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木易 《民主与法制》2013,(20):35-35
在官场中,最容易导致腐败的是吃喝,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吃喝。找人办事,要吃喝;公务应酬,也离不开吃喝。通过吃喝散发出来的腐败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令人汗颜。读了2013年第14期《民主与法制》《约束机制式失灵,“嘴上腐败”依然》一文,笔者深有同感,时下“一阵风”式的软约束,很难管住“嘴上腐败”。  相似文献   

2.
“吏治”腐败是一种严重的政治腐败,它既是腐败之首,又是腐败之源。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它本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但由于复杂的原因,在当今中国的某些地方又有死灰复燃、沉渣泛起之势。这虽为支流,但大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批判,以期阻止它的泛滥蔓延。“吏治”腐败是一种连锁式的腐败“吏治”腐败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厉忠教 《创造》2002,(9):38-39
腐败作为政治之癌,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因而惩治腐败的方式与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抵御与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方法,以期从历史文化的变迁中,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从“精神腐败”的危害,可以看出发扬“四自”精神的极端重要性。严格说来“精神腐败”只能算作是腐败的一种心理动因,不能算作是腐败的现实表现。也不属于党纪国法所调控的范围。之所以把“精神腐败”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  相似文献   

4.
“普及腐败,成行成市”,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广西“第一贪”和“腐败街”的真实写照,几欲是新科腐败在疯狂地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挑战;腐败,成了一种经济行为,一种市场经济转制过程中,界点体制不及防范、又有机可乘的经济行为;之所以中国的“腐败经济”现象有日益扩大之势,除了体制的空隙待补之外,那就是有相当一些人,在专司其职、乐此不疲的“经营”着“腐而未败”的业务……  相似文献   

5.
谢维华 《创造》2001,(12):35-36
一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千古难题。作为腐败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司法腐败,“在当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时,腐败的恶魔也紧紧地缠住了我们,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危害之烈,均超出了我们的精神准备。”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它腐败的重要原因”。“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因此,研究和解决司法腐败问题,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和课题。当前,司法腐败现象集中突出地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腐败进入“高发期”和“多发期”,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自不待言。在短期内清除腐败是不可能的,但要遏制则是可行的。腐败与反腐败之较量,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相似文献   

7.
“两规”、“两指”措施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它的议论乃至争论也随之而起。强调它重要的有之,议论它不合法的也有之。党的十六大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小而言之,正确认识“两规”、“两指”,是正确接受和正确使用的基础;大而言之,正确认识“两规”、“两指”,有利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一、“两规”、“两指”的由来及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国内腐败现象呈多发高发态势。纪检监察机关临危受命,承担着查处严重腐败案件的重任。当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提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管住钱”如同“管住权”、“管住人”一样,无疑是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建立健全“管住钱”的制度规定,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一、对“钱”管不住是当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腐败的本质特征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利”的主要表现形式就…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治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追根溯源,“贪人败类”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徇财曰贪,玷官曰墨”,贪官一词随之而生。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一重大社会病,应认真诊断,下力疗治,尽早除之。所谓腐败,是指社会公共职权的性质、功能发生变质、异化。其原因,是社会公职人员利用其代理的公共权力谋取个入私利,致使公共权力私人化。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其以权谋私的实质推断,化公为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循私舞弊、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公报私仇等等均在腐败之列。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即社会公共权力掌管者通过出租手中所有权产采取得租金。他们或是以“提成”、“回扣”、“索要”、“罚…  相似文献   

