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太宗东征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中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大唐盛世即将来临。这一年,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成继位。大唐立国之初,正在平灭各地割据,对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一视同仁,同时册封为藩属。但是高句丽仍企图独霸一方,和北方的突厥结盟对抗唐朝,还切断了新罗和百济的入唐陆路,防止二者同唐朝交通。新罗、百济改走海路,到长安告状,要求制止高句丽的恶行。唐高祖派使者到高句丽调解,荣留王不敢再抗命,当即封表谢罪。  相似文献   

2.
武斌 《侨园》2022,(4):42-46
<正>一高昌,即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它是汉唐时期的西域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代的时候,高昌就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隶属凉州敦煌郡。五胡十六国时期,高昌乘中原战乱之机,建高昌国,实际上是以中原汉族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教子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李唐王朝的帝业千秋万代不败,十分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特别是当太子承乾由于深居宫中,腐化堕落,被废为庶人,更引起了太宗对后代教育的重视,并且注意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据《贞观政要》,唐太宗经常用现实生活的感受,以事喻理,进行诱导,促使皇子联想思索,将来做人君时,如何治理天下。贞观十八年,有一次太宗和太子李治一起吃饭,太宗指着饭菜问李治,“你知道这饭是怎么来的吗?”李治回答:“不知道。”太宗说:“这饭是通过农民艰苦劳动得来的。要不误农时,按时耕耘播种,才能打下粮食,有饭吃。”有一次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4)
《贞观政要》是记载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中君臣讨论政事的政治文献,书中记载了大量唐太宗及其大臣们有关国家政务活动的实践和言论,其中也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贞观政要》中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探讨其在当代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治国有方的明君之一,他的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不解之谜.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时年28岁,史称唐太宗.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即位时还面临着分散于备地的李建成、李元吉余部和突厥军不断地骚扰等紧迫问题;又值连年灾荒,更造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的巨大困难.《贞观政要》中概括这一时期的情况说:“太宗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但到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关中粮食丰收,又加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而因很快使各地“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因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这便是历史上所称誉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也因此为人们所称颂.杜甫在路经唐太宗昭陵(位于今陕西礼泉县)时,便无限钦敬地赞叹:  相似文献   

7.
晓思 《各界》2008,(12):55-57
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期间,之所以能够使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并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还与李世民的任人能够“唯贤”并重视“纳谏”有很大关系.他所谓“以人为镜”,说的是要能接受大臣的批评谏诤;从不同的意见中,了解朝政的失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而能否任用贤才,又是能否得到忠告的一  相似文献   

9.
《资治通鉴》载:贞观九年,唐朝已成盛世.国库里积蓄了五、六年所用的粮食,老百姓家中也存余了三、四年的粮食.一年之中全国的监狱里,仅关押了二十九名犯罪的人,对此昇平景象,举国上下一片拥戴赞颂之声.是时,齐州有个叫段元冲的青年人,却大肆攻击唐太宗,指责他把国家还没有治理好.这个举动,引起朝廷文武百官的极大愤怒,上疏请旨立斩.太宗御案批曰:  相似文献   

10.
王杰 《侨园》2014,(2):53-53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后,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1.
李如 《侨园》2013,(10):47-47
<正>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却出人意料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还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  相似文献   

12.
人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产生效益,而使用人才的重要一条是合理搭配、唐太宗李世民可称得上深谙人才搭配术的高手。  相似文献   

13.
刘诚龙 《各界》2014,(6):3-3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  相似文献   

14.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从唐高祖手上接过大唐江山,为了一洗前朝积弊,打击官员腐败,澄清吏治,太宗皇帝动了一番脑筋. 为了摸底官员群体中到底哪些人是贪官,唐太宗用了个“小方法”——秘密派遣亲信故意去行贿要害部门的官员,就是“钓鱼”.有鱼饵,果然就有“鱼”上钩,“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唐太宗立即派人把这个司门令史给抓了起来,并且要杀他以警诫其他官员.  相似文献   

15.
宋朝名相寇准,有一门生叫丁谓。一次寇准的胡须上沾上汤饭,丁谓瞧见,忙上前将老师的胡须梳理整齐。这就是那个广为人知的“溜须”。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具有方法论的含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实质是批判的,是反形而上学、反体系的,其终极指归在于原初地描述变动不居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而为人们理解和变革现实生活世界提供指示.只有符合这一实质的方法才能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德先才后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一一一年上记载,赵、韩、魏一一一个诸侯国在晋阳大败晋国智伯的军队,并瓜分了智家的领地田土。在谈及智伯灭、工的原因时,司马光评论说,*智伯的灭亡,在于他多才少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为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颖、明察、坚强、果我.!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诗人。才是德的辅助资本,德是才的中心统帅。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入。挑选人才的标准,如果得不到圣火、君子而委任,…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对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使用人才进行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论述。这不仅是对人才的最新理解和科学诠释,也为我们今后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南。  相似文献   

19.
张昌华  吴晓梅 《各界》2014,(7):86-89
史量才的“第一桶金” 史量才出生于南京市江宁,原名史家修。父史春帆与友人合伙在松江泗泾镇开了爿泰和堂药铺,因邻居南货店失火而家毁。史家修本想出国留学,后就读于学杂费全免、以“振兴实业”为职志的杭州蚕学馆。  相似文献   

20.
蒋元明 《民主》2005,(3):46-46
站在北玉山上,俯瞰饱经沧桑的旅顺港:海上几座小山,屏卫港口;中间那座山,一条细尾弧形伸进港内,形成港道——真是一个天然的良港!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一个基地,后又变成了沙俄、日本的军港。在港外的黄海上,曾爆发了两次大海战。一次是中日甲午黄海大战,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就是在那儿壮烈殉国的。十年后,日本和沙俄海军再次黄海大战。两次海战,都是日本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