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国涌先生这本《大商人》,以事实的描述为主,着眼于那些带有历史体温的细节,读者可以从多重角度去读,每一个角度都可能找到你想寻找的东西。美国小说家辛格曾说,观点会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过时。《大商人》里面呈现的事实,为我们勾画了半个多世纪前中国两代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像,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已故著名科学学家赵红州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交叉科学新视野丛书》,前不久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交叉科学”最好称为“交叉学科”,是1926年才出现的新词,意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术的、科学的、艺术的学科”。交叉学科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被引入国内,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勃然兴起。自那时以来,在中国学术界陆续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交叉学科学者,发表了一批相当有水准的交叉学科学术论著。《交叉科学新视野丛书》从一个侧面对此作了检阅。  这套丛书共有八本。《科学的历史沉思》(董光璧)和…  相似文献   

3.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朱小丹在《广东人精神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序言中指出: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广东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办了一件大好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办了一件大好事。”我觉得,《丛书》对广东人精神作了全面的自我认识,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阐明了广东人精神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第一,《丛书》阐明了引导广东人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精神本质。什么是精神?有许多界定。黑格尔认为,精神是被理解者和理解者的统一性。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裂缝》,是文史专家雷颐发表于多家媒体的美文随笔的最新结集。这些美文随笔眼光独到,总能于常人并不在意的历史裂缝中,捕捉到极具穿透性的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5.
天津是百年中国一个珍贵的缩影。倘若不是从字面了解“近代中国看天津”,而是从深入的解读去认识海河大地的精彩,那么,知名学者李正中教授主编的《近代中国天津名人故居》就不能不读。  相似文献   

6.
刘红光 《传承》2009,(16):94-95
近代"衰落城市"因其发展缓慢或相对停滞,现代化转型特征不明显等原因,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何一民的《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从城市功能的变化、经济因素的变化、战争的破坏和外部的掠夺、交通地理优势的丧失、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衰落的原因,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代"衰落城市"因其发展缓慢或相对停滞,现代化转型特征不明显等原因,学术界时其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何一民的<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从城市功能的变化、经济因素的变化、战争的破坏和外部的掠夺、交通地理优势的丧失、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衰落的原因,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的词典里,一不主张对人对事的过分神化与痴迷,二则崇尚先锋地带,厚今薄古,惟“新”是举。因此,在“赛”先生的园地里追拾“昨日”的脚印,是一件不被看好与看重的差使。持这种想法与看法的人大多于内心谨守一个朴素的“常识”:即科学是一座高耸云天的知识大厦,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它的构成都是由丰富的知识“砖石”垒砌而成,只要站在知识的“前沿”或“顶层”上不断勤奋地发现,不断刻意创新,就能领风骚,执牛耳。其实不尽然。知识大厦的建构只是科学活动的一个方面,一种结果,而不是它的全部。科学首先是“人”的学问,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9.
由戚俊杰和刘玉明主编的<勿忘甲午>丛书,以强烈的开拓精神,缜密的思辨逻辑,从不同的视点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了甲午战争的宏大场面和悲壮历史,具有深刻的警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发现中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对基督教传播可能构成威胁的穆斯林群体,于是他们开始了针对该群体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教活动。这种传教活动无疑具有一定的文化侵略意味,从总体上看也是不成功的,但在客观上对两种宗教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动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8,(6)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GDP作为一个统计数据,是否可以准确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进而言之,GDP是否可以等同于国力?它与国力的关系究竟怎样?《GDP与国力关系研究——以近代中国为视角》一书,通过严谨的框架与深入浅出的分析、独特的视角与多样的理论方法、强烈的现实关怀与理性的思考,既弥补了现有学术研究的不足,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五岳散人 《小康》2007,(1):76-76
观察事物有好多种角度,甚至可以趴在地上看。但观察“历史”与“文化”,经常只有两个角魔前面与后面。这确实像观察一只孔雀,因为历史与文化经常是一块树立起来的尾羽,让你不太可能从其他角度观看。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发现历史2月11日,美国研究中国的史学家孔飞力去世。让我想起了他的一本书——《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对专业领域的读者,孔飞力绝对鼎鼎有名。这或许跟他的身份有关。他是哈佛大学的教授,是继费正清之后哈佛大学中国研究的旗手。费正清大名应该不必再介绍,这位跟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关系不错,甚至参与中美建交的史学家,是二战以后美国研究中国的第一代学者,而孔飞力则是第二代。孔飞力生于1933年,83岁。这是第二代美国的中国研究者应  相似文献   

14.
李红武 《思想战线》2008,34(1):115-116
2006年3月,由胡鸿保、王建民等撰写的教科书<中国人类学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人类学史>一书除前言和结语之外,共九章,近30万字,对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精要的梳理和恰当的评述.细加研读,笔者觉得此书在如下几个方面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15.
王龙 《同舟共进》2012,(12):56-60
1978年的一天,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一位满面风尘、两鬓斑白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使馆门前。他抬起头,凝神仰望那神圣庄严的五星红旗,沟壑纵横的脸上慢慢流下两行浑浊的老泪。几经犹豫徘徊,他毅然走到使馆大门口,通过卫兵请求大使接见。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文化"的问题,自近代"科学"被引入中国以来,就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最为关心的主题之一。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带来了"德先生"与"赛先生"。其时,整个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思想变革,科学与民主一起,被人们赋予了救亡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乡村问题始终是一个焦点话题。小堡村,江西省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地处三乡交界,就行政地理而言,差不多是中国最偏僻的地方。在中国无比广袤的乡村,它既不像江苏的华西村那样“富得流油:也不像河南上蔡县的一些村庄那样“穷得流血”。总之,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像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口气读罢顾秀莲主编的《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卷,[1]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妇女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也不能没有妇女;国家离不开妇女,妇女也离不开国家。妇女与历史、妇女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同构,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妇女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和"社会的"。正如李小江在"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总序中所说:"女性学者的学术关怀不仅应该是女性的,也应该是历史的。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女性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所阐述的新理论主要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展开,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一理论创新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曹新富 《今日民族》2007,(11):48-51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是国家民委主持领导和编辑出版的民族问题大型综合丛书,它是专门介绍和论述关于民族多种学科的科学著作。自1958年开始至1991年,历时30多年基本出版发行完毕,包括《中国少数民族》(1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7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55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