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文化遗产异常丰富,涉及人们生活、休闲、发展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组织遗产和知识遗产,并以此探索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遗产建设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探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文化遗产对志愿服务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第29届奥运会与第16届亚运会分别与北京、广州相继成功举办。这两届运动会都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一个全新转折点,实现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突破与升华。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广州亚运会,其志愿服务的经验都成为中国志愿服务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当及时地对这些志愿服务文化遗产实现转化,为各地区所用。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奥运会与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特点以及北京与广州当地的志愿服务特点,以此二点为背景,进一步对北京奥运会与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进行了比较。笔者希望通过这一比较,能够更加深化北京奥运与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对中国乃至世界志愿服务的重大意义,并能够对二者文化遗产的实践性转化起到参考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是既北京奥运志愿服务之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的标志性事件,也将成为推动广州乃至全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3大国际赛会的志愿服务特色进行比较,有助于预测和分析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条件、需求,和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将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赛会。广州亚运会既是对主办城市综合实力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广东志愿服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广州亚运会有助于传播广东志愿服务,促进广东和各地志愿者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让更多公民了解、认同并参与志愿服务,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刷新了奥运志愿服务的历史,成为现代奥运会志愿服务的里程碑。总结北京奥运志愿者服务经验,打造广州亚运志愿服务模式,是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志愿服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广州是中国开展志愿服务最早的地区之一,与港澳接壤,公民社会发育旱,社会参与程度高,志愿服务历史源远流长,这对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开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借鉴北京奥运等一些有益的经验,创造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模式,将会使广州的亚运志愿服务成为我国志愿服务花园中又一美丽鲜艳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创新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大型国际赛会都离不开志愿者的精湛服务,也成为志愿事业繁荣的土壤。近年来,很多重大国际赛会先后在中国举办,大大促进了志愿服务这一崇高事业在中国的发展。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预计将有几十万志愿者参与服务。广州市正在以此为契机,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特色,力求创造统筹协调、多元参与、创新组合、网络延伸的亚运会志愿服务新经验,全方位创造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7.
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在借鉴深圳义工联首创“五星义工”,北京奥运会首创“微笑圈”等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志愿时”的组织激励与生活时尚理念。“亚运志愿时”是指志愿者通过参与亚运会服务的时间计量获得的心理认同与荣誉标示。具体解释涉及时间计量、心理认同、荣誉标识3个概念。“红豆”志愿时、“绿叶”志愿时、“广彩志愿时”、“帆船”志愿时、“五羊”志愿时是具体的象征物,将广州文化历史,广州人友善热情的特色充分体现,在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8.
2010年,亚运盛会将在广州举行,这将为志愿精神在华南地区的推广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广州亚组委适时地提出了“亚运志愿时”的品牌理念,作为传递志愿精神的时代话语,不仅有利于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亚运志愿服务,营造全民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社会氛围,保证亚运会各项赛事的圆满完成,而且有利于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从中发现新生活、创造新生活、共享新生活,更好地诠释广州作为首善之城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辛劳的汗水,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也成为了一张城市名片。本文通过对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的阐述和分析,从中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重点阐述志愿服务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以及在如何协调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北京奥运会已成为过去,然而,盛会期间100多万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却继续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整个志愿队伍的组织管理工作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志愿者的招聘、管理、培训、激励到最后如何在盛会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给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留下宝贵的经验,更是为2010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树立一个好榜样。  相似文献   

11.
改革30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工人权利意识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人权利意识的发育程度与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培育工人权利意识,政府、工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任重道远。培育工人权利意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从权利意识的发展水平上来看,就是要引导工人从认知到行动、从非理性维权到理性维权;从权利的主体看,就是要引导工人从仅仅关注个体权利到维护集体权利和群体权利;从权利的内容看,就是要引导工人从关注生存权利到关注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2.
成教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目标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高校成人教育必须以培养具有道德修养的和谐社会公民、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大学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的从业者作为成教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目标,在公民素质教育中寻求礼仪素质教育的契合点,科学设置成教礼仪课程,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掌握礼仪原则,形成良好的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香港《雇佣补偿条例》(保险),未能涵盖某些高风险行业工人的工伤权益,保险业界为此推出"联保计划"。但是,由于保费过高,令一些雇主不按法例购买劳工保险。一旦发生工伤意外,雇员的工伤权益将受侵害。为了堵塞法例漏洞,编织完善的工伤病保障网,设立中央补偿保险机制这一公共政策,已成为工会、政府及保险业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职工民主管理法制化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制定一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工民主管理法显得迫切而且极为重要。在民主管理的立法中,首先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确民主管理立法中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管理关系和为保护劳动关系和实现管理关系而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都应纳入民主管理立法的调整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企业民主管理是相对于企业专业管理而言的,主要是指职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民主管理从立法角度来看,立法宗旨应当如何定位,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有哪些,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权如何界定,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与其他形式的关系,立法对提高职代会制度的影响以及监督执法等几个难点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是确定损害赔偿纠纷侵权人承担赔偿范围的依据之一。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制度为劳动能力丧失的判断提供了客观标准,但对扶养费关系涉及的边缘人群应更多体现法律规范的政策功能。遭受侵害的权利人提起赔偿之诉时,应适用劳动能力丧失说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范围,就扶养费计算标准而言,则应适用生活来源丧失说,从而在保障权利人全面受偿的同时不致对侵权行为人施以过分苛责。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公众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要正确定位与党委、政府、企事业行政的关系,工会干部要努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业民主是依据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分享管理”和“机会均等”原则发展而来,其核心是员工有权参与涉及其自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和管理。确定工会在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权限划分,是企业民主管理立法的难点。通过立法确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民主管理形式和方法,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对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的应收账款数额大、周期长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在尽量不减少收入的同时,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至最低。信用管理的出现将给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主体的法定职责和共同愿景。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必须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认真研究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和对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