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水流域存在大量自死窑遗址,关于自死窑的传说广泛流传。通过实地调查,自死窑的形制类型主要有敞口纵进式结构、小门侧进式结构和小门纵进式结构。"老人自死"是基于民俗信仰的"神圣行为",自死窑的传说的确反映了"老人自死习俗"的历史真实性,并且该传说是后人调和原始信仰之礼(有关老人死亡)与文明社会"孝"道之礼的产物,是在"敬老"、"孝道"的文明社会价值判断的视野下,对原始社会"老人自死仪式"内涵的传承和叙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一书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原点。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基于"自我意识"的"抽象的人"的观念,初步确立起了一种堪称其唯物史观之人学基础的"现实的人"的观念,并据此对"人类解放"问题作出了初步但意义深远的阐述。在风流激荡的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要正确把握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矛盾的内在本质、深层根源和解决之道,说到底需要一种科学的人学观念作指导。因此,今天重温这本经典,重回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原点,可谓是恰逢其时,意义高远。  相似文献   

3.
基于嘉绒历史和语言的独特学术价值,在西方史学研究范式转变和苯教、民间信仰研究后来居上的背景下,国外学界在160余年的研究历程中,对中华帝国与嘉绒关系、嘉绒苯教历史及嘉绒语语音资料搜集、韵律和语法等领域的研究,取得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与反思国外学界有关嘉绒历史、语言与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对其汉藏文献相结合的多维度、多视角研究取向,重视语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国际学术合作的做法,值得国内学界吸纳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鲁中昌邑地区东永安村,每年农历正月十四隆重举行的"烧大牛"仪式表演,既是一种地方性信仰传统,也是一种自发性的乡民艺术活动。在这一仪式活动的运作过程中,村落不同群体之间形成多重磋商,与村落神圣传统相关的公共话语体系及其公共性意义由此生成。村民对仪式神圣性的认同与即兴发挥的艺术传统,是这一活动至今保持生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基于音乐人类学的学理方法,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拟从"仪式还原"的学理观对苗族仪式形态进行学术论证,从音乐本体出发,对仪式中的"形式"与"内容"进行研究,以阐释苗族社会功能性礼俗活动中所存在的音声,使之与"音乐"的概念加以区分、比较,阐释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丧葬习俗是哈尼族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习俗,包含着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蕴含着哈尼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展示着民族之魂.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从哈尼族的道德生活史、社会伦理关系、对生死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演绎着哈尼族深厚而丰富的伦理意蕴.从道德教育的方式看,研究哈尼族的丧葬仪式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翟淑平 《长白学刊》2021,(4):149-156
费孝通提出的"多元一体格局"不仅能够解释中华民族这个广阔的意涵,也能在更为微观和具体的层次上具备阐释力.本研究选取嘉绒藏区的一个汉藏杂糅村落松岗为田野点,通过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呈现其"多元"与"一体"的形成历程,以此来说明"多元一体格局"在村落视野中的展开.作为藏彝走廊地带的一个"小地方",松岗村的地方发展历程透视出汉、...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纪念仪式的载体功能。国家纪念仪式凭借其高尚的道德资源凝结,神圣且宏大的场景和氛围,强大的国家认同、精神凝聚和社会动员功能,以及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依托这种高尚且神圣的载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却面临着仪式本身固有局限、商业化和娱乐化色彩渗入、时效不易持续、社会不良心态影响等困境。为此,必须从仪式本身设计、情感和氛围渲染、外围保障、群众参与等方面探寻有效的化解之道,从而提升依托国家纪念仪式涵育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中某些物,因为与个人或群体的长时间接触或代代流传,人们逐渐将其与自己的历史、认同、情感等主观感受联系在一起,这些物获得了超越其功利性使用价值的神圣性。在此将这些物称为"微文物"。"微文物"通过"转喻"机制获得神圣性,具有"不可异化"的特点,构成了抵抗货币同质化力量的异质性孤岛。"微文物"的存在,使人们对同一个物具有不同价值判断,形成了一种价值悖论。在现代社会,"微文物"式微,人们的时间想象更多以民族共同体为单位。"微文物"的研究,揭示了一种从时空角度对神圣性展开分析的视角,从这种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切入对更广泛的社会现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吕俊彪 《思想战线》2011,37(3):90-9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同时蕴含着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人类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性源于其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共同意识的象征物,具有不可侵犯和亵渎的"天然属性"。然而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又必须在世俗生活中寻找现实的社会基础,以获得传承与发展的无限生机。如此,神圣与世俗的通约,也就成为全球化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一项艰难的悖论性抉择。  相似文献   

