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攀比之习古已有之,早不新鲜,但于今尤盛。 我辈同胞似乎总热衷于在极化的端点上跳跃行走。在曾经走过的一段并不算遥远的岁月里,大家还在争着抢着说“穷”、比“穷”,似乎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当然,现在看来,那委实是富有闹剧色彩的。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又猛然走进了一个炫耀财富的时代——比“富”、攀比,花样迭出,而且远远与比“穷”的年代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中间有真富而显富的,也有不富而撑足架子装富的。  相似文献   

2.
记者以过路人的身份和几位站在街头闲聊的中年妇女搭讪。一聊起村里的现状,她们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别提了,现在村里人富的富死,穷的穷死,上哪儿去说公理去?!”  相似文献   

3.
邢五一 《中国律师》2011,(10):14-16
2008年7月,修订后的《律师法》开始实施,依据《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律师法》增加了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这一新的组织形式。按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说法,随着律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和合伙人的增加,一个合伙人的过错.要求其他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中国律师》杂志扩版后,越办越好,正像律师们说的那样:现在的《中国律师》好看了,耐看了,信息量大了,保存价值高了,可供研究的素材多了,律师业务的指导性也增强了。这一改革成果应功归于杂志社的全体同志,功归于司法部、全国律协的正确领导。在辽宁也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喜欢订阅《中国律师》杂志。1997年之前,辽宁发行数仅有几百份,1998年之后,省律师协会加大了对杂志改扩版后的宣传,加强了征订工作的指导力度,连续四年来始终保持在2400份以上,基本达到了专职律师人手—册的目标。杂志社的领导让我们…  相似文献   

5.
司莉 《中国律师》2001,(12):64-65
《中国律师》2001年第7期,一百多页的书拿在手里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了,越拿越沉。仿佛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副压在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是一块压在心头大大的石块。于萍泄露国家秘密案、上海建纬所巨额赔偿案、陈德惠偷税案,以及联想前几年的彭杰玩忽职守案件等等,这些案件的结论在法律上似乎是很明确的,但是,一桩桩、一件件却一再发生,不禁使人感到,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律师执业风险是很大的。 上述这些案件,从表面上看,似乎也都有其发生的理由,但是,看了《中国律师》2001年第7期集中登载了这么多关于律师的案件后,…  相似文献   

6.
新的《公司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这次《公司法》的修订意义重大,它不仅对我国公司立法、司法.公司实务、公司法理论乃至我国整个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直接而现实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给律师业务的拓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作为律师,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一机遇,不仅要把新《公司法》的制度、规则和精神灌输给广大企业,同时还要通过诉讼、非诉等律师实务活动,去激活这部被誉为是21世纪最现代化、最先进的《公司法》。不仅要让广大投资者真正成为新《公司法》的受益者,同时也要为我们广大律师创造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通过对新《公司法》的学习和研究,笔者发现,新《公司法》在以下三个方面将给律师实务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2010年,北京律协率全国行业之先发布《北京律师社会责任报告》,不仅在行业内引发对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也增加了社会各界对律师群体的认识,有助于律师良好社会形象的提升。在拉丁文中,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字面含意是"为了公共利益",这也是国际社会对律师职业的通行认识。北京律协在首先发布《北京律师  相似文献   

8.
我是1992年5月认识《中国律师》的,当时我在法院工作,5月18日随院长去省高院办事,领导去汇报,我在接待室里随便看看报纸杂志,翻翻这本,看看那本,翻着翻着,一本《中国律师》进入我的眼帘,本想随便翻翻,谁知越看越上瘾,、越看越想看,那上边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以致于院长让我买烟的事也放在了脑后。等院长汇报回来。问我要烟。  相似文献   

9.
曾焕健 《中国律师》2004,(10):90-90
一部好的法律,其中的规定应当相互一致,但现行《律师法》,由于对司法行政机关的定位和法律责任的不一致,导致了管理在一定程度的缺乏。《律师法》修改在即,笔者仅就《律师法》存在的一些立法问题,谈点个人的想法,供修改《律师法》时参考。《律师法》立法中的不一致《律师法》是调整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行为规范及其法律关系的一部部门法,是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的行为标准和依据。自1996年5月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律师法律服务市场、促进律师行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律师法》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了立法中的问题。《律师…  相似文献   

