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民庆 《新重庆》2006,(5):44-45
所谓土地整理,是指在城乡的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因地制宜的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的农业活动,包括坡改梯、田土归并、宅基地整理等。土地整理,既可以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又可以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提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所属关系,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近年来,土地整理在成都市郊区县有不少具体的实践和成功的经验。一、土地整理与农村现代化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在着力打造农村现代化上,该村结合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2.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盘活农村土地,强化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并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实际,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应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突破产权瓶颈,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流转便利、经营自主的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胆将土地物权所设定的各项权能无条件地交给农民,确立农民对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尽快完成全省4800万亩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直接确权给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3.
陈发明 《人民政坛》2008,(11):34-34
在长汀县河田镇有一家新成立的中介所一长汀县河田镇土地流转中介所。  相似文献   

4.
2月27日,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召开,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启动。南宁市武鸣县和原邕宁县辖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时间为2年。我区各地也将在城市包括县城和重点镇周边选择一个或几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担负着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广西实际、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的重任。突出抓好“四基”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了我区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四基”建设:一是基础产业建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本素质建设;四是基本保障建设。具体地讲,就是要把实现粮食增…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6,(7):14-15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鼓舞人心的进军号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召县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辖16个乡镇,339个行政村,61万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这里一直比较贫困,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重淹没县和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为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地按照“分类实施、因村制宜、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积极开展“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特色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  相似文献   

7.
王学仁 《创造》2006,(3):30-37
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不是一个新命题,却有着全新的意义,具有背景条件新、目标要求高、内容更丰富和推进力度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8.
祁小纳   《协商论坛》2007,(1):38-38
【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问题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问题三】服务体系不健全。 【问题四】推广力度不够。 【问题五】机构职能未理顺,职能部门办公条件亟待改善。 【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各级领导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沼气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建设新农村这一大局,着力于培养新农民这一目标,着重于树立新风尚和创造新村容这两个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工作中要把握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需要集中全体国民的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倾听最爱农村、最了解农业、最懂得农民的农业最前沿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生命产业、民生产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在21世纪面临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伟大任务,也是民营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吏的农业文明古国,但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还很落后:我国还有8亿农业人口,随着时代的发展,亟待造就一代新时期的新型农民;有了民营企业家的参与.光彩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光彩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无农不稳,农民无地不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和饭碗.如果漠视农民的土地权,政府与农民的土地纠纷屡屡发生,群体性农民"民告官"案件增大,将成为影响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刘核明 《山西政报》2010,(17):24-24
201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中央文件及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山西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积极实施工作方案.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深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和重点工程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经济得到稳步推进,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下辖一区五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濮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建立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同其他地区一样,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基本实现了由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其中,除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人努力外,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更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支撑与拉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无农不稳,农民无地不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和饭碗。如果漠视农民的土地权,政府与农民的土地纠纷屡屡发生,群体性农民“民告官”案件增大,将成为影响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文章从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理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长期以来对农业资源环境的过渡开发所导致“公有地悲剧”下的农业生态失衡,并且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17.
李丙金  徐璋勇 《传承》2012,(3):67-67
发展农村合作制经济是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5,(24):50-5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按照这些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桂林市雁山区秉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辖区农村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以此为载体带动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习惯的变革,描绘着一幅新农村的生动画卷。  相似文献   

19.
张新春 《江西政报》2006,(23):47-48
万载地处赣西北。是赣江支流——锦江的源头,是全国有名的“花爆之乡”、“百合故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好,工业污染轻。1999年,万载县有识之士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在菱湖乡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区,拉开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序幕。2003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先机,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理念。制订了《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提出了发展有机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战略决策。2006年上半年,新一届县委、政府班子,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的决定》,提出了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万载县经过欧盟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耕地面积已达到4.7万亩,野生采集面积达到17.1万亩,有机认证总面积达到21.8万亩,占全国有机认证面积的7%,万载已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欧洲小葱生产基地,有机稻、木姜、小葱、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29个品种经过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机认证,有6家企业取得有机加工资质认证,去年出口创汇达到500万美元,有机产品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08,(3):F0004-F0004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常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全市“五大建设”重大任务之一作出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7—2009年常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行动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