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志莲 《学习导报》2014,(17):54-56
位于湖南最南端的郴州宜章县是湖南名副其实的“南大门”。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置县算起,宜章已有1390多年的历史。宜章与广东的乐昌、阳山、乳源、连州等县市接壤,地处南岭山脉中心,境内群山巍峨,自古为“楚粤孔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史书记载宜章是“湘南边陲,楚尾粤头,居七泽之末,联五岭百粤之徼,进可制韶关,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势险要之当防。”其境内的笆篱堡、黄沙堡、栗源堡,统称宜章笆篱三堡,  相似文献   

2.
今年49岁的杨文是湖南省宜章县人,研究生学历,先后任宜章县常务副县长、郴州市交通局长、永兴县委书记、郴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00年,杨文出任郴州市交通局长,成为郴州市为数不多的年轻"正处级"干部.这期间,他给人的印象是:工作有魄力,下属信服,上级满意,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3.
张耀 《当代贵州》2013,(12):48-49
六枝六枝特区位于六盘水市境东部。"六枝"之名始于清雍正九年(1731)设置郎岱厅之后。当年6月12日,清朝以郎岱代官司陇氏地、西堡长官司沙氏地、西堡副长官司温氏地,加上永宁(今关岭自治县)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湘潮》2006,(2):28-33
今年2月,是名将陈光诞生10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陈罗”之名在山东抗日战场上人人皆知。“陈”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罗”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陈光与罗荣桓这对亲密无间的搭档相互支持、合作,为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后取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就是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斗争中,他们相知、相惜、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5.
张际春     
张际春,又名晓岚。1900年12月20日出生于宜章县笆篱堡永福局(现天圹乡罗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8岁开始入私塾,15岁高小毕业,17岁考入县閤邑高小。1919年8月,他在县閤邑高小听了从北京大学回乡的邓中夏有关五四运动情况的介绍与演说,深受启发。1920年考入衡阳省立三师。其时,湖南革命运动兴起。张际春在这种时代潮流的推动下,逐步觉醒。他阅读了《新青  相似文献   

6.
冯宝君 《湘潮》2016,(4):309-312
自古湘女多情。湖南的女人至刚又至柔,激进又古板,憨厚又灵活,强悍又细腻。红色湘女更多情。近现代以来,她们投身民族进步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她们是湘籍女性革命者、革命家、共产党人以及无私奉献者。她们的"红"是用鲜血染成的,是用生命浇灌的,是用人生的汗水、智慧凝聚的。曾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曾志(1911.4.4-1998.6.21)女,原名曾昭学,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7,(7)
正曾志原名曾昭学,1911年出生在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她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进入了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当时唯一的女学员。她在报名表的姓名栏里填上了"曾志"二字,同学问她为什么改名,她说:"我就是要为我们女性争志气!"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她虽历经艰难困苦,但对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如一,毫不动摇。革命战争年代,她的第一任丈  相似文献   

8.
陈光金观点:社会建设需要投入,但不是消耗性的投入,而是生产性的投入。要解决好干群矛盾,从根子上说,是要解决好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政府的作为不能是一个公司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是财政最大化、GDP最大化。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看来,社会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管理作配套,"良好的社会管理是一种社会性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陆房突围”埋下伏笔 1933年11月.陈光调任红二师师长。从血战湘江到突破天险腊子口,陈光率领红二师做先锋.一路披荆斩棘,抢关夺隘。1944年5月,陈光在延安学习时.党小组在“对陈光同志的历史总结”中特别提到:“在长征中腊子口攻坚.陈光时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贡献极巨。”  相似文献   

10.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今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的一个古城堡中。由于历史文化、机缘巧合等原因,使得这座古城堡在党史文献、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等处被冠以"梨园堡"、"荔园堡"、"荔原堡"三个名称。根据历史地理学的命名习惯,这座红色革命遗迹应当沿用宋代以来的名称——荔原堡。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7,(10)
正火热的潇湘大地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热血儿女在壮阔的革命事业中前赴后继。彭儒出生在这片热土上,在革命思想的浇灌中成长。从"彭家将"里最小的女将、红军中最早的女战士,到新中国党的纪检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在其一生的奋斗征途中,彭儒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家国理想。早年经历培育了革命理想的种子1913年,彭儒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一个开明的乡绅家庭。她的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做过宜章县议  相似文献   

