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法基础范畴刍议——基于社会法研究进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法进路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有否意义,学界有两种观点:肯定论者着力论证意义之所在;否定论者则认为从社会法视角研究经济法具有太多的局限,宜否弃。孰是孰非,本文拟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法的三个基础性范畴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把正义分为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分配正义是为了达到形式平等,矫正正义是在分配正义的规范被违反时发生作用,适度倾斜向弱势方,尽力使不平等的境况向实质平等靠近从而追求实质正义。同时,社会法的精神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平等、和谐。分配正义、矫正正义的作用和社会法的要求构建在了一个极其相似的价值和效用范畴里。本文在举例分析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作用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五点其对社会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语境下对社会法的解读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自发的、内生的,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其当下国内、国际的环境和中国已经大不相同,并且由于“自由主义”思想和“税收政府”等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对西方国家社会法的解读是一种“没有国家观”的法律解读,国家意图通过用保障民生的社会法来实现社会整合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社会齐飞,物质共精神同步”,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在,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环境、条件和最终目的。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社会发展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社会事业投资占国家全部投资的比例是衡量国家文明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卓越,福建尤溪人,1957年12月出生,现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成都市人民政府顾问。曾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访问、项目考察和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方法的重构,是当前军事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军事法学研究须从建立独立学术品格出发,尝试方法自觉地建立逻辑自洽的叙述结构与方法;军事法的解读与叙述应当立足于军事权,以及建军权、统率权、战争权等基本范畴,领会增强与节制军事权这一核心命题,建立相应的解释方法与规则。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社会权司法保障的路径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社会权的司法保障路径及其限度必须以社会权的基本效力为基础。在中国,通过司法保障社会权应当坚持以法律诉讼为原则,宪法诉讼为例外。同时,就保障程度而言,其只有在国家尊重和保护义务层面才具有完全的可诉性,而在国家给付义务层面其仅仅具有“最低限度”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权利观念总体上区分为人权范畴的与非人权范畴的两大类。非人权范畴的社会权利观念由于预设了对社会权利的历史主义理解,也能结合具体的制度实践,从而确保了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与解释能力。但是这种社会权利观念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发展的地方,如如何有效地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等,因而在具体应用时对其有效性与限度应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9.
公法上财产给付诉讼作为一般给付诉讼的亚种,对相对人社会权保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国公法上财产给付诉讼程序标的过于狭窄、程序缺失,且实体法的规定与程序法不相协调,这无疑限制了相对人诉权行使的可能性。因此,只有通过公法上财产给付诉讼的确立,并对程序标的进行适当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行公法上财产给付诉讼所遭遇的难题,推进行政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描绘了两幅正义社会的图景。正义社会最鲜明的特征是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正当型和谐社会。在特定价值观基础上,法治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建立在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均衡关系上,信奉在物质不平等的前提下推进和追求政治平等和权利平等,并在推进和追求政治平等和权利平等过程中改变物质不平等。全球正义观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重大问题时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当代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利益”与“社会法域”是当今社会法理论研究中的共识性范畴,但社会是什么、社会利益是什么、“公法——私法——社会法”的法域结构可靠吗?现有社会法理论研究成果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苍白和模糊的。本文认为,对社会的认识正趋于“唯实论”与“唯名论”两种传统的融合,社会是一个抽象化的实体,个人是这个实体的活的载体;社会利益就是公益,是社会大众所能普遍享受的一种福利,即机会与秩序;“公法——私法——社会法”的法域结构是不可靠的,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企业研究述评——基于概念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NPOs)面对经费紧缺及为提高自身运行绩效,以企业的行为来解决社会问题,实现NPOs社会使命的组织形式。在理论研究中社会企业的概念较为模糊复杂,可从领导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转变学派及企业社会责任学派四个方面分类,对社会企业研究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3.
基层社会依法治理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参与管理本区域、本行业、本单位内的各项事务 ,并逐步走上法治轨道。在这个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自我管理与依法管理的关系 ,解决好组织机构、管理规范、实现途径和相关的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点,生态法包括主体-客体、目的-手段、有用-有限、自由-限制、利己-利他五对基本范畴.人与自然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自然共同体中的每一物种都有其自身目的,人与自然之间互为目的与手段.受功利主义影响的资源有用论把资源的有限误当作无限,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生态法对人开发自然行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与公平正义密切相联的是法律,法律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公安刑事执法与社会正义相关,从严格执法、追求效率、保障人权、程序正义四个方面来看,社会正义对公安刑事执法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按照传统的公私法划分,很难确定其归属。社会法作为一个全新法域,有着特殊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其法域地位已经确立。经济法的法律本位、调整方式和价值追求无不体现社会法精神。因此,经济法应当归属社会法。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控制是国家主导,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一种治理手段,它通过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及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从而达致一定的社会秩序。在诸多社会控制手段中,法律控制是最具约束力也最为形式理性化的一种。本文简略地梳理了社会控制思想的演化,指出"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有力手段。在对晚清以降的社会控制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控制体系正在由改革开放之前的组织控制转变为1980年代以后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8.
涂尔干是西方古典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和经典作家之一,其社会学理论对后世的社会学及法社会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涂尔干的法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早期经典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在理清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背景、旨趣、渊源、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围绕其法社会学的中心论题和核心内容对其法社会学思想予以解读和概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无法切断的,作为一种治理模式的法治来说也是一样,法治的建构不可能凭空而为.研究法律史途径有三:法律的制度史、法律的思想史、法律的社会史.法治可从价值、规范与社会三个方面来解释,其中的社会解释在淡化法治的价值与规范的同时,必然指向对法律的社会史研究.其中,客观与开放的态度是我们所欠缺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法律的社会史...  相似文献   

20.
法治状态是法治的一个综合性、整体性问题,在法学史上,法学家们已经提供了有关法治状态的多种理论模式,其中一定社会状态是法治状态的实质性组成部分.本文就法治的社会状态模式(即社会标志)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