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刘珩 《思想战线》2021,47(3):19
目前人类学界本体论与文化论观点冲突不断, 以概念的阐释来表征和通约文化差异的知识论已经遭遇多重危机, 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势所难免。 在这样一个可以称作 “当下” 的时刻, 民族志研究应该进一步生成新的问题空间, 借助本体论的视角, 进一步拓展其在课题设计、跨领域合作、 概念组合等层面的多种可能性, 以便在将来仍然保持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民族志在场” 这一概念, 将更多的问题意识在一个组合中予以呈现, 将当下有关人的种种主题作为民族志探索的起点, 并赋予各种新兴的思考和行动方式的集合以本体论的意义。 如何在新的问题化空间内, 组合概念化工具, 拓展本体论的视角, 进而重新刻画人的实践状态, 将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民族志研究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杨思圆 《理论月刊》2020,(10):131-141
人类学研究近年来出现了"道德转向"的思潮。道德人类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这为道德人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基础。道德人类学主要研究我们理解世界和辨认道德共同体时所使用的道德分类范畴,道德人类学有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第一条是从集体性的义务规范转向个体性的日常伦理反思;第二条是从政治经济学与不道德行为的两种新角度,从道德问题本身以及不道德的反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族志研究方法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业余民族志和专业民族志两个阶段。民族志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二是以小见大;其类型主要有科学型民族志、解释型民族志、小说体民族志、传记体民族志等4种。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二是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相结合,三是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文学研究范式相结合,四是历时性研究范式、共时性研究范式和互动性研究范式相结合,形成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王建民 《思想战线》2005,31(5):39-42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作为其专业术语的“民族志”逐渐演而为集方法与文体意义于一体的学术规范,此种复义性对应于其内涵构成因素的多元性,提供了反思讨论维度的多种可能性。有鉴于当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关于民族志反思所呈现出的不同研究姿态与取向,本刊特延请倾力关注此领域动向的高丙中教授为专家主持,于本刊今年第一、三、五期就“民族志经验研究”问题组织推出了一批专栏文章。值此栏目将告一段落之际,又得王建民、高丙中二位先生纵论民族志在其核心学科内的存在样态与意义,亦为本栏目之一小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本体论的逻辑行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一生中重要转折时期复杂的思想总结,在这里,传统的精华和自我的创造、形上的思辩和形下的实证尚未完全有机统一,包含多个理论层次、多重节律。但就其主旋律来说,是一种人类学本体论沉思。...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长期关注他者和他异性;其他本体论以不同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因而许多艺术家得以直接接触到不同于西方的各种他异性和知识。翻译为各种本体论他异性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但这二者都是不完整的,这为进一步翻译提供了空间。全球范围内各种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交流,需要超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非均衡解释学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艺术与人类学之间交流对话中的细微差异、重复和误解。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志资料的重要性著名的人类学家E·A·霍倍尔在他的《原始世界中的人:人类学导论》一书中对民族志定义为“人类学中专门属于文化之记述的一个部门。”①在80年代较新的材料如霍尔墨斯和帕里斯合著的《人类学导论》一书中,则把民族志定义为“人类学家在田野工...  相似文献   

8.
哈佛人类学系资深教授赫兹菲尔德在西方文明腹地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田野探索实践,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以"文明""遗产"和"士绅化"为检视对象进行探究和反思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为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语境中进行具有前瞻性、公共性和植根性的都市民族志创作,修正旧有的文化观,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文明"批判性视角和接地气的田野路径、策略和指南。  相似文献   

9.
"空间清洗"总是伴随着一种永恒的时间观念的想象和建构,同时这也是一种永恒的文化形式和社会结构在物质空间中"绘制"(mapped)的过程。"空间清洗"试图"清洗"的是那些与永恒性(eternity)格格不入的各种生活体验、言辞和社会实践。文化亲密性因为"藏匿"着诸多令人尴尬的文化特质,因此也是永恒的时间和文化形式清洗的主要对象。分析文化亲密性在西方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理论生成过程,同时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来呈现文化亲密性层面对于空间绘制和清洗所采取的种种"能动性"策略和实践知识。在"空间清洗"这一高度形式化的地貌绘制过程中,应该给那些鲜活的生活方式留下足够的"文化亲密性"空间,因为后者恰恰是在日常生活的"散漫"和"无序"中体验并感知形式和制度的存在,由此产生的忠诚意识开启了地方社会最为重要的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想象之旅。  相似文献   

