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9月13~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新疆社会科学院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中国与中亚:共建地区安全与繁荣”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学者以及中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就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关系、中亚地缘政治的新情况、中亚政局与颜色革命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关系,有中国学者认为,双方经贸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经贸额的成倍增长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关于中亚地缘政治问题,哈萨克斯坦学者认为,中…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中国崛起”成了一个令人关注和广泛讨论的议题。许多地区外 (主要是美国 )和本地区的观察家都对一个强大后的中国将如何运用它的力量感到不安。随之而来的是 ,“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地区国家中也逐渐流行起来。如何理性地评估中国崛起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将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几个角度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埃勒金·奥罗尔巴耶夫 《俄罗斯研究》2001,(1):22-25
本文分析了中亚地区国家当前面临的内外威胁,如非法武器贸易、毒品泛滥、水资源利用问题矛盾、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等产生的原因背景,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现实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亚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传统的地区一体化理论范式存在其合理内核,但不足以涵盖所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中亚地区的一体化需要具备综合性、无霸权和机制化等条件,可以把这种新地区主义模式称为"战略一体化".中亚地区一体化机制建设的过程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述中亚地区一体化的条件并没有完全具备,导致一体化机制建设进展缓慢.中亚地区的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前期成果、合作领域、合作理念、机制化建设等方面为中亚一体化提供了条件,与中亚新地区主义模式的本质特征相契合,在中亚的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为中亚的一体化机制建设提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研究》2019,(6)
近年来,在东盟国家发生的中国公民安全事件呈逐年增长之势,且类别多样,其中涉及游客安全事件数量最多。从安全事件发生的国别来看,泰国最多,文莱最少。其中,既有当事国基础设施、治安环境、中国领事保护宣传平台普及程度不够等客观原因,也有中国公民自身的主观原因。针对中国公民安全风险的相关保护措施已经纳入高层互访议程。中国外交部、驻东盟国家使领馆通过增设领事机构、运用法律手段、建立"线上线下""动静结合"的领事保护预防机制等措施在维护中国公民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贯彻落实"外交为民"的宗旨,可以继续通过提高"安全提醒"发布的频次和效力、深入打造内外联动的领事保护预防体系、对不同的安全事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等途径,切实提高安全利益领事保护能力。同时,中国公民自身也要提高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亚的利益取向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各国独立以后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利益取向,这对上海合作组织自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认为中亚国家独立18年的实践证明,中亚一体化进程没有很大的进展,缺乏内在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9.
米尔济约耶夫担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以后,乌便将修复和发展与中亚邻国之间的关系作为乌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通过调整中亚地区政策,乌与其他四个中亚邻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这种改善为中亚地区一体化的重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由于乌外交政策的发展方向仍存在不确定性、中亚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集体身份的形成困难重重、域外大国对中亚地区一体化所持的立场不明朗等原因,导致重获生机后的中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仍存在许多变数。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成为影响地区和国际安全局势的重要因素。在“9·11”事件和随后的阿富汗战事之后,尤其是近年来的“颜色革命”风波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呈现出新的特点,有关大国对中亚安全环境和自身利益的界定也在不断调整。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未来中亚安全局势的演变。在未来,中亚安全局势既有挑战,存在着危机与对抗,也有机遇,存在缓和与合作的可能。国际合作对于解决中亚安全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以前苏联始终视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为自己的反帝盟友,对一系列国家的各种干预符合整个对外政治和对外经济政策。换言之,莫斯科认为它在亚、非、拉诸国具有生死攸关的利益并且应予以捍卫。因此苏联成了亚非许多冲突的参与者和一系列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军火提供者和经援者。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与中亚各国相互高度依赖。目前俄罗斯与中亚关系建构面临机遇与挑战。俄罗斯有12个联邦主体与中亚地区接壤,沿中亚边界地区集中了俄罗斯相当大的工业发展潜力,中亚是俄罗斯商品的销售市场之一。中亚地区还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产地。俄罗斯努力稳固自己在中亚的地位,但面临各种挑战,包括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走私、跨国犯罪和非法移民,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俄罗斯应在教育、安全、经济、移民等领域采取措施,加强与中亚各国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与中亚:中国在新世纪的地缘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都是既有重要战略地位 ,又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既可为中国提供广阔的陆海活动空间 ,也可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和市场支持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是中国在新世纪周边地缘战略中需要重点经营的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是其国际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要介绍美国国际能源政策的基础上,集中阐释美国在该地区能源外运线路、商业利益、国家间合作等方面的能源政策,进而对该政策在美国国际能源政策中的地位、原因,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并不以直接满足美国石油供应为目标,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平衡全球能源供应、稳定石油价格、保障能源供给多样化等长期的能源战略目标,并服务于美国在该地区的外交战略目标。但除了商业利益之外,美国实现该能源政策的其他目标则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新中亚战略及中亚地区战略格局走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由于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1997年以来,美国开始实施“新中亚战略”,逐步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从而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大国力量分布态势,导致地区格局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俄俄美在中亚地区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三边结构,中俄美都是独立的一极;另一种是两边结构,中国和俄罗斯联合为一边,美国为另一边.这两种形态混合存在,各有其意义,它们都反映出中亚大国关系结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与中亚地缘政治关系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 ,中亚地区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 ,已成为各大国与各种政治力量相互竞争的重要舞台之一。 9·1 1事件后 ,中亚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 ,美、俄、中三大国及其他国家、政治势力在这一地区既存在着竞争但又需要相互合作。通过回顾中国在中亚地区历史变迁中的影响 ,从地缘经济、安全、政治的角度阐述了当代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 ,分析了中国在中亚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研究》2019,(5)
中亚地区战略地位特殊,吸引着大国的持续关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是中亚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大国,但它们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分布程度不一、侧重不同。中美俄在中亚影响力的具体分布态势,可以通过对可操作指标的赋值评估得出。对指标的赋值虽然简化了评估的程序,但其解释问题的独特意义不容忽视。根据评估,2014-2018年间,中美俄在中亚的影响力呈现出俄罗斯首屈一指、美国和中国基本并驾齐驱的竞争态势。影响力的具体分布情况也一目了然,即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除了在政治方面较弱外,在其余三个方面的分布都较为平衡,基本介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广泛分布于政治、军事、安全、文化和经济领域;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盟和中日韩的“1 0 + 3”经济技术合作框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东亚区域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东亚合作为中国提供了多方面的战略机遇 ,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合作符合中国的长期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