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1月18日,省委党史办主任薛荣、副主任巨文辉一行赴运城调研关于加强地方党史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和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运城市委常委、秘书长乔登州,运城党史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薛荣一行在新绛县查阅了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口述资料征集工作成果,观看了口述资料专题片,参观了绛州澄泥砚红色文化产业园。并实地考察了闻喜县陈家庄太岳三地委旧址和夏县堆云洞河东特委活动旧址。薛荣在考察中指出,运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党史部  相似文献   

2.
正韩家岭位于中条山腹地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沟村,被刘少奇赞誉为"群众领袖"的革命先驱嘉康杰早期在此活动。韩家岭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基地始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16亩,建有4000余平方米的红色革命纪念广场,"晋南革命圣他——韩家岭"纪念碑,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展馆和嘉康杰生平事迹纪念馆,以及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嘉康杰故居和八路军后勤窑洞。  相似文献   

3.
正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值此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特把曾在北京参加过五四运动(专指在1919年5月4日那天)的风云人物的归宿类列如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对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从多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在政治上是以前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在文化上“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同时,“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可以说,如果没有五四运动,中国的现代史或许要重  相似文献   

5.
正祁金兰是山西夏县祁家河乡交泉村人。1925年由王鸿钧、邓国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中共运城支部在省立二中创建,这是河东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书记为祁金兰,直属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领导。同年7月中共河东支部干事会成立,他又任干事会书记,  相似文献   

6.
1984年,我在曹家庄乡工作,春节前,我与关有臣去慰问老党员张铁成,根据张铁成口述,整理此文。嘉康杰,字寄尘,1890年生,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河东特委组织部长、河东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晋豫特委、中条地委委员、军事部长,晋豫边区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前后不到十年时间,中间还发生了五四运动。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过:"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深刻把握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基础上,充分发挥五四运动的重大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期间,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活动中,向警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蔡和森。为进一步寻求救国的真理,他们双双乘上央克莱蓬号邮轮,远涉重洋去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5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与意义的评价,是与中国革命进程和中国革命理论的发展相联系的。中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五四运动评价的正确方向:从早期革命运动中将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同"国民运动"联系起来,发展到将五四运动与中国民族革命运动联系起来,再到抗战时期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理论,并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五四观。这种新的理论范式,引导了日后五四运动研究走向,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年学生运动是中国近百年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发生在五四运动前一年的较大规模的爱国游行请愿斗争,是近代史上第一次青年学生运动,尽管它没有五四运动那样影响深远,但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应占有独立的地位,是中国青年运动史的闪光开篇;它与五四运动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五四运动的生动预演。  相似文献   

12.
谭平山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对革命有过很大贡献,同时也犯过一些错误。在他坎坷不平的人生之旅中,有过夺目的光辉,也曾处于穷困潦倒,四面楚歌的境地。但他始终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战士。 五四运动中的勇士 谭平山是广东高明县人,1886年生。1917年,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渐渐形成的一个伟大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其确立前,曾有过不同的称谓.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也有直接关系. 五四运动加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创建新的革命政党的进程 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使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历史特征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几乎全部的思想和活动都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尊重历史事实,准确评价历史,正确学史用史。”  相似文献   

17.
1922年10月,蔡和森、向警予夫妇随同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了北京。当时,北京西山的枫叶已呈现火红的颜色,给萧瑟的秋天增加了无限的生机。党中央这时迁来北京是很适宜的,因为党的“二大”选举的7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有6名曾在北京从事过广泛的社会革命活动。其中陈独秀、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又是北方党组织的创始人,长期在北京工作;邓中夏、张国焘原是北大学生运动的领导成员,邓中夏还是北大学生会的主要负  相似文献   

18.
创建中国共产党:维经斯基的误导与陈独秀的正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0年,在上海有两股力量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活动。一是俄共(布)派遣来华的魏金斯基,另一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陈独秀。辨析可得,魏金斯基在中国建立的革命局其实是依靠无政府主义者的联盟,不是共产党;而陈独秀是真正在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王若飞是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经历和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运动、五四运动;留学日本、法国和苏联,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以及重庆谈判斗争中,担任过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职务;他在敌人监狱里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进行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无论身处顺境逆境,还是面对生死考验,王若飞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若磐石,是一位忠诚担当的革命家,堪称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曾在一个长时期中习惯于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开端.对此无人提出异议.1962年,朱务善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以其直观认识为基础撰文提出,五四运动开始时,无产阶级并没有参加,到“六三”以后,才有上海工人罢工支援,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因此谈不上无产阶级领导,所以五四运动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①这篇文章引发了建国以后关于五四运动性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等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前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几乎所有参加讨论的学者都不同意朱务善的观点.他们大都依据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论证五四运动已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②后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随着“文革”时期整个理论学术研究的停滞而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