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日益增强,对外交往十分活跃。特别是今年初以未,我国高层领导频繁出访,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亚、非、拉、欧、北美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更为举世瞩目,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六国为中非友好合作创立新的历史丰碑非洲有53个独车国家,约占不结盟国家的一半,占联合国成员国近1/3。非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世界向多批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陆非洲携手共进,具有极为重…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3,(5):7-9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岁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非洲。夫人程虹随行。这是程虹第一次随李克强出访。同时也是中国总理夫人首次正式亮相。这位在同事眼中甚为低调的大学英语教授,从书斋走向台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5.
程虹随李克强出访非洲,这是中国总理夫人首次正式亮相。这位在同事眼中甚为低调的大学英语教授,从书斋走向台前。  相似文献   

6.
资讯     
高层声音/观点集萃【高层声音】新年伊始,我第一次出访就选择到非洲来,目的是巩固中非传统友谊,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扩大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让非洲朋友、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在对非合作上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是真诚平等、务实高效的。  相似文献   

7.
正从1978年1月到1979年2月,邓小平曾密集出访,数量之多,超过了他一生其他时间出访国家的总和。当时,邓小平的出访有重大的战略目标,一方面要团结周边国家,另一方面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寻求中国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帮助。他作为中共领导人,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决定了这些国家与中国国际关系的走向。最终,邓小平以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果,改善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使中国不可逆转地走上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速览·中国     
要闻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等国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基奎特、南非共和国总统祖马、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邀请,习近平于3月22日至30日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中国新一任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亦是首次在重要多边舞台亮相,世界为之瞩目。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陪同出访。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14,(1):10-12
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首站选择俄罗斯,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开启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时期。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国家,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强调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发出建设丝调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历新年伊始,中国高层密集出访。继温家宝总理2009年1月27日至2月2日出访欧洲4国(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后,胡锦涛主席又于2月10日至17日访问了沙特阿拉伯和非洲4国(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习近平副主席于2月8日至22日访问拉美5国(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和马耳他),回良玉副总理也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68周年之际,由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远航访问编队,从上海黄浦江畔起航,将赴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余个国家进行为期近180天的友好访问。这次任务是人民海军历史上访问国家最多、出访时间最长的一次远航访问。  相似文献   

12.
陈杰勋 《湘潮》2011,(11):12-16
今年11月14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汉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他的不朽功绩和精神风范,本刊特刊发《廖汉生同"四人帮"的斗争》、《廖汉生入党》、《跟随廖汉生出访非洲三国》等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对非洲四国——加蓬、安哥拉、刚果(布)和刚果(金)展开访问,此行被认为意在重拾法国对非洲的影响力。同时,马克龙在国内矛盾重重、国际局势春寒料峭之际,决定出访非洲,凸显法国似乎正在非洲尝试实现“转型”,即从传统的“上下尊卑”关系,转型至未来的“平起平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余玮 《世纪风采》2008,(7):20-24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打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政领导人很少出访的惯例,先后访问了8个国家。一度“与世隔绝”的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触,中国人也随着邓小平出访的电视镜头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京赴美,开始了今年首次出访之行。人们注意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这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陪同下,访问了亚非欧14国,重点是非洲10国。陪同出访的还有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孙广相访谈○本刊记者发展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是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具有长远和战略意义的重要方面。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发展同包括非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他寄希望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万敏 《党建》2022,(1):30-32
"一带一路",一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战略决策,一个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倡议。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期间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国在合作中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五世纪之初的中国,出了一位大航海家郑和。他在几近30年的时间里(1405-1433),七次率领大型船队出访了当时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洋逐洲,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红河沿岸,最远处甚至抵达非洲东海岸。 与明代郑和的远航相比,从时间上看,1492年西班牙水手哥伦布的横穿大西洋之行,晚了87年;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晚了一个多世纪;从航行规模和装备条件上看,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