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6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川县大相寺村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即"大相寺会议"),总结抗日先锋军"东征战役"的经验.同时,为了巩固陕甘根据地,向西发展,扩大红军和抗日根据地,并向南打通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联系,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月18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第二十八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一师以及骑兵团共15000余人,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鹤亭任参谋长,刘晓任政治部主任,率部西  相似文献   

2.
魏国营 《共产党人》2011,(18):52-53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西征命令及西征战役计划。由红军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共1.7万余人,组成"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作战。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任  相似文献   

3.
张禹 《党史纵横》2002,(8):22-24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会师后不久,便在直罗镇打了一仗。这次战斗全歼了当时正在对陕甘苏区进行第三次进攻的敌五十九军的一九师又一个团。直罗镇战役后,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汇聚陕西安定县瓦窑堡,1935年2月17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政治形势和军事战略问题。会议决定红军立足陕北向东发展,扩大现有苏区,打通东进抗日的道路。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陕北红军组建成中国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司令。下编两个军团,即…  相似文献   

4.
首战平型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动了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更加高涨,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共/“党联合抗日的主张。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十五军团改编为第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到职时改为旅政治委员)。下辖第687、第688两个团。红十五军团改编后,即开赴抗日前线,迎战华北日军。9月24日夜,第115师进入平型关设伏阵地。第344旅的任务是断敌退路和阻击关外可能来的援敌。根据师部指示,徐海东命令第687团埋伏在平型关左翼,断敌退路;第688团作预备队,防备…  相似文献   

5.
晓美 《党史文苑》2009,(6):30-31
贺龙,1896年3月生,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等职。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1934年在贵州与任弼时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并任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6.
1936年5月中旬,党中央为了推动驻扎在西北的东北军和西北军抗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奉命开始西征.除红1、红15军团外,还有红81师等部,统称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同志.我记得红1军团为左路军,向甘肃的曲子、环县一带攻击前进.红15军团为右路军,钳制和阻击盘踞在陕西“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和宁夏的敌军马鸿逵、马鸿宾部.出发前,我们连李指导员动员时,传达了上级确定的西征的三项任务:第一,扩大抗日根据地;第二,扩大红军部队;第三,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并强调说明,只有完成这三大任务,才能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才能有利于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在日寇步步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中共中央派遣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与寻淮洲、粟裕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会合后,组成了红十军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红十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11月间,方志敏率先遣队北上抗日.蒋介石调集了七倍于先遣队的兵力,围追堵截.  相似文献   

8.
<正>盘县会议做出的"北上"决策,体现了红二、六军团的抗日主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力量,是将抗战大局与现实状况充分结合的正确选择。1984年1月,萧克将军重访丽江,在接受采访时说:"长征途中我们开过几次会议,盘县会议是带转折性的一次重要会议。"萧克所说的盘县会议,即1936年3月30日,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贵州盘县时,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萧克等在盘县原县城内九间楼召开的中革军委分会会议。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到晋西北抗日前线,陕甘宁边区从四面受敌到巩固发展,党的抗日队伍从分散活动到集中统一,都与盘县  相似文献   

9.
1934年10月27日下午,二、六军团会师庆祝大会在四川南要界召开.军号声中,两军领导人一起登台就坐.任弼时首先宣读了党中央发来的贺电,宣布红三军正式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由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统一指挥两个军团.接下来,王震、肖克、关向应分别讲话,一致强调要加强团结,并肩战斗.贺龙总指挥向六军团战友表示热烈欢迎,并谦虚地  相似文献   

10.
1936年 4月1日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以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身份发布训令,指出:"为执行党中央争取迅速对日作战的决定,将第一方面军全部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①,第一军团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先锋第一路军,第十五军团改为第二路军,并在五个月内成立第三路军";"抗日先锋军以华北五省②为作战范围,第一阶段以在山西创造对日作战根据地为基本方针,以山西为方针下,可以全部或一部跃入绥远或河北或河南之一部,作为临时步骤";"先锋军七个月内完成五万人的编制并武装起来,扩红为总方针的第一等任务";"地方三个月内完成四个地方军,陕西、山西各两军".  相似文献   

