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华 《河北法学》2011,29(8):69-75
网络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国际私法为了回应这种影响,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自身,形成了诸多理论。以传统国际私法的三个领域——管辖权、法律选择与涉外争端解决程序领域为出发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各种客观性因应,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主观性因应的可能性;并着重比较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对于网络国际私法的影响,试图证明意思自治原则更适宜网络环境,应该成为网络国际私法中的主要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陈英 《研究生法学》2010,25(4):1-29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作为社会哲学的元理论,为解释国家法之外的社会调控体系之合法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采取社会本位的法律多元主义的立场,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交往互动行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法规范之形成的建构性意义。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法”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指出了“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基础性调控作用。并结合中国法治社会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讨论了建构良性循环的“日常生活法体系”对形成健康平衡的社会秩序调控系统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部分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指出交往互动行为和生活世界是哈氏理论中最为核心的两个概念。并结合案例,通过分析哈氏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对建构交往理性基础之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进行了理论铺垫。第二部分讨论了建立在交往理性之上的“EI常生活中的法”之形成与发展过程。首先,通过考察日常生活中的法与“活法”的区别联系,把“日常生活中的法”定义为:在交往行动中产生,经由主体一致性同意而形成对彼此行为之稳定性预期,从而约束主体行为,具有连续性规范意义的行为准则。随后,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社会模拟理论”,分析了随着交往及交往扩大化,“日常生活中的法”吸收整合其他一般行为规范而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讨论了“日常生活中的法”的组成部分及其内部效力层级的划分。通过阐释“日常生活中的法”与“生活中的微观法律”、道德以及习惯法之间的关联性,将“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内部的效力层级划分及其运行、制裁机制呈现出来。同时指出,生活中的微观法律、社会道德规范和习惯法因为形成与运作方式的差别,其效力等级呈逐步递增状态。最后,本文从中国法治社会进程中遇到的困境出发,指出转型中国社会,同样遇到了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法体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只有充分恢复交往理性,重视法与社会生活的良性互动,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日常生活中的法”体系,才能建构起具有整体性意义的、健康平衡的社会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计程车停运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劳动者“自下而上”自发维权行动的担忧,尤其是“停运”组织者被定性为黑社会性质后,“自上而下”的维权方式作为一种矫正机制日益发展,并形成上帮下、上促下、上管下、上代下等诸多形式。事实上,当前的“自下而上”形式与“自上而下”形式,都是基于“个人一政府”两元社会结构的思考,这种类似的路径选择,会导向类似的结果。只有将社会团体置于第三法域的思维中,才可能得到合理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浅论虚假广告及其法律责任李麒,冯卫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我国的广告法制不够健全,致使各种虚假广告趁虚而入,从而形成一大社会公害。众所周知的长城机电公司非法集资广告,使得全国十几万人上当受骗,造成极为恶...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的转型,道德的转型将影响青少年道德生活及道德教育。由于青少年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较强、思维方式不易受传统思维定式影响以及青少年群体内价值多元化等诸多特点,要求我们探索出更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作为应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中的理念与方法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立法过程中对利益集团的控制:理论假设与法律规制陈伯礼由于美国政治体制中的非集权性、政党体制的松散性及政治生活中的较低意识形态一致性,使众多的利益集团应运而生。虽然利益集团的存在对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①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农村改革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各种形式合作农民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充分估计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云南省在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中,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有其独特的思路,非均衡性协调发展是当前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现在,围绕在消费者身边的经济、社会环境正以人类从未经历过的形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跨国企业提供的大量而同质的消费品,泛滥于大众媒体或互联网上的信息与广告,(人类)对舒适消费生活的企盼与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首的环境问题之间的窘境,对石油、食品等需求的扩大与资源的枯竭,担心食品或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化及其安全性等诸多问题将现代消费者每天置于个人无法轻易应对的处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公民、法人打官司必备的工具书——介绍《原告、被告须知——怎样打赢官司》曹培雷文明社会,需要法制的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变得繁荣起来。伴随着社会繁荣,在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涉及到的法律事务日益增多,上法院打官司...  相似文献   

10.
陈冬梅 《法制与社会》2012,(27):212-213,217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行政、法律等各种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指导、规划、服务、协调、控制、监督,以保证社会正常有序、安全地运行,实现社会和谐、全面进步.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智勤 《刑警与科技》2008,(17):180-183
这几年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却没有同步提高,各种社会矛盾形成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安定因素与不和谐现象,人们的各种安全需要为应用广泛的安防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同时,安防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加速了安防产品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和资金的推动,带来了安防产品的春天,一些新兴的安防企业和一些原本实力雄厚的电子类产品生产厂家都不断加大安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成熟发展,传统的由国家和政府投资、由警方包揽整个安全防范工作、老百姓在安全防范上形成对政府绝对依赖的安全防范体制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对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和公安机关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负责社会各种层面的安全防范,满足方方面面的安全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无效婚姻的静态识别与动态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男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形成当时社会群众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社会形式。①但必须指出,婚姻作为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它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法律现象”。②因此,只有符合当时社会制度(原始社会为婚姻习惯、阶级社会为婚姻法律)的男女两性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公正司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司法是国家活动的重要形式社会是人们依照一定的规则和关系而组成的群体,“这种规则和秩序正好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固定形式”。任何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都必然要求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均应服从于这种由一定生产方式决定着的规则和秩序,这就是社会调整。司法作为社会调整的符殊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氏族社会,不存在国家及其司法活动,那时“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切问…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次修宪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主宪政的进步,也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第一,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检察工作必须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清除计划经济思想残余的影响,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予以坚决惩治,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经济主体予以…  相似文献   

16.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渐渐开始从GDP增幅的数字移向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之音,“跳楼讨薪”、“山西矿难”、“黑心砖窑”等词汇相继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与街头巷尾的议论中。另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到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且以每年近100万的速度增加。这意味着我国人口正处在急剧老龄化时期。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结构的迅速形成,诱发了诸多与老年人有关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现象。因此,研究老年人的犯罪特点及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老年人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改革的推行和深化,伴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民众权利意识的勃兴,公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给公证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行业的发展必然是制度契合了行业的本质,只有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本文拟以西部公证发展中的问题为视角,  相似文献   

19.
陈睿佳 《法制与社会》2010,(10):186-187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广告的发展方向。如今,广告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反映社会现象和疏通信息交流的同时又形成了重要的社会前进方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我们预期看不到的现象,这与我们社会的发展和前进有关,并且也成为了一道全球性的文化景观。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在社会现象中也看到了美中不足,看到了全球文化景观中的瑕疵,我们耍要反思,也需要进步,更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西方社会在法律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历史落差。西方社会具有较清晰的法治线索,法治思想、立法活动、司法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启蒙和发展均早于中国,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现代法治体系。中国法治思想数千年来一直纠缠于礼与法的斗争之中,立法粗疏,诉讼过程专横,使现代法治的形成具有诸多先天不足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国情特徵,不可类比西方,更不可模仿或全盘照搬英美,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