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转型期,生态功能区的政府行为由于受理念偏差、利益驱使、机会存在和监管不力等诱发因素的影响,容易表现出政府行为能力夸大、政府行为手段单一、政府行为目标短视、政府行为运转盲目和政府行为结果自利等失范行为.考虑到政府行为失范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其具体表现和诱发因素进行剖析,以期为下一步研究防范政府行为失范的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失范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行为失范是由于政府权力缺乏制约造成的 ,实质是国家权力的形式和内容不一致从而背离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行为现象。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行政权力的市场化、行政权力的地方化和行政权力的部门化。政府利益角色错位是政府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 ,以促进行政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建立科学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为关键来规范政府行为 ,从而使政府利益的角色定位真正回到国家和社会公众权益的本位上来。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政府行为的失范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行为是政府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管理的行为,它依照一定的法律而实施,并具有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政行为。(参见徐颂陶、徐理明主编《看得见的手——中国政府行为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页)它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特定的主客观基础上,以及特定的法律、规范的制约中运行。超出这些约束机制,便会产生政府行为的失范,对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产生阻碍与破坏作用,引发市场失范与无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产生不良效应。一、政府行为失范的深层次根源政府行为失范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4.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政府信用失范是政府信用缺失、信用贫困、信用滥用、信用危机的统称,政府信用失范将会造成政府失效乃至政府失败。因此,要提高政府信用,必须重视政府的信用意识,做到依法行政,言出有据、言而有信。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在目前政府主导形态下,政府信用的提高和信用危机的克服主要仰赖于政府的行为自主性即政府自觉。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5,(5):53-57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单元"——基层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国家和上级政府治理的代理人,同时又是服务和回应当地社会公众诉求和利益表达的协同治理主体。陕西省ZS县公共项目管理案例折射的基层政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公共项目决策、行政执行过程和行政行为监督等方面。矫正基层政府行为失范的对策是:在构建地方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重构政府与社会关系,构建基于协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以公共权力的使用为核心,强化对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控;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基层政府治理;建立基层政府绩效评价和效能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莉 《学理论》2012,(25):139-140
高校图书馆报刊杂志阅览室读者行为失范分为主观无意识行为失范和主观恶意行为失范两种,通过对两种不同失范行为的分析,指出阅览室应实行加强读者管理、提供资料复制设备设施、强化图书馆教育、读者行为失范处理时要进行角色转换,实行以"管"代"罚"的人性化管理,从而实现对读者失范行为的纠正。  相似文献   

7.
群体利益表达是群体利益协调的前提和条件。群体利益表达失范的发生与发展,是围绕行为主体权益的得失、整合和协调逐步展开的,反映利益诉求群体的共同期待。地方政府的回应方式、回应态势影响群体利益诉求行为的演进,失公、失策、失察和失时的地方政府回应是群体利益表达失范的推进因素。有效预防群体利益表达失范,地方政府应追求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民权;知民情,解民意,聚民智,拓展回应渠道;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回应效率,增强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乡镇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乡镇基层政府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对公共利益的偏离和对自利性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乡镇政府行为的失范。失范的乡镇政府行为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农民的政治认同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消解了乡镇政府的权威,甚至影响到整个政治体系的权威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为此,必须从行为目标、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三方面对乡镇政府行为加以规范,以提升乡镇政府的行为正当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文静  李学锋 《学理论》2014,(3):292-294
网络道德失范就是不道德或者不符合伦理规范的网络行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三种常见的类型,即害他行为,逐利行为以及宣泄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并极易导致青少年犯罪,还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所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防范与治理,也是救助青少年免受网络伤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存在诸多失信行为,其危害严重。造成失信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政府某些行为失范、产权不明晰、信用制度建设滞后等。目前要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