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 ,不仅一直是党的领导核心成员 ,也长期处于党中央对军队的领导指挥中心。周恩来在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中 ,“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丰富的治军思想、作战经验和军事理论 ,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①一、周恩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基础周恩来在大革命失败后 ,就总结了我党军事运动的教训 ,在党的六大的《军事报告》中 ,就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作为军事工作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他在谈到建立红军时明确提出 :“党应起中…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中,他从事人民军队的创建工作,长期领导革命军队,参与指挥过许多重大的战役,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军事工作和人民战争的经验,他的军事思想成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革命军队建军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依靠工农发展武装斗争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周恩来同志都形成了许多卓越的见地,并在大量的军事实践中,结出了宝贵的硕果,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长篇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武装斗争的探索。国共合作所进行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可以说是这部史诗的生动序曲。为此,党的一些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李大钊在北方地区领导的国共两党的军事工作,对于推动北伐战争的发展、培养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军事干部、积累创建革命军队的经验和形成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理论和原则,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意义深远,不可磨灭。可是,史学界在对李大钊的研究中,多集中在他…  相似文献   

4.
<正>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军事生涯中所显示出的卓越军事思想及军事指挥艺术为世人所尊崇,对于党的人民军队建设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为后来红军把支部建在连上提供了借鉴在筹建和加强新型革命军队的过程中叶挺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叶挺早年受过军事教育,后又跟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积极参加军事工作,随后到苏联学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聂荣臻很早就相识于异国他乡。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改组会议,周恩来接替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赵世炎,任改组后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聂荣臻作为留学比利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俩第一次相识,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遭受多次挫折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希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封建军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定采取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这时远在法国的中共旅欧党团负责  相似文献   

6.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武装。从严格意义上说,党建立军队政治工作是从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人民军队而开始的。但在此之前,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通过在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的实践,已初步摸索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思想和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显著成效和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红军乃至人民解放军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军队中有政治工作和党代表的起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开端。首先,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通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一系列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变了军权私有的军事制度和历史现实,这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军政关系的理论,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基础来源。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建构的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要求和制度,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合理有序运行的重要层面。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官学校。孙中山为了创办黄埔军校,在1923年9月,就派遣了包括共产党人张太雷、沈定一在内的由国共两党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军事,为创办新型军校作准备。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无论军事改革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丢掉军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已认识到党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武装起义。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中,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本刊"史海钩沉"栏目拟约请部分军事历史研究人员就我国现代军事制度的历史发展撰写文章,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当前军事领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彭猗兰 《湘潮》2008,(8):30-32
黄埔军校女生队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干部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地名关系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育部副主任,恽代英、聂荣臻、萧楚女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分别担任教官及负责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晖 《党史博览》2023,(6):19-25
<正>1924年9月,周恩来从欧洲回国来到广州,旋即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11月,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其间,筹组了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此时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3年,周恩来由此开启的军事生涯,应该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军事工作的起步阶段。从日后的发展看,周恩来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的军事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实现形式。实施军委主席负责制,明确了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的归属,是对党领导军队和国防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巩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应重点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着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军队党的建设统一于新时代改革强军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军队党的建设的统一,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党是新时代改革强军的领导力量;军队党的建设是改革强军的重要保障;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是个人专断,而是集体领导。抗战时期,中共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恢复并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集体领导。军政委员会1937年8月,洛川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把最高军事领导机关从政府机构转为党的机构。中央军委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  相似文献   

14.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实现形式。实施军委主席负责制,明确了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的归属,是对党领导军队和国防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巩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应重点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着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军队党的建设统一于新时代改革强军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军队党的建设的统一,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党是新时代改革强军的领导力量;军队党的建设是改革强军的重要保障;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革命战争,在这场伟大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起着推动和领导作用。在领导这场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在军事方面略显薄弱,但在战争的发动与策划,政治动员与对旧军队的改造,以及发动民众支援战争等方面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北伐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方面,当时的国民党是远远不及的。一、对北伐战争的积极推动与正确领导孙中山一贯主张北伐,生前他致力于北伐,但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是单纯地依赖旧军队,因而一直未能取得成功。孙中山逝世后,中共为北伐战争的发动进行了多…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中国革命杰出的军事家,他戎马倥偬、运筹帷幄,对革命军队的建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军事指挥,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周恩来认为:没有坚强的人民军队,便不能夺取革命政权.他自1927年11月主持中央军委以来,全面领导了各地革命武装的工作;1931年进人中央苏区直至全国解放这段相当长的时期,他直接领导人民军队的建设.(一)革命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与周恩来的精心培育分不开.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就强调必须加强各地游击队和红军中党的领导,积极推广红四军各级建立党组织的经验.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给毛泽东拍电报,建议中央派得力干部去晋东南等地,加强军队中党的领导.1939年3月,他还亲自去皖南,在传达向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时,强凋“巩固党在新四军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南昌起义是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的发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起义领导人,开展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成功实践,具体表现为:军事上体现了党对起义的坚强领导,政治上开始确立人民军队前进的政治方向、组织上初步奠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纪律上注重加强起义军的作风纪律建设。这为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确立和军魂的锻造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早在70年前.当世界新技术革命发轫之际,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之时。党和红军在偏僻的农村环境中.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但即使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朱德、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仍强调在军事斗争中要学习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简称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中央军委由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实行主席负责制,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而在党的早期,中央军委一度只是一个调查统计机构,只负责白区的军事工作,并不负领导全党军事工作的责任。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央军委才逐渐发展为党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20.
孙建呐 《党史文苑》2011,(10):48-50
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缔造了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担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确保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屡建殊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