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00,(11)
5月2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  相似文献   

2.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其核心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现和平统一。 1 995年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①这是八项主张的精髓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原则。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台湾当局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暗地支持下 ,不断地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同“台独”、反华势力斗争 ,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一、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含义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周恩来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和原则,而且在实践上也为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周恩来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实现祖国统一,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形成,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十多年来,我们坚定地执行这一方针,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重申,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江泽民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江泽民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高度自觉地肩负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并为此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又一次强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任务,并全面论述了它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和创造精神的杰出表现,是我们党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根本战略方针。这一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指导原则,既充分从实际情况出发,又用新的办法来解决新条件下的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尊重事…  相似文献   

7.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轮渡公司船长、共产党员魏又明从1979年当上轮渡水手开始,就决心献身轮渡事业。水手工艺有近百种,比如缆绳一般20公斤重,甩绳子得会用“巧劲儿”,“水手结”的打法也有上百种等等。他主动向老师傅请教,刻苦练习。多年的磨砺与积累,使他在1996年当上了“武汉市青年文明号”轮渡2号的船长。而这一年,刚上任的他又面临着轮渡公司的第一次“大分流”。随着轮渡客流急剧下降,部分船员将被分流到市公交公司。那时公交车司机的月薪比船长高出许多,大部分人都走了,魏又明却选择了留下。他说:“我喜欢开船,而且我相信武汉轮渡是不会消亡的!”20…  相似文献   

9.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这一基本方针,努力促进和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是新时期一项艰巨任务。本文试从促进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经济动力和途径方式几个方面略抒粗见。 一、促进统一的政治基础 海峡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是国共两党能否达成第三次合作。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都是经过认识上逐步发展而最终达到一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推动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对于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认识。从而促使孙中山毅然确定联俄、联共、  相似文献   

10.
张久营 《探索》2003,(4):42-45
半个多世纪以来 ,海峡两岸关系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 ,尤其是近年来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严重曲折 ,但就基本趋势而言还是前进的 ,在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大方向稳步发展 ,解决台湾问题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正日趋成熟。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新的世纪 ,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 ,本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精神 ,进一步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 ,江泽民同志的“为促进祖国统一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八项主张 ,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四点对台工作意见 ,扎实做好促进统一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 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中,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并且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现实,顺利地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体的方式和步骤,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理论,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一、…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根据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也不容许江泽…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联组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七年来的对台工作实践证明,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的精神。当前,重温这篇重要讲话,对于深刻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进一步做好新世纪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对台工作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6.
声明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声明揭露了陈水扁四年前信誓旦旦地作出的所谓“四不一没有”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无诚信。他说不会宣布“台独”,却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他说不会改变所谓“国号”,却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他说不会将“两国论入宪”,却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他说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却千方百计地利用公投进行“台独”活动。他说没有废除“国统会…  相似文献   

17.
东方 《湘潮》2023,(2):11-15
<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在实践中首先被运用到解决香港回归祖国问题上,并取得成功。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不懈努力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并不断完善对台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 )进一步明确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定位 ,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 ,揭露台湾当局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分裂和“台独”言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①。90年代台湾问题的解决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一方面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超强 ,中美当年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合作基础被严重削弱 ,曾经为遏制苏联而形成的一定意义上中美战略盟友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一国两制”,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党和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实行“一国两制”不仅有利于港、澳、台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且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对外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再次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澳台关系在20世纪有三个重大转折点,1966年澳台关系全面断绝;1998年,澳台关系逐步恢复,台湾政权在澳门设立了半官方的机构;1999年,澳门政权回归中国,2000年3月台湾政权由国民党执政转为民进党执政,澳台关系在“澳门钱七条”的原则指导下,顺利发展,特别是在双边航空、旅游、贸易、劳务合作等方面上长足发展,澳台关系不但不受到目前两岸关系停滞的影响,还将在21世纪里促进两岸关系,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