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和处理事物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的存在状态的观念形态,它的转变根源于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因此,随着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我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也要不断地转变。“三个代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的是她从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完成了又一次历史性改造的转变。只有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掌握她的精髓,深入地思索和体悟她的深邃的内容、创新的精神和伟大变革的关键。如果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新理论,或将新理论纳入旧…  相似文献   

2.
闫顺利  闫连朵  杨松梅 《前沿》2010,(14):47-50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但对此有着大相径庭的解释,主要是: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实质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确立之后仍存有未尽问题: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也进入了第二学年的实验,《生活与哲学》作为新的课程模块也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启迪人的智慧的学问。它不像自然科学对事物的确定性认识那样强,不是在是与非的两极作非此即彼的判断,也不是镜面思维,由此及彼。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不是记住自己“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因而,《生活与哲学》的教学既要遵循中学教学的一般规律、一般原则,更应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教学要…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学不仅是一种哲学学说,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我们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它的“表象思维方式”,而遗忘了它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从“表象思维方式”和“本体论思维方式”两个维度理解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挥之不去的疑惑得到合理的解释,形而上学存在的合法性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5.
凡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人,皆知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这一命题,然而,对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它是与理性思维方式相对应的方式;有的认为它是政治和道德的方式。笔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实践精神掌握,顾名思义,是对事物给予实践掌握精神形式,或对事物给以精神掌握的实践形式;是对实践中的事物的精神掌握,或是对精神中的事物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哲学反思特指一种思维活动的方式。它是"不淳朴"的思维,尤其在自觉到思维与存在的差异性之后,为了寻求世界得以存在的本质规定,思维先行以自身作为对象审视,反省思想何以可能的条件。其运思的领域包括一切思想构成自身的根据和前提,使得哲学从深度和广度上发挥无限的批判效力。研究和探讨哲学反思的重要意义在于,突出地展现哲学理论思维的独特性质,因而,有助于进一步澄清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通过哲学反思能够最切近地理解哲学作为形而上学面向世界的特殊发问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蕴涵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由"斗争哲学范式"到"建设哲学范式"的转换;由"谈人色变"的哲学到尊重利益的"人的哲学"的变迁;由纯粹的"思辨哲学"到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的转向;由自我放逐的"学院哲学"到关注现实的"政治哲学"的凸显;由自我对话的"封闭哲学"到开放发展的"生成哲学"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陈思莲 《前沿》2011,(21):67-70
人类总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世界角度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要探讨哲学思维方式的真正特征,必须要从哲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本文仅围绕"蜘蛛结网"的角度来解读从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文中逻辑归结点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才是目前较为合理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卓洁辉 《前沿》2010,(19):60-65
从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与本质出发,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或评价标准背离了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与本质,使民事法律行为成为徒具工具功能而失却制度价值的"躯壳"。从民法调整方法角度观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评价表现为效力性评价,而不是合法性评价;合乎法律行为的生效规则与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并不等同,两者的作用机制、制度目的各异。最后,基于民法的自治法性质,法律行为为"法律允许的行为",具有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性"。故而,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并根据民事表意行为是否与民法规范的规定一致,采用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性、违法性标准对该行为进行评价是无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张兵 《前沿》2010,(5):20-22
理论界一直流行着这样的哲学命题:"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可命题本身却存在着诸多的自相矛盾之处。通过对先哲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问题论述的深入考察,获取到其真实合理的关系是:每一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和个性皆寓于个体之中。共性和个性是个别事物的两方面性质。它们在抽象中相互对应、在现实中共处一体,个别或个体为它们的共同依据和载体,而两方面性质之间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寓于"或"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11.
董长城  敖翔 《传承》2011,(30):67-69
"利维坦"作为霍布斯式主权国家学说的代名词,在政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维坦"是霍布斯社会契约论的产物,因此有必要从契约论的视角对"利维坦"加以研究。按照契约论的一般理论结构,将从契约的基础、契约的缔结两方面去考察"利维坦"诞生的必要性、合法性。在经过以契约论为线索的分析与研究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旧时代冲突在"利维坦"上打下的烙印,对霍布斯政治哲学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并指出研究"利维坦"对于现代国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庄案"的判决结果存在3个法律问题:李庄是否构成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刑法》第306条的设置是否具有合理性?辩护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如何?简单案件的法律推理是按照"法律规则+案件事实=判决结论"这样的三段论方式进行的,这种推理方式体现了公正执法的思维,起着维护法治"过滤器"的作用。但是,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核心精神,在法律推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排除道德和价值因素。法律判决追求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它不仅受公正的执法手段的约束,还要受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的约束。因此,有必要从道德和伦理价值方面考虑"李庄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林国标 《求索》2014,(11):16-19
"中""和"指矛盾中的统一和多样中的均衡,指最高程度的和谐与秩序。"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和思想文化的总纲领。对于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的"中""和"思想,可以从多重维度对之进行解读。从存在论视域看,它是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根本规律;从发展观视域看,它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原因、动力和机制;从方法论视域看,它既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实践方法,即一种人类相处之道和社会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哲学凭借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哲学 ,凸现鲜明的当代特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实践思维方式就是以人的现实实践为核心 ,是“从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性和客观性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 ,以本原存在和超越形态在现实活动中的统一关系为依据 ,去观察各种事物、理解现实世界、回答两重化矛盾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凭借实践思维方式 ,克服了以本体论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传统哲学 ,从而完成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首先 ,实践思维方式使马克思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之所以为本体论 ,就在于它把对…  相似文献   

15.
熊进 《桂海论丛》2009,25(3):28-32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的事物的本质力量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上的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有效发挥的途径可以具体分为凸显问题意识、优化思维方式、健全创新体制和尊重学术规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政治哲学作为人们对政治事物的普遍性知识的探求,它在最高层面上为评价、判别和概括政治现象提供价值准则和认识方法。它既是一种哲学,又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理论,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哲学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政治认识论和政治方法论。所以,自从古希腊有了城邦,政治哲学便有了它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哲学层面与大家重点谈三个概念,一是哲学价值问题,二是价值,三是价值观念。(一)首先要理解价值问题是个什么问题,从哲学上看,两千多年以来,我们的哲学思维和我们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都不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是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哲学就被冠以"爱智慧"之美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到了近代,受科学主客二分知识论框架的影响,知性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哲学的领域,哲学也就此被烙上了"知识至上"的印记,使本是"智慧之学"的哲学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爱智"之本性,变成了"知识之学".由于哲学智慧之缺乏,不仅使当代人无法摆脱其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同时也使哲学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所以,若要拯救哲学,必须使哲学回归其"爱智"的本性,使哲学真正成为一种"智慧之思",从而对人类的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理论思维是人特有的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素质,其中唯物辨证的思维素质是其实质和核心。我们时代呼唤着这种素质,因为它不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和从事其它活动的基本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掌握和实现党的政治要求(包括决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理解和对待高科技事物有着特殊意义。形式逻辑和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训练,以及注重实际应用中锻炼和提高是加强人的理论思维素质培养和应用的重要方式或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 ,对于哲学的定义历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 ,但哲学作为一门认知科学似乎早已成了共识 ,那么如果说哲学和政治结合 ,我们显然可以认为是哲学被应用于政治。而艺术是一般被定义为对人类一切美的思考和创作 ,这样一来 ,乍看上去 ,似乎艺术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 ,这当然也不对 ,“善辩”是一门语言艺术 ,如果被应用到政治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中国先秦时期语言辞令的艺术性就往往很大地影响着外交斡旋、谈判的成功率。然而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文学家、美术家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的学者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是很狭隘的。他们的哲学、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