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2.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秘书将一本纸张已经变得发黄的《调查工作》小册子,送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见到阔别数十载的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对自己调查的成果非常珍惜。他丢失《调查工作》这本小册子后,就像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并多次说:“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并不喜欢,但这篇《调查工作》我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3.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秘书将一本纸张已经变得发黄的《调查工作》小册子,送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见到阔别数十载的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对自己调查的成果非常珍惜。他丢失《调查工作》这本小册子后,就像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并多次说:“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并不喜欢,但这篇《调查工作》我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中央教科所有关领导慕名来到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调查农村“留守孩子”问题。面对一所所优美的校园,面对师生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调研组竖起了大拇指,一个湖区农业大镇能有如此好的教育.不简单!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没有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到基层走访,发现有的领导喜欢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前加个“老”字。为何要加个“老”字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有些领导对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和处理好,加个“老”字可以夸大问题原有的难度和深度,借以掩盖自己领导水平欠佳,工作方法不当。二、有的领导对一些能办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说成“老”问题,表明问题是出在前任手上或别人身上,以推卸自己分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对领导干部、领导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强调了“要有创造性”。本文就创造性与领导工作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创造性是领导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创造性是一个好的领导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每一个优秀的或者称职的领导工作者,他的工作必须是也必然是有创造性的工作。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创造性,没有一点创造精神,他就不能担负领导工作;如果担负了一定的领导工作,他也不能胜任,不能把工作做得有生气、有声色、有特点、有成效,而只会在工作中处处保守,时时被动,总是落后,显得暮气沉沉,步履维艰,了无活力,毫无建树,无所作为,最后只能贻误工作。一个没有创造性的人去做领导工作,他的工作也就必然没有创造性,必然是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数。”这是山东省临沂市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的肺腑之言。王廷江,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他帮助集体、乡亲致富的事迹早已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江泽民同志曾热情称赞他“了不起!”“不简单!”“好样的!”请看王廷江的“不简单!”他把600万元的个人资产无偿献给了村集体;他率领全村老少苦干实干,在短短6年里,使全村人均收入由300元增加到6000元;他对集体,对他人慷慨大方,对自己却十分节俭,每次出差,不是带些煎饼、咸菜、方便面,就是找个小饭店买碗面条或几个包子充饥;为了使乡亲们早日住上…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2,(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改进作风,深入实际,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并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议过多,请领导同志出席事务性活动过多,各类文件简报过多的情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影响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利于各级党委和政府集中精力抓工作。为此,要把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作为全面实践“三个代表”要求,认真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  相似文献   

10.
工作的感言     
工作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愿望。一份好的工作是自己能力和地位的体现。在我的周围,我时常能感受到人们对自己工作的热情追求,即使是他告诉你,“我的工作好累呀,今天领导又让加班了,又要写稿子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只能证明,工作中他是如何得到重视和重用的。叫苦叫累只是一种形式,形式背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快乐。即使他不会直接赞叹你的这种说法和观点,但如果让他失去这份工作,你就能看出他的无聊和失意。工作中大家都在努力,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高升,害怕失意和孤独。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4,(2)
记他一笔“人情帐”方海洋不久前,听说了一件事:某地一位税务干部忠于职守,清正廉洁,颇得同事和群众的好评。但是,有某领导为亲友免税事向他说情,遭拒绝后,该领导便对他没有好脸色。因不通“人情”,使这位干部日子“难过”。日常工作中,总有某些党员干部,包括某...  相似文献   

12.
1969年,“九大”召开,胡耀邦作为八届中央委员参加了“九大”,但没有被选为新的中央委员。“九大”之前和会议中间,有不少负责人找他谈话,让他写一个“深刻的”检查,说他是“红小鬼”出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仍然可以当中央委员。可是,他没有写这样的检查。他说:“禄这个东西要看透。如果为了禄出卖灵魂,活着有什么意思?长征的时候死了多少人,那时候哪里会想到能有后来的禄?我还能劳动,自己能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北辰区老干部局把在各镇街、委局担任志趣协会负责人的20多名老干部请到了“老干部之家”,让他们给北辰区的老干部工作提一提意见和建议。令主办者没有想到的是,老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的全是感激之情——“感谢区领导对我们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我们现在是衣食无忧,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我的孩子再就业后干得不错,让领导费心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无论是搞好关系,还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女子当了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要记得这个游戏。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而且要让他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讲那么多。  相似文献   

15.
有位朋友,事业有成,家庭圆满,房子、车子、孩子,样样让人羡慕,可他总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所以拼命工作,节假日也不肯停下来休息片刻。直到有一天病倒了,他才猛然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真的已经很好了,只可惜.自己一直奔走在前往“更好”的路上.忽略了眼前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湍水石 《党课》2010,(13):126-126
不久前,笔者参加一次紧急会议,领导讲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仅用时两分钟。最后他说:“今天没有准备,讲的全是自己平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75年邓小平一复出,就大刀阔斧地开展全面整顿工作。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形势十分混乱的情况下,要搞好这项工作是不容易的。“文革”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邓小平搞整顿不能公开否定“文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搞好整顿就要讲求艺术。“文革”有多大的成就,邓小平当时一句也没有讲。他  相似文献   

18.
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上任伊始,往往希望自己能踢开头三脚,以便在短期内树立起威信。因此,他们上任后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有的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有事与愿违者,他们不仅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还给工作带来了新的隐患。这主要缘于这些领导干部没有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在不能客观而全面地掌握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盲目的改革,最后必然导致失败。 一般来说,假如上届领导的“炉灶”垒错了,新任领导重新垒灶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前任领导的“炉灶”没有垒错,新任领导依然要弃了原灶垒新灶,灭了原火…  相似文献   

19.
陈昊 《党史文苑》2008,(11):21-26
毛泽东晚年选定华国锋当自己的接班人,并将他调到北京,进入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1976年4月担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叶剑英等老干部是真心诚意地支持华国锋工作的。“四人帮”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在表面上也服从华国锋,甚至还有要拉华国锋入伙的打算,至少在公开场合,他们是表现出服从华国锋领导的样子的。有这样一件事可以证明毛泽东在世时“四人帮”在表面上是服从华国锋的领导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要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指出:“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