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在有一种见多不怪的现象,就是有的党员干部在自我批评时,对讲"学习不够"津津乐道,没有一点羞愧的感觉,而事后又依然如此.下次再自我批评时,还是"学习不够",把学习不好当作一种"光荣的缺点"扛着,认为"学习不够"既不是立场问题,也不是品质问题.这样做看似有自谦自责之意,实质上是自我放任,不当回事.  相似文献   

2.
危机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一种突出表现.它对于领导者来说,既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机遇.把握得好,处理得当,既可以挽狂澜于即倒,有效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又可以锻炼能力,展示才干.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那么,当危机到来的时候,领导者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专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身体虽有种种不适,但经医院检查又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身体状况.人一旦生病,看上去为突发,其实都有一个由"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生病"的渐变过程.因而,专家提醒人们要注意"亚健康"状态,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来,其社会反响十分强烈,不但媒体在助力助威,老百姓也开始"群策群力"地行动起来.但是,如果我们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仅仅看作是资源紧缺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一种临时救急的社会管理手段,一种道德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5.
"一纲四目"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一纲"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四目"则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这个由毛泽东率先提出而由周恩来归纳的"一纲四目"的构想,初具了后来由邓小平设计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要素.本文试图就"一纲四目"提出的特定历史环境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面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违规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种沉默.一种是"有偿沉默",即得到了某些"封口费"之后而保持沉默;另一种是"无偿沉默",虽然没有直接的利益回报,但为了不得罪人或维护某种稳定而沉默不语. 某些新闻单位一方面对发现的腐败现象和丑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另一方面亦不拒绝利益交换.如果被调查者送上一定数目的赞助费或广告投入,他们就召回记者,停止调查.  相似文献   

7.
杨威 《唯实》2004,(12):10-12
"反思"作为"反复思考"、"反身思考",首先是一种"后思".通过反思,人们省察以往过程和已有事物,以实现自身思维和观念的提升.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后思"型反思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有必要建构一种"超前性反思",即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可能前景而进行的反思.超前性的反思是一种新型的理论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朱佳木先生指出:口述史不仅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工作方法,一种成果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理论.它突破了以往历史著述偏重于政治和上层、较多地"自上而下"写历史的传统,使普通人的生活、社会的变迁、人民大众对历史的认识更多地走进了史学领域,从而有助于把"自上而下"写历史和"自下而上"写历史结合起来.这种新的史学方法、形式、理论,特别适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我党一贯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台、港、澳地区与祖国大陆长期处于一种母子离散状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分别提出了"一纲四目"与"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与愚昧,的确有孪生关系.但存在决定意识,愚昧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现象的产生,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原因,许多问题因素汇聚到一个人身上,"出事"是一种必然.因而贫困,不能简单地让贫困者"买单".  相似文献   

11.
在1946~1947年间,中国言论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新五四运动"主张.一是国民党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二是共产党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三是美国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这三种不同的"新五四运动",对五四的解释互不相同,但又都是政治性的,都是从现实的政治需要出发,为各自的政治立场服务的.所谓"新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宣传和民众动员运动,它反映了战后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分化互动及中国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时下,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一种"群众工作恐惧症".这种状况应当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其外在表现就是干部"怕"群众."群众工作恐惧症"的表现有多种形式,概括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党史纵览》2006,(9):24-25
"伙食尾子"这个词,当今的人们可能未必知晓它的含义.其实,它是由红军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种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人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宣言,这标志着"和谐"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分类的标准载入史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  相似文献   

15.
作为钱钟书先生的私淑弟子,笔者感到不仅与<我们仨>有一种书缘,更与"我们仨"有一种情缘.本人愿拣拾起一些记忆的碎片,在"想象与怀意"中连缀起来,奉献给各位朋友.  相似文献   

16.
王通讯 《当代贵州》2013,(15):65-65
"生态位"概念是美国学者R.H.约翰逊于1910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简言之,就是一个物种的食物、习性、栖息地等生活要素的集合。最近,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贵州某喀斯特山区,生活着一种叫做"金线鲃"的鱼,还有一种叫做"白兜兰"的兰花,这两种珍奇物种只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反思并批判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居于"正统"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趋向,一种是"正统"唯物主义趋向,另一种是或明或暗地与若干唯心主义思潮相融汇的趋向,认为这两种趋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修正和歪曲.葛兰西倡导"实践哲学",力图通过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社会历史实践的本体论革命,纠偏"正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歪曲,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真义.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之所在,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解决"究天人之际"这一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思路."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又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作为生态伦理观,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它对我们建构现代生态伦理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零缺陷"管理的思想 "零缺陷"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提出的重要管理思想."零缺陷"原本是对质量工作的要求,也可以说是质量管理的目标.将追求"零缺陷"的思想导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管理活动,即形成了"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活动就是统筹企业全部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构成系统化的以"零缺陷"为追求目标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中的每个子系统由不同的过程构成,每个过程都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要素,它们既影响着过程的发展变化,又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地转换角色."零缺陷"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第一次就把事做对、做好.如果第一次不能把事情做对,势必就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继承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并将其发屣为"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兼济"是白居易的终生追求,"独善"是他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修持方法.白氏这一人生哲学,既是时现实的妥协,又是基于对严酷现实的冷静思考后理智的退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