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2010年底到2011年初,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强,延续多年的房改路径面临结构性调整,与调控政策相对应的是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在2011年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10余年后,“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的双轨模式重新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明确政策的前提下。如何确保此项任务真正得到落实.关键一点还是在住房建设的投融资保障上。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2,(6):11-11
《经济日报》2011年12月20日刊登亢舒的文章: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比预定的时间“11月底”提前一个月完成,为整个“十二五”时期保障房建设开了好头,也让中低收入家庭进一步看到了改善住房条件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社会》2011,(8):24-25
2011年,房地产调控序幕再次拉开,未来目标非常明确,即抑制投资性购房、建设商品与保障房双轨机制。随着第三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八条”出炉,对个人房贷空前严厉的约束让房地产投资金融杠杆几近消失,限购政策则让本地居民不可能购买两套以上的住房,没有缴税或者社会保险证明的,失去在异地投资的资格。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2011年已经过半,一些媒体在忙着做各领域各行业的“年中盘点”。与其他行业“高歌猛进”的高调姿态不同,“保障房中考”得了一个不及格分数的消息格外引人注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340万套,只占全年计划的1/3。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必须要开工建设660万套保障性住房才能完成年度任务。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最近公开表示,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11,(2):I0004-I0005
“住有所居”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有效的解决了一批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 创新工作思路,力求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高住房水平”的思路,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6.
龙年春节刚过,人们一上班,就迎来了一系列来自楼市的消息,“北上广”等地出现了零成交、几套、十几套的“最差”楼市成交量,令龙年房地产市场开年就遭遇“下马威”。调控重压下的春节楼市,全国各地的成交数据极为惨淡。从已经发布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重点城市楼市成交量全面下降,成交数据持续走低。不仅成交量惨淡,价格也出现下降。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t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均价17560元/平方米,比2011年同期的22985元/平方米下调了23.6%.  相似文献   

7.
“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有多少用地指标?如何保证保障房用地的建设需要?”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对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有什么打算?”  相似文献   

8.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9月28日在“2011年·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颁奖典礼上对记者透露,出于促进保障房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住建部推出了保障房部品采购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底国家连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以来,房贷市场严重收紧。今年伊始,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楼市调控组合,如营业税二改五、国十一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上海银监局紧急发布房地产信贷风险提示,有不少沪上银行取消了7折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因此,在政策非常时期,投资者掌握房贷省钱小技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定调引发了楼市的强烈关注。"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百余字,为2021年的楼市盖了棺,也为2022年的楼市定了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个月,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包括房地产贷款的"两道红线"。为抑制楼市"虚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达97次。一些人担心,楼市会陷入越上涨越调控、越调控越上涨的"老怪圈"。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金上调、加息、限购令、房产税试点……2011年年初,房地产调控不仅延续了去年的“严厉”,接踵而来的政策相继登台,势头更足。随着新“国八条”的出炉,楼市调控力度继续加强。其中“未满五年住宅出售,按全额统一征收营业税”的政策,无疑成了近期二手房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1,(5):55-55
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大,不少人为钻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或信贷政策的空子,借他人名义购买房屋,但随着房价大幅波动,实际购买人与名义购买人之间确认房屋权属的纠纷不断增多,以朝阳区法院双桥法庭为例,此类纠纷已占受理的房屋买卖纠纷案件的5%左右。该院就此调研发现,此类纠纷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府谷县始终把民生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着力实施。“十二五”期间,府谷县计划投资54.6亿元,规划实施总规模210万平方米、26200套保障性住房,可解决7-2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建设总规模和总套数分别是榆林市“十二五”下达任务的2.15倍和164倍。  相似文献   

15.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按照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发改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35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新建廉租住房,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与公告相对应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郑重承诺。这则公告字数并不多,但却让人看到了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6.
关心保障房 "一线城市房价高涨,主要缘于商品房结构性失衡.城区新增的土地都往豪宅方向发展,以迎合高端购买力人群,这也带动了周边普通住宅房价飙升."北京市一政协委员指出.他建议,政府应对供应结构做出适当调控,加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供应,尤其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北京市住房保障制度发展情况分析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总体思路,坚持抓保障,调结构,惠民生,逐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规模,累计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4392万平方米、48.5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07万平方米,2.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00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陈宇 《检察风云》2012,(16):7-9
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这意味着,以目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6.66亿人,约2.22亿多个家庭计算,未来保障房约占城市家庭数的16%。应该说,在中国城市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房建设不仅是我国政府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一大重要举措,更是关注民生,关心中低收入人群"有尊严地生活"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是将改革成果还利于民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16日下午4点,北京落实“国八条”的楼市调控细则出台。被业界称为最严厉的京版“国八条”规定,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连续5年(含)以上个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对其售房。这意味着,没有京城户口者的购房门槛再次被提高了。  相似文献   

20.
1月中旬开始,地方两会相继拉开帷幕。处在调控十字路口的房地产业成为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议案提案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及主管部门拟定的政策纷纷剑指楼市泡沫。其中,北京明确表示“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上海启动经济租赁房政裳研究,海南决心防止泡沫再一次轮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则提出大幅增加保障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