10.
庄春英  薛春喜 《中国律师》2005,(12):44-44,45-46
3、关于律师会见权。侦查、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权力几乎是无限的,而且规定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回答讯问(《刑事诉讼法》第93条)。与之相对应,《刑事诉讼法》第96条虽然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1998年1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六机关联合发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也明确规定:“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但律师会见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实践中各执法机…  相似文献   

11.
近日在《律师与法制》(2003年第一期)读了北京大学陈瑞华教授所写的《律师制度与司法改革(上)》一文,文中谈到法曹——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者存在的各种问题。既有批评,又有激励建议,可谓思路开阔,有的放矢,本人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12.
“律师在所承办的案件判决后,应会见委托人,征询意见。判决正确,劝其守法、服判;判决不当,可支持上诉。”这是某市司法局在《法律顾问处工作试行细则》中的一条规定。可是也有某些地方不准律师会见被告人,甚至阻止上诉。相形之下,某市司法局这一规定更显得难能可贵了。司法实践证明,律师在所承办的一审刑事案件判决后会见被告人,征询其对判决的意见,然后再根根具体情况做被告人的工作,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实施法律,保证案件质量,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罪犯思想改造,提高律师办案水平均有积极意义。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暂行条例的规定,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文章,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讨论,对当时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的人们思想的转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更迭,社会矛盾也在发生着嬗变。在律师界,当今,刑事辩护所反映出来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中国律师》杂志拟从2002年第4期开始展开一场“刑事辩护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参与,中国律师刑辩的路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4.
律师诉讼权利救济的价值分析与程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烽 《中国司法》2008,(8):55-58
一、《律师法》对律师诉讼权利的修改 (一)进步:权利扩展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律师法》。新《律师法》对律师权利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既有对律师执业资格、执业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上更加细化的规定,也增加了律师在诉讼过程中诉讼权利保障的内容,如在会见、阅卷、调查取证这三个“老大难”的问题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规定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须经批准,不被监听;将律师有权查阅、  相似文献   

15.
新《律师法》研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新《律师法》的总体感觉 (一)检察官感觉 有的认为,新《律师法》增强了律师的辩护权利,是国家法制进步和文明的体现,检察机关要调整执法理念,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维护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使国家打击犯罪的力度不受影响。因此,我们要注意学习和理解新《律师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积极面对和解决《律师法》施行后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痛并快乐着     
在《律师与法制》第4期的“律师沙龙”中,王义律师倾诉了《律师的种种尴尬》,情真意切,引起了我的共鸣,使我浮想联翩、思绪放飞,也想表达点什么,于是就有了一种克制不住的冲动,形成了以下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到1998年1月1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实施一周年。一年里,“两法”施行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在此,我们选择了其中与律师执业相关的重要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1997年1月1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实施,从1980年起施行了16年的旧《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暂行条例》同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对近10万中国律师而  相似文献   

18.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文章,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讨论,对当时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的人们思想的转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更迭,社会矛盾也在发生着嬗变。在律师界,当今,刑事辩护所反映出来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中国律师》杂志拟从2002年第4期开始展开一场“刑事辩护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参与,中国律师刑辩的路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9.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文章,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讨论,对当时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的人们思想的转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更迭,社会矛盾也在发生着嬗变。在律师界,当今,刑事辩护所反映出来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中国律师》杂志拟从2002年第4期开始展开一场“刑事辩护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参与,中国律师刑辩的路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20.
何悦 《中国律师》2008,(9):33-33
修订后的《律师法》正式实施后,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执业权利规定的冲突。全国十一届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何悦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一份关于“尽快将刑诉法与律师法内容相统一”的提案。全国人大法工委的答复可以回答持续至今的《刑诉法》和《律师法》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