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管理政策的核心是要解决这一地区有关重建社会的问题,以实现社区自我发展和自我建设所应具有的组织能力和有关规范人财物的制度能力,这需要完善已有行政体制,整合行政资源,政府应在人、财、物三个方面为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管理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城乡结合部治理的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统一规划和行政制度建设;发挥村  相似文献   

2.
任何大学都处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之中,周边社区环境对大学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中国的大多数大学都位于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是一种特殊的社区,物质设施、社区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均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较多,社会环境复杂,存在较多不安定因素。周边社区居民、有关单位和管理机构与大学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条件下,周  相似文献   

3.
“美丽社区,幸福百泉”,“美丽”是延庆的既有名片,不为奇;建设“幸福百泉”就需要抓住几件大事:
  一是新型城镇化怎么搞?城市边缘、城乡结合部区域如何治理的问题,是诸如百泉街道在内同样处于城乡结合部典型环境背景下的新型城镇所关注的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社区治理是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社区处于从传统村落到现代城市社区的快速转型过程中,居民异质性强、社区交往弱化和社区文化纽带缺失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愿望。本文选择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城乡结合部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治理困境,在充分挖掘居民需求基础上,提出构建针对人口密度增加的"微治理"体系,培育"社区公共性",塑造新时代社区精神,为协调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不仅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海淀北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一、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城乡人口的重要组成海淀北部城乡结合部地区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位于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下降,其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新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网络与信任,行为容易“失范”。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建立规范、构建网络、建立组织、重建信任,以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这已经初步为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实践所证实。要更有效地维护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安全,就必须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变化,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加强社区建设,促进政府管理力量与基层组织的合作,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形成警察与基层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努力建立规范,促进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互动,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努力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部地区随着外来务工者的增多,多数农民在自家院子内外建起了出租房,“瓦片经济”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和规划滞后,导致这些地区的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被人们称之为“城市烂边”现象。  相似文献   

8.
派出所在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而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派出所更因其区域位置的特殊、治安状况的复杂成为基层基础的重中之重。针对城乡结合部派出所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通过创造良好的社区警务工作氛围;加强派出所的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重点抓好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社区民警业务水平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田宝会 《湖湘论坛》2006,19(2):67-69
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并努力实现城镇社区建设的法制化,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城镇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城镇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健全城镇社区组织是城镇社区建设的关键;加强社区法制建设,使社区群众依法自主管理社区事务,是城镇社区建设的保障,也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2,(3):57-57
魏文斌在《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村改居”、“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管理问题,是我国社区管理难以适应城区空间布局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其管理转型需求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已有社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转变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论述:第一,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城乡社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刻阐述了完善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目标和实现手段,为深入推动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民众共同关心的议题。首先,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疫情观察,从认同理论视角将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来源提炼归纳为政治认同、胜任力认同、先进力认同和情感认同四种机制。其次,结合疫情观察,在国内外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1个一级评价指标和49个二级评价指标。第三,通过661名社区观察员,对78个涵盖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乡村社区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三类社区在政治认同维度上保持高度一致,然而在胜任力认同、先进力认同和情感认同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对指导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在公共健康等各类突发事件中如何有效发挥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开元区是厦门特区的中心城区,又是居民集中居住区,现有常住人口对万,办理暂住登记的外来人口问万。外来务工人员大多集中租住在城乡结合部,在一些社区,外来人口已大大超过常住人口。如何立足社区,强化外来人口的管理,完善社区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我们把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作为完善社区教育的工作重点来抓,通过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既保障流动儿童、少年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又解除外来人员的后顾之忧;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开辟了外来人员与学校、社区的沟通渠道,把…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李沧区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相对而言,基础较差,但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他们立足本区实际,大胆探索,不断开拓,以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开创出社区建设新局面。推进杜区建设要因地制宜,李沧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外来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管理难度大、社会矛盾交织.已经成为社会治安案件的多发地带,严重威胁着首都的和谐稳定。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就这一现状推出了“村庄社区化”管理,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的管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只有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村庄社区化”管理前后大兴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及其成因,才能探究社会资本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管理的影响及作用,进而提出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20,(3)
作为破产企业、关闭企业退休职工聚居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昆明市东川区桥北社区以社区居民的需求和传统社区治理存在问题为导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探索和形成了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微治理"格局及其有效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各种矛盾与问题突出,成为影响首都形象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区域.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建德 《传承》2011,(15):38-39
通过对安徽省霍邱县城镇社区建设中现实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从明确社区功能定位、适当发展社区经济、培育社区精神、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四个方面积极思考对策,力图构建城镇社区建设新模式,对如何适应广大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为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浦东开发,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区类型也日趋复杂,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外国投资者聚居的高档住宅区等各类社区结构殊异,且各类社会自组织现象日益普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辐射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即将影响到周边村庄,城乡结合部地域呈现出了城市化的雏形。本文结合广州市郊区中心村规划实践,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心村规划若干理论问题,以期对我省村庄规划有所启示。一、中心村规划的必要性1城市统一规划建设的需要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心村是中心城市现状或规划建成区的一部分,其发展建设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2实现城乡结合部可持续发展城乡结合部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类型,也是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