在市内一条胡同里,看见了罪大恶极的伪满汉奸姜鹏飞。姜鹏飞原是旧东北军军官,投靠日本侵略者以后,历任伪满奉天陆军军官训练学校教导总队长、佳木斯第  相似文献   

3.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0):65-66
根据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之《附约》规定,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东北枢要城市纷纷于两年后开埠通商,从而开启了东北"自开"商埠的大幕。哈尔滨开埠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对外交往日趋扩大,打破了俄国的垄断局面,也促使哈尔滨向近代化城市迈进。  相似文献   

4.
<正>1935年底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努力,实现了"内战吟成抗日诗"的伟大转变。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掉转枪口对准日本侵略者东北军对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丢失东北有刻骨铭心之痛,对在西北执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8)
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发生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的东北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一、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决定条件。中国共产党自1923年创建中共哈尔滨  相似文献   

6.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10):39-40
正在东北中长铁路沿线德惠以北哈尔滨以南,其间有座古城叫双城堡,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1月,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支队进驻这里,使之成为中共"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最早进驻的北满地区南部县城。1946年初,南满地区国共两党为争夺东北,在北宁线展开激烈战斗;而在北满哈尔滨,敌我斗争也异常尖锐复杂。3月9日,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4月1日,中共满洲省委在双城堡东南郊双城中学,为李兆麟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会上展出了李兆麟将军的血衣;追忆了李兆麟将  相似文献   

7.
1946年4月28日拂晓,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直到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哈尔滨一直是东北解放区的首府。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践行大城市管理之开端,是我党领导筹建新中国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7)
九一八事变起,面对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东北军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救亡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本文试图探析东北十四年抗战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焕发的独特精神内涵,并阐明其时代价值,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曲晓溪 《世纪桥》2013,(10):4-6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东北大地。东北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抗日,与日本侵略军奋战14年之久。本文回顾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十二团在黑嫩平原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几次典型战斗,希望在梳理战斗经过的同时,能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抗联战士们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学习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10.
肖竞 《党史纵横》2014,(5):54-55
正"特殊工人"是日本侵略者统治我国东北时期,对其压榨下的一部分中国工人的特殊称谓。"特殊工人"的出现,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抚顺"特殊工人"的由来"特殊工人"就是指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强行从华北等地押送到东北,在日军军事工程和重要厂矿服苦役的我关内抗日部队的被俘人员(其中大部分是我军抗日将士)和被捕的我解放区干部、群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进一  相似文献   

11.
1931年的秋天,是中华民族的危难之秋。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中国东北的大好山河。在国门洞开,强虏当前的严峻时刻,蒋介石却下令不抵抗,东北3千万同胞,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亡国奴境地。一队队全  相似文献   

12.
侵略中国的急先峰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行径.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5,(11)
<正>1932年的初冬,天气格外的寒冷,白色恐怖同时笼罩着哈尔滨,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下,水灾肆虐后的哈尔滨满目疮夷,一片凄凉。就是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决定由23岁的魏拯民接替张贯一(杨靖宇)担任哈尔滨临时市委书记。为了保证他的安全,组织上为他找了一个"家"——一对年轻的反日会员夫妇成了他的表哥、表嫂。表哥叫刘寿山,28岁,是一位憨厚正直的铁路工人;表  相似文献   

14.
曲晓溪 《世纪桥》2013,(14):4-6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东北大地。东北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抗日,与日本侵略军奋战14年之久。本文回顾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十二团在黑嫩平原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几次典型战斗,希望在梳理战斗经过的同时,能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抗联战士们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学习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八月的乡村》是著名作家萧军创作的抗战文学作品。小说真实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展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小说于1935年7月问世后,产生了非常大的轰动效应,被誉为"抗战文化的奠基石"。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对上海地下党送来的《八月的乡村》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赞这部小说对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相似文献   

16.
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向黑龙江地区疯狂推进。黑龙江地区各级学校广大师生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广大师生一致认清了,要想把侵略者赶出东北,首先是各界民众的觉悟和动员。因此,他们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9月21日至24日,哈尔滨各大中学校学生与各界群众一  相似文献   

17.
孙桂娟 《世纪桥》2010,(6):32-36
<正>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她曾先后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中国东北的中心沈阳、哈尔滨从事秘密的地下反日工作,也曾在枪林弹雨的抗日前线与日寇英勇拼杀。重伤被俘后,面对敌人的种种威逼利诱、  相似文献   

18.
辛思远 《世纪桥》2013,(12):62-6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对于采取何种方式统治东北,才能确保扩大日本在东北的侵略利益,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经过多方面权衡利弊,日本侵略者最终确定了在东北四省成立伪满洲国,由关东军代表日本政府对伪满政权实行"内部统辖"的大政方针,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是我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从1946年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哈尔滨成为我党当时在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哈尔滨的青年运动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主青年联盟”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成为哈市甚至整个东北青年运动的核心组织,在我国青运史上和哈尔滨市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民主青年联盟”的成立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哈尔滨的解放,掀开了哈市青年运动的新  相似文献   

20.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4):65-66
根据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之《附约》规定,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东北枢要城市纷纷于两年后开埠通商,从而开启了东北“自开”商埠的大幕。哈尔滨开埠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对外交往日趋扩大,打破了俄国的垄断局面,也促使哈尔滨向近代化城市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