10.
涂成林 《岭南学刊》2007,1(3):111-114
马克思创立的西方发展理论和东方发展理论,都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整体构想的一部分。西方社会理论是这一构想的主体部分,而东方社会理论则是这一构想的延伸与支架;两者不是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体解剖”和对东方社会的“猴体解剖,”两者不仅有近亲关系,而且后者还是前者的逻辑派生物,二者的问题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物填充着博物馆的有限空间,它们以非文本的形式折射出现代人类学学科近两百年来的理论变迁。与文本民族志面临的实验时代的转向相类似,以器物为中心的博物馆民族志也经历着人类学表述去权威化的挑战。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身体正在成为博物馆表述体系的新热点。建立在贯通我者和他者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取代了表述异文化的远望模式,其中蕴涵着跨越异文化和己文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尚未完成《资本论》创作出版的情况下转向了人类学研究,其间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其转向人类学的动因,既是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对现实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对俄国前途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认真研读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人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个范式的六种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丙中 《思想战线》2005,31(5):42-44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作为其专业术语的“民族志”逐渐演而为集方法与文体意义于一体的学术规范,此种复义性对应于其内涵构成因素的多元性,提供了反思讨论维度的多种可能性。有鉴于当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关于民族志反思所呈现出的不同研究姿态与取向,本刊特延请倾力关注此领域动向的高丙中教授为专家主持,于本刊今年第一、三、五期就“民族志经验研究”问题组织推出了一批专栏文章。值此栏目将告一段落之际,又得王建民、高丙中二位先生纵论民族志在其核心学科内的存在样态与意义,亦为本栏目之一小结。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得重新返回到人的问题上来理解, 人是在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构中完成其波动性的生命历程的。 对人而言是波动性的存在, 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结构化, 而对文化而言则是一种重构性。 人类学需要一种田野八式的扎实田野,同时也需要线索民族志的问题解决, 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微信民族志的新文化书写。中国人类学家在这方面必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肖剑平 《求索》2010,(4):120-121,155
"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通过致良知,人将领悟真正的存在,这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实践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品格,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肩负社会教化、教育的责任,是君子品性的自然显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影视人类学在民族志电影制作、媒介应用、感觉研究三个方面与人类学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表现在:其一,作为电影的民族志,影视人类学以电影制作为民族志实践的核心,为人类学学科提供了新的知识生产途径;其二,作为以媒体运用与研究为主的应用人类学,通过对新旧视觉媒体的兼容并包,影视人类学在专业学术上和广泛的大众领域之间建立了沟通桥梁;其三,作为一种交流与批判的声音,影视人类学呼吁视觉、感觉研究与人类学的密切结合.当代西方影视人类学,无论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还是在与人类学及其他学科的不断整合的研究过程当中,都逐步显露锋芒.  相似文献   

17.
“本体论”究竟是什么——评《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来 《长白学刊》2001,(5):46-52
《本体论研究》一书对本体论的理论实质、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作了新的概括,通过对本体论的词源学、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考察,对有关本体论的理论正本清源并提出了新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抛弃了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而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赋予“本体论”以开放的姿态和崭新的内容,从而为本体论的现代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是用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来看待老子的“道”,要么认为“道”是精神的存在,要么认为“道”是物质的存在。然而老子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去探究世界是由物质还是由精神所构成,而是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而是指“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道”所蕴含的“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是“众妙之门”,天地万物由此而生,故老子以“道”这种“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作为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在“道”的“有”与“无”矛盾转化中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老子“道”的本体论显示了东方形而上学不同与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是本体论的运思方式.本体论是依靠辩证法的概念运作成就自身的.放弃辩证法的概念运作本性而诉诸于"诗性"思维,只能减弱哲学的生存力量.马克思以感性实践活动使本体与现象界贯通起来,也为辩证法提供了真实的生存根基.  相似文献   

20.
李立 《思想战线》2012,38(1):10-13
学界主导的意见是将艺术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艺术"二字提示,不能将艺术人类学的对象完全等同于"文化"。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与艺术存在某种疏离,应该尝试回到并回应艺术学、美学提出的艺术问题,为艺术人类学寻找相应的对象和议题,思考如何将其延展到艺术人类学中重新厘定,而不是简单地加以摒弃。促使学科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对话主题,使艺术对象真正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