11.
提起法治领域的腐败 ,人们通常会本能地想到“司法腐败”这一众矢之的。诚然 ,司法腐败是权力腐败在法治领域的重要表征 ,不过 ,颇具隐蔽性的立法腐败也是不容漠视的权力腐败现象。相对于司法腐败 ,立法腐败的潜在危害性尚未引起包括法律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警惕和重视 ,鲜有对立法腐败的警示之声。倘若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那么立法可以视为社会正义的第一道堤坝 ,是法治长城的重要基石。立法谋私、立法“走私”等立法腐败现象势必会对社会正义和法律的尊严造成难以估量的戕害 ,滋生“劣法”甚至“恶法”的立法活动势必蜕变为动…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纪检组长成“腐败大侠” 2005年8月9日,郑州市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市检察院纪检组原组长胡志忠,中原区检察院政治处原主任马霖、人事科原科长陈彤,郑煤集团纪委原正科级纪检员高永亮等人重大违纪案件的情况进行了通报。胡志忠案件涉案金额之大,腐化堕落之极,堪称“腐败大侠”,  相似文献   

13.
张国才 《湖湘论坛》2001,14(5):48-48
一、“官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官就有权。权力的滥用表现为行为的腐败,而行为腐败是因道德准则产生严重错位而引发的。可以说,道德沦丧乃权力腐败的重要条件。 宋代司马光认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司马光对德才的看法发人深省。我们现在选拔人才,提拔干部虽也十分强调德才兼备,但实施的结果不尽人意。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德的标准未能完全“量化”,德的考察未能细化,德的培养未能“经常化”,实际上存在“以才代以、“重才轻德”的倾向。 因为道德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关涉人…  相似文献   

14.
可圈可点     
[警惕官员年节“失贞”] 据《法制日报》报道,每年年关前后,往往是行贿暗流的交汇期,各式腐败的高发期,有两成的贪官都是过年时首次被拉下水而失去为官之“贞节”的。“节日腐败”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些欲打通关节者蠢蠢欲动,纷纷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请客送礼,为今后的大笔行贿作好“铺垫”。因为年关时节的请客送礼一般数额不  相似文献   

15.
“微腐败”是腐败的一种亚形态,是由小微权力蜕变为公权私用的寻租行为而来。“微腐败”的存在场景集中,大多发生于基层治理场域,涉及面广,民生领域是高危易发领域。“微腐败”是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同时,“微腐败”具有长期性、潜伏性的特点,不断侵蚀政治生态,易导致整个政治生态的腐化变质,其危害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3):67-68
普通百姓原来很难感觉到金融腐败的程度之深,危害之烈。今年初,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底启动的《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和机制设计》(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正式出版。这份报告堪称对我国金融腐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详细和权威的调查,它通过可靠的数字让人们对金融腐败有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集体决定”缘何成了集体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集体决定”变异成集体犯罪的案例不断增多“,集体决定”的内核被偷换,形式被利用,集体腐败之风屡禁不止。前不久,国家林业局某中心主任宋士奎因贪污、私分国有资产两罪并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而私分国家资财的决定,就是由宋士奎本人提出,并经集体研究决定的。这种“形式合法”的腐败其实是腐败毒瘤的变异,它严重阻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于是,公众目光集聚:到底什么是集体犯罪、集体腐败?“集体决定”变异集体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规范一把手权力?如何借鉴国外有效模式?如何从体制、机制等方面规范集体决定,破解集体腐败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组织了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和企事业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一场笔谈,探讨集体腐败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其他官员腐败还有不太懂法的借口,那么。政法机关的官员腐败则有监守自盗之实。 政法官员腐败较之其他官员腐败的影响更为恶劣,执法犯法,民众丧失的不仅仅是对法律的信任。 “胆子大,敢说敢做”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交锋》一书,一推向市场,立刻火爆起来。一部社会科学著作如此走红,是近年来少见的。《交锋》一书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不在于它触及了中国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而在于它在国内首次披露了四个“万言书”的部分内容,并且有力地批驳了四个“万言书”种种骇人之论。“万言书”是极力反对腐败的,认为“90年代以来,贪污、索贿、行贿、走私、贩私、制假、贩黄、嫖娟犹如决堤之水,使腐败又上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20.
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的腐败。“村官”虽小,权力有限,然而一旦发生蜕变,其危害很大。全国村级组织有84万之多,“村官”队伍非常庞大,对他们加强教育和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