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以来,在中国政府和民间力量不断鼓励和推动下,华侨学生陆续归国求学。海外侨民教育发展不足和海外年轻华侨男女比例不均造成难觅爱侣,也是华侨学生借机归国求学的现实原因。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侨生的大批返国,除了传统的因素之外,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心的驱使,海外局势的紧张,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宣传和鼓动,都是促其回国的新动因。  相似文献   

2.
1952年横滨中华学校因两岸政治势力的影响而一分为二。其分裂的经纬、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和侨民情感等是研究横滨华侨社会和华侨组织不可忽略的部分。学校分裂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它不仅集中反映了冷战时期在美苏两大阵营对垒的影响下,国共两党争取海外华侨的斗争,同时也折射出旅日华侨在多重政治因素的干扰下所产生的矛盾与对抗。  相似文献   

3.
为将海内外教育体系融为一体,并促进海外华侨教育的发展,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创建和发展了海外侨教视导制度。虽然由于政局动荡、经费不足、管理混乱及侨居地政府的压制等原因,这一制度未能持续贯彻,但它对于海外侨教的发展及侨民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的维系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和平使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当地政治进程的积极参与者、经济活动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渗透论"者"抹黑"海外华侨,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本质上是那些传播"中国渗透论"的国家国内矛盾尖锐,执政危机凸显,执政当局为了转移矛盾,缓解执政危机,企图把海外华侨华人当成替罪羊。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5,(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海外华侨也是这场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空前的民族热忱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爱国热情的伟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前,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有一千万人左右,其中八百多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战前华侨背井离乡去国万里,受尽居留国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政府的压迫、欺凌,被视为次于欧美、日本人的「劣等」侨民。因此,热切希望祖国昌盛强大,成为他们的有力靠山。祖国的兴衰荣辱,都牵动着海外游子的身心。这是海外华侨爱国爱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华侨焕发的极大的民族热忱,表现出的热烈爱国行动,成为祖国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资力量。他们从南洋到欧美,从工商界到学生、劳工界,从青年到  相似文献   

6.
吴元 《八桂侨刊》2018,(2):74-80
华侨投资是海外华侨与侨乡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福建作为传统侨乡,华侨投资贯穿始终。华侨投资的原因既有祖籍国方面的积极招徕,也与国际经济形势、华侨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相关。农林渔牧产业是近代闽籍华侨投资的重要领域,其地域分布、投资时间、来源国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侨资企业的失败不应仅仅归因于这一时期政治动荡、制度僵硬、官吏推诿,华侨经济重心仍在海外以及投资人跨行业投资也是侨资企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侨务的基本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主张的前提下,中国侨民与祖籍国之间实际存在着双重关系:一是公民身份的法律关系;二是民族认同的情感关系。中国侨务的使命就是正确处理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收藏于华侨历史博物馆的马来亚华人张海水的“侨民登记证”、“公民登记证”及“选民登记证”等一组历史证件,展现了马来亚华人从侨民到马来亚公民身份转变的波澜、曲折的历史,表明了海外华侨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意识转换的艰辛,以及华族争取政治权利所作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丘汉平基于法律视角从事南洋及美洲华侨问题的研究,投身于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并主持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抗战期间又积极从事服务侨胞的实际工作,在中国近代华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丘汉平先生的华侨研究涉及华侨经济与失业救济、华侨教育、华侨文化与社会、华侨国籍、华侨组织与社会、侨民管理与保护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华侨研究不同领域的兴趣,兼具深度和广度,他对华侨问题的研究对民国时期华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侨的国籍问题是清末侨政的焦点之一。从拒不承认海外华侨的侨民身份,到宣统元年(1909年)颁布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从而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法律依据,清朝政府的侨务政策经历了长期转变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历代清政府大都厉行海禁政策,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一经拿获,即行正法。”并公开对外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实际上剥夺了海外华人的中国国籍,自动放弃对他们的管辖权和保护权。 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为尽快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便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相似文献   

11.
1941—1962年间存在于浙江宁波鄞县一带的片云堂,是由本籍旅南洋著名侨领胡嘉烈所创办。其初衷旨在救济因战争而处于沦陷中的乡邻,后逐渐扩大施赈对象与受助区域。片云堂的22年风雨历程,既经历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大政治转折期,也实现了自身由传统善堂向近现代慈善公益团体的有效转型。它既是海外华侨创办国内善堂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近代地方慈善机构寻求生存的一个真实缩影。从其运作模式中,当代慈善公益组织可以借鉴到平等慈善观、尊重受助者、董事管理制和公信力建设等经验。  相似文献   

12.
华侨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是华侨史志研究和编撰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反映广西华侨历史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多,且极为分散。为了确保编史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我们必须作出艰苦的努力,尽可能地把国内现有的那部分即便是非常零星的文献资料掌握到手。另一方面,由于华侨活动的舞台主要在海外,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海外华侨华人自己  相似文献   

13.
吴元  童莹 《八桂侨刊》2021,(3):60-66,91
吸引华侨投资,发展国内经济是历届政府制订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及各部门出台的吸引华侨投资政策的感召下,海外华侨掀起投资国内热潮.在政府政策引导、地方特色等因素作用下,华侨投资区域大致分为华东、大后方、闽粤三个地区,且投资各地行业呈现出不同情况.就投资时间而言,国民政府政治中心的转移影响着华侨投资区域的选择,投资区域及时间段大致追随首都位置的变化.强烈的政策引导性投资是战时华侨投资国内的突出特点,投资地区、投资行业明显的倾向性有利于集中华侨资金,为支援祖国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4.
华侨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海外华侨在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人移民海外后,往往通过书信与国内家庭保持联系,闽粤侨乡民间为此保存了大量的移民书信。移民书信的保存状况不一而足,反映的华侨家庭故事也千差万别。华侨出国除了带给侨乡家庭源源不断的汇款外,也因长期分离及观念冲突而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由于条件所限,华侨家属选择再移民面临重重阻碍,早期的家庭团聚移民并不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侨胞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海外华侨不仅对侨居国的开发和发展经济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他们还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和革命传统,对祖国的革命事业和经济、文教、福利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①他们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革命,并和祖国人民一道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②华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王宁 《八桂侨刊》2006,(4):50-53
林文庆是新马地区著名的华侨,时代造就了他复杂多变的人生角色和思想意识。本文从他多元人生中不为人熟知的华文报刊活动,结合他当时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演讲及其参与或者领导的华侨社会活动,透视一位身居海外而又心系祖国的华侨独特报刊思想,阐释新加坡华人在政治与文化趋向对海外尤其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进步所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岗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5):162-168
海外华侨是中国近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以近代广西为视域,从经济开发、文教事业进步,以及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嬗变等方面考察了侨力资源在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事业,多次组织过武装起义。为筹措起义经费,孙中山先生飘洋过海,四处奔波,得到了海外华侨倾心相助,全力支持。如图“中华民国金币”券就是孙中山先生海外筹集起义经费时发放的凭证,也是众多海外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有力物证,凝聚了海外赤子爱国报国的拳拳之心,在中国近代纸币债券的收藏研究中倍受瞩目。  相似文献   

20.
傅尔基 《中国发展》2012,12(2):74-84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经济、全球首位型城市经济,是"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外华侨华人推动下,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新一代、由海外留学人员和投资移民等构成的新华侨华人推动下,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已经转型投资高新产业、扩展跨国经营和依靠人才创新,并正在加速转型。海外华侨华人将是推动上海改革开放30年后向创新型、全球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先锋队和重要力量。创新引导、鼓励和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促进上海向创新型、全球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上海"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力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