11.
1935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随后,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作战。与此同时,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我在红一军团担任教育科长。  相似文献   

12.
1934年7月初,中央令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治委员,曾洪媂为随军中央代表,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粟裕为军团参谋长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渐、赣、皖等省出动,目的是宣传抗日和支持皖南。实际上,当时中央派出这支  相似文献   

13.
王以哲字鼎方。黑龙江省宾县人,1896年生。保定军官学校八期毕业,“九一八”事变时为独立第九旅旅长,1935年为六十七军军长,1936年6任王曲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西安事变时,为张、杨通电联署人之一,联合参谋团成员,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副军团长。死于1937年“二二”事件中。  相似文献   

14.
回民独立师     
马芹 《共产党人》2006,(15):48-49
红十五军团挺进到豫旺一带后,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经野战军总部批准,于5月下旬在柠条梁成立了回民独立师,由马青年(回族)任师长,欧阳武(回族)任政治委员,李铁民(汉族)任参谋长。回民独立师刚成立时,仅有一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排,共100多人,枪100多支、战马50多匹。这是我军历史上建立的第一支回族武装力量。回民独立师成立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在同心、韦州、高崖、关桥堡、大小罗山一带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先后参加了王家团庄进攻战、下马关围攻战和红城水阻击战等战斗。在王家团庄战斗中,回民独立师通过开展群众工作,摸清了王家团庄的基本情况,师长马青年先后几次带人去找王彦秀和王彦清谈判,对瓦解敌军斗志起了重要作用。在下马关围攻战中,根据军团首长的指示精神,回民独立师对敌军展开政治攻势,向守城的伪兵和壮丁宣传党的抗日救  相似文献   

15.
正1934年夏,林伟所在的红九军团从广昌战役撤退,他时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测绘员。日本侵略军步步紧逼华北,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为抗日先遣军,由江西瑞金出发东征闽浙皖,一方面调动钳制国民党军,使中央主力红军安全转移;一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党的影响。红九军团担负护卫红七军团的任务,也从江西东进至闽江流域。在红九军团的护卫下,红七军团顺利到达福州附近的闽侯连江一带,红九军团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6.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是连接闽西、闽北苏区的战略通道,中央苏区的东大门。早在1928年,永安就有了党的活动,曾被毛泽东列为红4军“筹款区域”,苏区中央局确定为“根据地”,被共产国际远东局指定为红3军团“作战基地”。永安还是红军东方军人闽向北扩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是红7军团、红9军团北上抗日的集结地和《北上抗日宣言书》的发布地,  相似文献   

17.
正在80余年前的长征中有这样一支部队,人数不过3000余众,为掩护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孤军浴血奋战两个月,转战湘鄂川黔4省15个县,行程近4000华里,2500多名指战员血溅沙场,以巨大的牺牲牵制敌军10万之众,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被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称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的红十八师。贺龙不让张正坤说后面的话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黔东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任副政委,统一指挥红二、六军团。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主动向湘西敌人发  相似文献   

18.
陈伯钧,四川达县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长征时,先后任师长、军团参谋长、军团长等职。长征路上,陈伯钧率部以能打防御战和掩护战著称,为长征的胜利建立了重要的功勋。英勇顽强的掩护战1934年10月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从于都出发,踏上长征途程。从五军团参谋长职位上调到十三师任师长的陈伯钧,率领全师人马于18日夜间从兴国县启程,当时,陈伯钧正身患虐疾(俗称打摆子),浑身软弱无力,时好时坏。这时,军团令陈伯钧率十三师负责掩护中央纵队行动。11月1日,陈伯钧率部冲破江西敌人的封锁线,又指挥三十八团,击溃盘踞铝厂…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歌     
<正>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那时,我刚刚出生19天。红二六军团将要离开湘鄂西的行动,从九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了。我母亲蹇先任正怀着我临产在即。当时,父亲贺龙和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军团领导人都在为母亲的临产而焦急万分。如果长征出发时母亲还没有分娩,那母亲就  相似文献   

20.
杨兴宇 《当代贵州》2013,(12):42-43
盘县会议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在盘县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战略决策会议。会议作出了红二、六军团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决策,这对保存红军实力,促成三军会师,壮大抗日力量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