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65年前开国大典上,毛泽东身旁的党政要人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张澜等都参加了。但朱德总司令讲话时,军队领导中却缺少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从照片看,十大元帅(尽管是开国大典后6年才有的,但证实了他们是军队泰斗)中,除去朱老总,还有刘伯承、陈毅、贺龙、罗荣桓,那么另外5位呢?彭德怀:挥师西北解放兰州1949年2月1日,收复延安后  相似文献   

2.
舒云 《党史博览》2014,(8):42-46
正1987年7月,笔者进入《聂荣臻传》编写组,负责撰写新中国成立初到抗美援朝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两章,因此获悉了元帅传记编写组的一些情况。军队承担八位元帅的传记编写工作1955年9月27日,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此后,十大元帅成为专有名词。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党史的搜集、编  相似文献   

3.
正"经略",即筹划、治理。1949年6月,中共中央组建新的西北局,任命彭德怀、贺龙、习仲勋为第一、第二、第三书记(1950年2月,习任第二书记),因彭、贺专事军事,实际上习全盘主持西北局工作。1950年3月,彭在西北局常委会上说:"我去北京后,政府职务由习代,对内对外,出命令也叫代主席。"10月,彭德怀率部入朝作战,习仲勋受命任第  相似文献   

4.
以建宁为中心的闽西北革命根据地,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曾多次到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许多重大战斗也发生在这里,开国十大元帅有八位(即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刘伯承、罗荣桓、陈毅)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谱写了光辉壮丽的史诗。  相似文献   

5.
尹家民 《湘潮》2014,(2):37-41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十大元帅人人都有着非凡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入党经历也充满着传奇。  相似文献   

6.
阎志峰 《党史文苑》2005,(12):42-45
林彪对作战之术颇有研究,精于打仗.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林彪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仅次于朱德、彭德怀,位居第三.十大元帅的平均年龄是57岁,林彪年龄最小,只有49岁,毛泽东称林彪为"少帅".这是党和国家对林彪的战术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林彪做出的军事业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7.
<正>1945年2月至7月之间,中共七大召开之前和之后,在延安同时召开了一次前后共43天的"华北座谈会",亦即"华北地方与军队工作同志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刘少奇、彭德怀、林彪等人,大会推选薄一波为主席。  相似文献   

8.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兴奋的林彪邀请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上井冈山,因为井冈山是他“崛起”的地方,是他的福地。林彪与粟裕同岁,都是公认的军事天才、最能指挥打仗的人。南昌起义失败后,在天心圩整编时,林彪是连长,粟裕是连指导员,两人虽然不在一个连,但基本是平级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后来同时上的井冈山。粟裕在红军时期一直默默无闻,而林彪在井冈山仅仅用了两年,就由连长、营长、团长升至师长,22岁升任军长,成为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成为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的“战神”。到1955年授军衔时,48岁的林彪在十大元帅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朱德、彭德怀,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林彪是如何在井冈山崛起的呢?  相似文献   

9.
姜猛 《学习导报》2010,(1):48-50
“无湘不成军”。近代以来,湖南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军事人才。其中,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就有三个: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十名大将中则有六个: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的相册里,夹着两张彭德怀的照片。一张是1958年12月1日他接见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军队代表时和代表合影。我就站在他后面的一排中。照片上的彭德怀元帅一身戎装,朴实英武,厚重威严而又意气风发。另一张是1967年7月他被红卫兵用"喷气式"押上北京航空学院万人批斗大会时照片。我作为"万人"中的一分子站在群众队伍前面,离他咫尺之遥"。昨天还是功臣,今天变成祸首"(毛主席语),历史  相似文献   

11.
姜猛 《新湘评论》2010,(1):48-50
“无湘不成军”。近代以来,湖南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军事人才。其中,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就有三个: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十名大将中则有六个: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相似文献   

12.
少群 《党史文汇》2003,(1):28-29
新中国十大元帅中,有好几位是著名的诗翁,如朱德、叶剑英、陈毅等。可是人们却很少知道,一向粗豪的彭德怀元帅也很爱做诗哩。彭德怀行伍出身,一辈子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战胜攻克,使中外敌人闻风丧胆,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彭德怀爱做诗,却确确实实鲜为人知。彭德怀6岁入私塾读书。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大学》、《幼学琼林》、《孟子》及《增广贤文》、《水浒传》、《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古书读到《孟子》和《幼学琼林》,算是有些古文底蕴了。因家境贫寒,母死父病,彭德怀8岁即辍学。后来…  相似文献   

13.
正1947年鏖战陕北期间,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彭习军"的西北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通过沙家店战役消灭了胡宗南最精锐的钟松部。其间彭高超的军事谋略与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钟松(1900-1995),浙江松阳人,黄浦军校第二期学员。因追随蒋介石反共"有功"官至少将旅长。1946年4月,钟松所部被整编为"特种师"即整编第三十六师,所辖整编第二十八旅(旅长徐保)、整编第一二三旅  相似文献   

14.
洪学智(1913年—2006年),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3月,参加赤城游击队,后参加商南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2月参加红军,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新四军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等职。1950年7月,洪学智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先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1954年,洪学智先后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党委书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洪学智受彭德怀冤案株连,被调离部队,先后任吉林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遭受关押批斗。1974年始,任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1月,洪学智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为军队全面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2013年2月2日是洪学智将军百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不朽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本刊特设此专栏,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5.
黄禹康 《世纪桥》2013,(4):22-26
彭德怀庐山罢官的起因是彭德怀在1959年7月14日给毛泽东写的一封信,但从近几年解密的大量档案史料和结合1958年毛泽东对军队整风的指示来看,其中似有更深层原因。吸取苏联教训,毛泽东指示军队"要讨论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的问题"从1958年初的南宁会议到3月的成都会议,毛泽东多次说过,今年要抓一下军队的事。毛泽东真正关心军队的事,反映在1958年1月21日他在南宁  相似文献   

16.
彭德怀于1952年7月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在审阅军队内部文稿文件时,每逢看到"对苏联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友谊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这样的文字,总是把"无私"二字划掉,也不作任何解释。而在当时赞颂苏联援助中国的新闻报道和书刊中,绝大多数文章都有"无私"二字。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说到十大元帅与诗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朱德元帅、陈毅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因为这三位元帅不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都经常吟诗作词,且都有厚厚的诗词集出版发行。其实,十大元帅是都会写诗的,只不过是写的多少不同而已。现把十大元帅(按1955年授衔时排名为序)与诗词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彭德怀是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而又命运坎坷、饱受冤屈。在彭德怀的遗墨中,曾留下两处"想离开军队工作,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的文字,但都没有留下对想离开军队原因的叙述。本文结合近年来新公开的相关资料,披露彭德怀九度欲辞军职前前后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锤炼出了战功卓著、闻名世界的十大元帅。1955年初秋,当他们佩上金光灿灿的元帅军衔、从毛泽东手中接过精美的委任状时,几乎都正当壮年,无不风采映日。 春去秋来,岁月无情。1963年,积劳成疾的罗荣桓元帅率先告别人间;十年浩劫中,彭德怀、贺龙元帅惨遭迫害,最终含恨九泉;陈毅元帅备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摘     
《湘潮》1990,(2)
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君子协定》1944年,在延安召开的一次会上,有的同志对彭德怀搞“百团大战”提出了不公平的、过火的批评,彭德怀十分恼火,决心和毛泽东交换一下意见,并要求周恩来做中间人。一天,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三人坐到一起,毛泽东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定下个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