12.
<正>高尚全在第9期的《同舟共进》上撰文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20世纪90年代,诸城是山东省的一个县城。在"大跃进"时期,建立了一批国有小企业,如小机械、小水泥、小化肥、小纺织、小农药等"五小"企业。这类国有小企业亏损严重。时任县委书记陈光采取改制出售的办法,以解脱困难。但当时就有人起来反对,给陈光戴上"陈卖光"的帽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我当  相似文献   

13.
李安牛 《湘潮》2006,(7):55-56
故乡情结,是中国人的世代传统,陈光的乡情却很特别。长征时,陈光率部队路过家门,师政委刘亚楼劝他回家看望,他却以突围任务艰巨而没有离开部队。两天后又路过李赐凡的家乡附近。李赐凡曾是陈光的师政委,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因脚伤没参加长征,留任江西军区司令员。这时,陈光却叫政  相似文献   

14.
陈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将领,先后任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一军团第二、第四师师长,红一军团副军团长、代军团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旅长、副师长、代师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组织指挥飞夺泸定桥、攻打腊子口等恶战。抗日战争时期,陈光组织指挥了几次经典战役,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代抗日骁将。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0,(23):M0003-M0003
<正>贵定县地处黔中腹地,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土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8镇12乡,总人口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1%。交通区位优越。贵定素有"黔中咽喉"和"贵阳门户"之称,距省会贵阳和龙洞堡机场、  相似文献   

16.
沈重 《广东党史》2003,(2):36-39
提起陈光,许多老同志大概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曾是我军一名功绩赫赫的战将。抢渡乌江天险,攻克腊子口,飞夺泸定桥,夺取直罗镇,大凡我军举行的各次重大战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英名。1949年11月,广东省军区成立,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成为叶剑英司令员兼政委的直接部属。1950年4月25日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军区关于大力剿灭匪特的布告》上, “副司令员陈光”的名字赫然在目①。然而,3个月后,陈光的名字便从公众的目光中消失了。陈光哪里去了?他的结局怎样?人们无从知道。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省梁山县境内的"水泊梁山"是《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聚义之地。历史上,许多英雄好汉的故事在此上演,这儿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写满传奇。抗日战争初期,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又发生在"水泊梁山":1939年8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的600名"好汉",在师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的指挥下,创造了一个在与敌兵力相当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奇迹,被八路军总部和国民政府嘉誉为"模范歼灭战"。狂傲日军把"扫荡"当作"旅游嘉年华"  相似文献   

18.
正陈光是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初含冤离世。他生前与林彪的纠葛众说纷纭,本文就其中在解放战争期间所涉及的两件事,即"霸占电台"事件与从六纵离职的时间,作一些分析和考证。"霸占电台"事件《一代名将陈光的曲折人生》(载《党史博览》2003年第9期,何立波文。以下简称"何文")一文中提及,1945年11月下旬,林彪带领总部指挥所从山海关撤到阜新。这时,国民党军已进占锦州、沟帮子一带,情况十分紧急。林彪曾给陈光发电报,"要调配分给他的电台和机要人员到  相似文献   

19.
彭儒 《湘潮》2010,(1):1-1
<正>我是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岁的增长,我更加思念生我养我的故乡,缅怀并肩浴血奋战的"彭家将"中的乡亲们。我出生在宜章县迎春乡碕石村。小时候,在附近的承启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二年,报刊发表了朱德同志一九六二年六月谈话《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其中谈到湘南暴动前夕朱总司令从韶关北上,计划去湘南找一块根据地,由龚楚引路,“……带我们到了宜章县的杨家寨子。宜章县农会主席杨子达,当时就住在杨家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