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乘专机到达北京。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上签了字。《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78年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两国高级领导人的互访及民间交流日趋频繁,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2.
4月11日,日本首相营直人在《人民日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知名媒体上刊登题为《纽带》的文字广告。向全世界提供支援的国家、地区和个人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3.
4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人民日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知名媒体上刊登题为《纽带》的文字广告,向全世界提供支援的国家、地区和个人表示感谢。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国家首相向国外媒体投稿是非常罕见的。菅直人的这种举  相似文献   

4.
对日本来说,换首相本来是件稀松不过的平常事。从1947年实行《日本国宪法》(以区别于原来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来,在60余年的时间里已产生了48任28位首相,每位首相的任期平均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当鸠山由纪夫于9月16日正式出任日本首相时,仍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这是当年继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美《联合公报》公布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外交事件,这一事件开创了中日关系的新局面,并对未来远东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年田中访华是如何成行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7.
石井四郎:日军细 菌战略的主谋 日本对外侵略蓄谋已久,从明治天皇即位伊始,便制定了分期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其《奏折》中进一步提出了以“满蒙”为扩张基地的全球战略。 当时的日本,为了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就大力发展重工业,大办  相似文献   

8.
视野     
<正>中国外交官密集发文批安倍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各方反对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当天,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言人秦刚公开提出强烈抗议。12月30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率先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为《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的署名文章,批驳安倍参拜的错误观点后,已有多名中国驻外使节通过发表署名文章、召开记者会等方式批驳安倍政府错误言  相似文献   

9.
两极格局解体后,日本一改冷战时期在安全问题上保持低姿态的做法,采取了全面修改以往安全战略的一系列步骤。1990年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提出了“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的目标;1992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决定向海外派兵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即PKO法);1995年日本内阁会议确定了旨在建立一支强大军队的《防卫计划大纲》;1996年日美发表了使日本防卫范围和职能大为扩展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些战略调整主要反映了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27年6月27日,极力主张武力吞并“满蒙”的日本陆军大将田中义一,在刚刚就任日本首相不久,就组织日本军政要人召开了旨在制定侵占“满蒙”、侵占全中国乃至称霸世界的战略计划的“东方会议”,会后田中给裕仁天皇写了一个奏折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当它被披露后,日本立即矢口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甚至几十年来仍在否认它的存在,一些中国学者也对此持保留意见。本文以中国人蔡智堪潜入日本皇宫抄写《田中奏折》并亲自将其送回国内的经历以及《田中奏折》的具体内容,辅以相关史料揭开《田中奏折》的神秘面纱,证实其确实存在。田中义一…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出任日本首相,以"国内社会正义,外交国际正义"号召全日本。他宣称:"于兹想欲阐明基本精神,此为使百般之政策,归一于日本尊严国体之精髓。此精髓之发露,对外基于国际正义,致力于与列国共确立真世界和平,愈宣扬国威。对内使大义名分明确,依据社会正义,使国民各得其所,为图国运之坚实发展。"(《近卫演说施政方针》,《盛京时报》1937年7月  相似文献   

12.
视野     
《红岩春秋》2014,(2):5-6
中国外交官密集发文批安倍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各方反对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当天,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言人秦刚公开提出强烈抗议12月30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率先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为《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的署名文章,批驳安倍参拜的错误观点后,已有多名中国驻外使节通过发表署名文章、召开记者会等方式批驳安倍政府错误言行,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13.
庞中鹏 《学习月刊》2013,(11):42-43
2013年4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这是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2003年访问俄罗斯以来日本首相时隔10年再次访俄。在此次安倍晋三出访俄罗斯之前,日本各大媒体就对安倍访俄寄予了很高期望,认为安倍此次访俄将会给陷入岛屿争端僵局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的亚欧首脑峰会开幕式上,各国领导结束合影后,温家宝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身前走过,未有寒喧。日本《读卖新闻》就将这个细节解读为“野田被无视”。联系到因钓鱼岛局势而紧张的中日关系,舆论认为此举体现出中国的鲜明态度。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1)
<正>安倍晋三再任日本首相一年以来,日本在政治右倾化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离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则愈来愈近。今天的日本,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有很多惊人相似之处。希特勒当年在经济危机中上台,利用国内复仇主义情绪疯狂扩军备战,一步步突破《凡尔赛和约》束缚,最后走向侵略战争。安倍的亲信、副首相麻生太郎曾公然宣称要向纳粹德国学习,在"不知不觉"中修改日本现行  相似文献   

16.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小康的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诗经》,《诗·大雅》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则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模式。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了"小康"一词来描述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小康,最早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散发着诱人的魅力,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用语当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小康”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用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作为二十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激发亿万人民的极大热情。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  相似文献   

19.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 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 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 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 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 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 理想,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 活用语中。 1979年12月——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 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 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四个 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 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 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4 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 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 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4):98-102
岸信介既是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一个现实“人物”。作为历史人物的岸信介,早于1987年谢世;而作为现实“人物”的岸信介,其思想的衣钵被其外孙安倍晋三继承下来。所以,要搞懂今天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先需要搞懂昔日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日本战后右翼势力的鼻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