11.
龚锐 《思想战线》2003,29(6):43-49
西双版纳傣族的赕佛,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宗教现象,但在社会变化中,赕佛消费已经开始从神圣向世俗跌落。南传上座部佛教某些仪式上的世俗化并不会失去往日的威严和神圣,更不会消失。傣族民众会以一种更贴近自然和生活的方式来接纳和传承它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本主信仰在历史传承中通过大量关于本主生前的功德事迹和灵验故事来建构本主的合法性基础,而生活中大量的仪式又使这些合法性得到强化和巩固。村落中的本主庙既是一个实现本主神圣性的公共空间,又是一个"请神"的神圣空间。从仪式视角出发,可以看到本主神圣性如何得以巩固,本主如何发挥现实中村落认同和聚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藏缅语民族的死亡起源神话包括"分寿岁型"神话与"不死药型"神话两类。这两类神话包含着藏缅语民族对死亡三个层次的认知:首先,死亡观念是在与永生观念的对照中凸显出来的;其次,人的寿岁的意义是在与其他事物之寿岁的对比中被赋予的;最后,自然死亡的观念是非自然死亡观念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产翁"即男子"坐月子",是唐至清代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壮侗语族先民中的一类特殊习俗。与"射日"有关的神话在中国也曾广泛流行,西南地区苗瑶族群中至今流传,甚至遗有表演这一神话的"射日舞"。分析发现,二者均是古之某种仪式的遗存。其中,"产翁"之俗是人们相信男子"坐月子"可保母子平安信仰下的一种仪式,它的出现或与南方湿热气候下初生儿的存活率有关。而"射日神话",本是对"射日"仪式的解释,"射日"是人们在旱灾中登高以箭射日的一种仪式,基于人们相信如此可驱退酷热的信仰,其或与发生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气候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转山"(又称转神山)是盛行于藏区的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是藏族人对神山的一种崇拜方式。2015年(中国农历羊年)9月,作为摄制组成员之一,我随云南民族博物馆《传承——云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全纪录》拍摄组一行从昆明市奔赴迪庆藏族自治州进行项目的实地拍摄和田野调查工作,也让我有机会来到滇、藏两省(区)接合部横断山脉中段的梅里雪山群,一睹她神秘的面容。  相似文献   

16.
传统儒家士人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礼治"的社会,而"教化"则是这一理想的实践层面。通过"教化"移风易俗,建立一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社会秩序,一直是儒家所追求的"道"。道德与政统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结合,对王权构成一定的调节,但王权的专制性决定了它注定要超越这种调节,成为用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政治化儒家道德符号,这不是儒家知识分子教化政治的本意。儒家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在王权政治下从来都是有限的,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古代儒士阶层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道"——一个沉浸在礼乐之中的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全球经济危机类似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反观那段历史及随后的罗斯福新政,会发现大萧条绝非一个单纯的经济危机,它更是一种观念的危机和一种对"新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修正.然而,时隔大半个世纪,自由放任主义的政治哲学以各种伪装之态重卷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并伴随全球化越演越烈,让东方之国的我们也无法幸免于其所酿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对这场经济危机作系统的、历史的回顾和社会的、观念的反思,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的仪式理论是人类学最经典的理论之一,是视研究人类文化为己任的人类学研究最有成就和最具影响力的一个领域。如今,仪式理论已成为旅游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在一些旅游人类学家看来,旅游本来就可理解为一种仪式的过程,而仪式则可用“神圣的旅程”来表达。不仅如此,旅游仪式还被认为是类似人生礼仪中的“通过礼仪”,并以之来分析旅游的性质和动机。从“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程序上对旅游的非仪式性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旅游与通过仪式在结果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旅游不能是通过仪式,更谈不上神圣。  相似文献   

19.
儒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是逻辑与历史共同推演的结果。儒学自身逻辑一致的理论品性与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及专制王权的内在契合,是其国家意识形态化的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20.
史婷婷 《思想战线》2011,(Z1):38-41
仪式的功能不仅呈现出"强化信徒与神之间的归附关系",实际上它所强化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其社会的归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仪式的功能就是凝聚社会团结、强化集体力量,当仪式对调节、维持和一代代地传递那些社会构成所依赖的社会情感起作用时,仪式的特有社会功能也就显示出来。近些年国内对于丧葬仪式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沿袭老一辈人类学者的足迹,用功能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二是借用阿诺德.范.盖内普的"过渡仪式"和特纳的"阈限性"理论进行分析,但后者在文章表述时又服务于功能主义的最终解释。从功能主义出发分析丧礼仪式的社会功能,有助于保持群体对宗族传统和历史的记忆,维持道德信仰和群体的凝聚力,通过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的仪式,家族不断地强化自豪、忠诚和团结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